分享

干完这件事之后,我突然不浮躁了

 灵姗 2021-09-15
大家好,我是灵姗。
 
最近get到一个关于「第三空间」的概念,很神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每次父母不在家,就会觉得特别爽,哪怕不偷偷看电视看小说,也能翻翻这翻翻那,乐在其中。
 
后来慢慢明白,我享受的是那种「自由的感觉」,无拘无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在家和家人在一起,在公司和同事在一起,自己独处的时间特别少,所以越来越渴望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提出的,他把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第一空间,花大量时间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
 
第三空间则是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今天我想说的第三空间跟传统概念有些区别。

先来说个我初中的故事,有几次放学都碰到老爸在车上,坐在那里发呆。当时还不理解,就去缠着他陪我上楼。
 
跟小星在一起后,我发现他也有这个习惯,熄火之后在车里待一会。他说可以让自己慢慢静下来,把白天的情绪消化掉。
 
这是属于他们的第三空间。
 
我早晨上班,也会提前一些到公司附近,找个很少有人路过的地方,打开讯飞语记,用语音唠唠叨叨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大概花10到15分钟的时间。
 
每次语音输入完,我都会感觉大脑好舒爽啊,精神抖擞地转头去上班。这也是我的一个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不是必须要有一个书房,一辆车,甚至一个空着的房子才算。
 
能真正与自己独处的地方,不就是一个第三空间吗?它可以是家里、车里,也可以是书店、星巴克,甚至地铁上。
 
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自由支配,做一些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比如冥想、运动、阅读、弹琴、投资、写作、滑板等等。
 
上次的文章里:让你一整天都不偷懒的小技巧!
刚好写到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把生活和工作的事件,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我每天在处理的,工作完成当时的任务,每周更新两篇文章,扫扫地玩玩游戏等等这些,全部都是重要紧急,不重要但紧急,甚至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第二现象中重要不紧急的事,基本没有留出时间。我心里很清楚,这些大多都是对人生重要的事,真的需要去做,但平时又找不到时间。
 
现在想明白「第三空间」的概念之后,我突然发现,第三空间就是为重要不紧急的事量身定做的。
 
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可以深入地跟自己对话,可以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哇想想就很期待。
 

应该怎么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呢?
 
第三空间是一个在特定时段能让自己独处的时空,包括两个点,一个是特定时段,一个是跟自己独处,空间反而不是固定的。
 
比如,家里大多数不是第三空间,但是当你独自早起、无人打扰的时候,就是第三空间。
 
可以把自己人生重要的几件事,又或者是很想做但一直没时间做的事列下来。
 
我写下来的是健身、阅读、写书、弹琴。虽然还有很多想做的,我先把它们放在备选的库里了,同时在做的不能太多,这样就很难完成了。
 
然后,找到自己的独处时间。
 
上班和下班路上,晚饭后睡觉前,早起之后,周末闲下来的时间等等,注意别影响到工作和家庭这些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列下来之后我感觉能用作第三空间的时间并不少,只不被切割的太碎,而且要做的事情不明确,所以很多时间是被各种琐事浪费掉了。

 
所以,给每个第三空间去做具体的匹配,让每段时间要做的事更加清晰。
 
早起上班路上是我的“阅读第三空间”,大概半个小时。
晚上下班路上是“写日记第三空间”,在地铁上整理下一天的照片,写写一天中最开心的事。
 
工作日晚饭后20:00-21:00和周六的9:30-11:30是“写作第三空间”,大块的写作时间,其实时间的写作大多是碎片化的。(如果周末下午不出门的话,14:30-17:30也是第三空间)

工作日晚饭后21:00-22:00和周末16:00-18:00是“运动第三空间”,根据强度适当增减时间。
 
当然,时间会随时根据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事情调整,但是这样列下来之后,会让这些空下来的时间段有更明确的去向。
 
可以给他们都取个名字,更有仪式感,也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最近刚刚开始用这个第三空间的思路去安排时间,打算每个阶段再总结一下,两周左右专门回顾下第三空间的情况,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有新的想法也会跟大家分享。

总结一下:

今天写了一个最近我学到的关于「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三空间是一个真正可以跟自己独处的地方。

让疲惫的自己放松,做一些自己想做但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帮灵姗同学点个赞呀。

P.S.灵姗的每次更新是周一和周四的下午,下次见

 来,看完这篇再走 
这三张图,我一直不舍得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