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贵州旅游纪实
对于贵州省的了解 ,始于初中语文课本的《黔驴技穷》一文:有位好事者,把一头驴子用船载入贵州,因山地多而派不上用场,只好把驴子放入山下,最后让老虎美餐一顿。通过这则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贵州省山高沟深,一定是个苦地方,穷省份。贵州省虽然地处南方腹地,在全国存在感并不强,只不过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多彩贵州才名声鹊起。这次和妻子在重庆看管孙子,孩子们安排去贵州一游,借次机会看一看云贵高原的贵州,这个在全国唯一缺少平原支撑的省份。 7月24日7点20分,从重庆出发,驾车直奔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第一站是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小车出了重庆市,一路向南就上了贵州省的高速路。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高速里程达到7607公里。一座座桥梁架起,一条条公路相连,一个个隧道贯通,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变得四通八达,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车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所遇车辆寥寥数个,在这样的高速路上行驶,很愉快,也轻松。头顶上的云像雪一样白,慢悠悠的在天空飘荡,看一眼心里都透亮、也清净;白云之上的蓝天,湛蓝湛蓝的,宛若走向了大海深蓝,稀罕的难得一见。今年九月份要上学的孙子,从书本上学习了一点有关“云”的知识,看到白云非常地高兴,告诉我们车子前方的那块云是积雨云,从左边山头飘来的云是层积云,说的有板有眼,就像气象专家给在坐的各位上课,不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给沉闷的车内带来了生机和快乐。
在湄潭县 经过500多公里的长途行驶,下午车子赶到了千户苗寨景区,这里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我总觉得自己一年难得几次出行,但每次出门都会遇上那么多人。这次出门没有什么重大节日,天气炎热,估计游客很少,刚好适合年龄稍大一点人群的插空隙旅游,谁知道游客的想法和我们不谋而合,景区天天都是人流如潮。一群一群的游客紧跟导游之后,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蜓蜓点水般地观看苗族人过去依山而建的老屋、服饰和用餐,夜晚聚集山顶,远眺苗寨人的万家灯火。一个民族能与时代同行,必须推陈出新,过多商业化的进入,会打破游客来这里的梦想。 住宿一晚,第二天早上窗前远眺,云盖千山万壑,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像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浮游云端,如神仙一般。 吃过早餐,就直奔下一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孙子看见车外景色那么美好,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上两句三句压韵不压韵的顺口溜,还问家人诗作的好不好?大家说作的很棒,车内充满了欢笑声。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奔波,就来到了瑶山瑶族乡大小七孔景区。下午游大七孔,坐动力竹伐逆水而上,巍巍青山两岸走,有股凉意穿心头,在炎热的酷暑,一个被绿色环抱的青山,称得上神仙一般的快活。竹伐靠岸后,再沿着河水旁的便道向深沟步行数公里,景观峻峭神奇,气势磅礴,具有神秘的感觉。 第三天游小七孔,这里早就人山人海,行人如织。小七孔由石条砌成,是架在响水河上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石拱桥,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因有七个小孔而闻名天下,是过去黔南通往广西的主要交通要道,在今天就是我们说的国道。桥下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倾诉昨天一个美好的传说,而我们看到的是却是一副巨幅油画;桥的两岸古树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身伸长手臂,宛若巨伞撑在桥上,有人说小七孔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绿宝石”,在我心里也许就是。 赶老远就能听到巨大轰鸣声,一条瀑布从青山顶部冲泻而下,像白色的巨龙,这就是卧龙潭。卧龙潭的水真绿啊,远看就像一块碧绿的大宝石;卧龙潭的水真清啊,潭水清澈见底。变幻莫测的蓝色湖水,与倒影在水中的青山和树木,多了几分神秘、几分柔媚和几分魅力。站在瀑布之下,云雾缭绕,水汽扑面,顿觉进入蓬莱仙境一般。
![]() 儿媳旅游功课提前做得非常细致,从驾车到行车路线选择,靠导航科学地指挥;从入住酒店到每次用餐,通过网上提前预约,能够充分的使用时间。本想利用下午看一两个景点,但景区对于每天游客人数有所限制,只好作罢。车有导航,可以把你带到想去的地方,布依族的乡村景色也不错。从黄果树瀑布流下的一个支流,在五公里开外,有好多布依族的孩子在那里嬉水,这正好符合孙子的心愿。玩水是孩子的天性,男孩女孩子都喜欢玩,一个下午也不能尽兴。 ![]() 黄果树瀑布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今天阳光格外灿烂,黄果树瀑布宛若数不清的银龙空中飞舞,流光溢彩,向对岸的的游人喷吐着浓浓的迷雾,在阳光的照射下,霓虹隐若隐现,缥缥渺渺,亦真亦幻。我在心里叩问,这是走进了童话世界,还是人间下凡?瀑布背后有一条近200米的溶洞,飞瀑如银白色的幕帘悬挂洞外,故称“水帘洞”。成百上千的游客置身幽暗的洞中,穿着雨衣在洞中缓慢前行。透过水帘,瀑布倾泼满天,带着巨大的水流动能直奔谷底,引得水花四处飞溅,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声音传到数里之外,展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霸气,让每位游客心里震颤。只有亲眼看到过黄果树瀑布的恢弘气势,经历过水帘洞的穿越,才能感同身受自然界的魅力所在,领悟大自然给贵州、给中国、给世界赠与的珍贵遗产。大家要记住明代旅行家、地里学家徐霞客,他在所著《徐霞客记》中对黄果树瀑布有过详尽记载,这应该是最早发现黄果树瀑布的祖始。从古到今,只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贡献,在老百姓心里都会有座丰碑。黄果树瀑布景区,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几米高的徐霞客雕像。 ![]()
站在娄山关的制高点,太阳已经西斜,远望起伏的巍峨群山,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追寻当年战争的遗址,脑海里出现的是枪声、炮声和撕杀的场面。为什么这里青山不老,是因为英雄的生命永垂不朽,为什么战旗这样鲜红,英雄流血的地方春天永驻。 注释:1 、重庆市与贵州省是协作省市,重庆人门票全免。60周岁门票全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