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哦,那碗清汤面

 剑钧文学图书馆 2021-09-15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哦,那碗清汤面

        文 |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悟义兄是山西大汉,性情豪爽,喜欢吃面,无论吃什么美味佳肴,最后都少不了一碗清汤面。悟义兄是企业家,也是词作家,一首《我是一条小河》萦耳绕梁,大江南北传唱。

       悟义兄重情,每次文人邀约,总是他声言买单,且毋庸置疑。以至次数一多,受邀的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一次饭局,我说,乔总,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一把了吧。悟义兄淡然一笑,一句“我比你有钱”,竟令我一时语塞。

       夏日的一天,悟义兄打来电话,说晚上约几个好友小聚。我说,好啊,去哪儿?他说,到奥体那边的海鲜自助。我不禁一愣,印象中,他对海鲜不感兴趣,常说,到酒店吃饭,一碗清汤面足矣。我下意识地说,这也太破费了吧?悟义兄说,住院久了,嘴馋了。他还告我,最近在病床上写了首新歌叫《流淌的真情》,是为他住的那家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写的,今晚,为之谱曲的作曲家刘跃强也到场的。

       那家餐厅,我平素乘车时常路过,但却没有进去过,以至绕了一大圈,问了好几个人,才摸到自助餐厅大门。上了电梯,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我走进了预订的雅间,抬头看,落地窗外就是水立方和鸟巢,夕阳余晖映照下,满眼景色可谓雅致。

       名曰海鲜自助,自然以海鲜为主,只有“大胃王”才能挑战“龙虾山”,我等文人肯定是吃不回来的,乔总尤甚。未经几个“回合”,几个人纷纷败下阵来。乔总笑着说,还是留点肚子,每人来碗清汤面吧。说着,他率先要了碗面吃了起来。稍后,每个人也都抱着一碗飘着几片绿叶菜的面条吃了起来。我环顾周围,不禁哑然失笑,山西人爱吃面,怎么把我们几个都给“传染”了。

       在座者大都一把年纪了,坐到一块就喜欢怀旧,讲故乡,聊童年,诉往事。聊着聊着,话题又聊到清汤面上。悟义兄说,儿时,他随父母来到了科尔沁草原。父亲是铁路职工,家住偏僻小站一隅,生活清苦,主食是高粱米、窝窝头,能吃顿清汤面就是改善生活了。

       那会儿,读小学的他,每天坐通勤车到镇上去上学,中午带了饭,到了傍晚,再乘那班火车原路返回。“那天下课早,我坐在教室写作业,不知不觉间,竟把那趟车错过了。”悟义兄说,“天色暗了下来,教室空无一人,看一眼墙上的钟,我彻底傻眼了。”

       小悟义心急火燎地跑出教室,朝车站奔去,幻想着那趟车还没开,可空空荡荡的站台,让他彻底绝望了。天啊,我赶不上火车了,咋办呀!无奈中,他背着书包,走在小镇的大街上,路灯亮了,稀稀落落的人影,凉风让他多了几分孤独和寒意。

       路旁有间小饭店,挂的彩色幌子在晚风中摇曳着,招摇着。小悟义顿觉饥肠辘辘了。他绕着饭店走了几个来回,身无半文的他,愣是没敢迈进去。隔着窗户,他看到店里生意清淡,没几个人光顾。在那个年代,逛饭店,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又过了好长时间,小悟义饿得不行,肚子也咕咕地叫起来,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走进去。起初,他不过想看一下桌上有没有客人留下的残羹剩饭。谁知在腿迈进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他看到,只有一个顾客在吃饭,还有个乞丐呆在一旁候着呢。生意冷清的店主,并没因来者是孩子就冷漠,而是笑脸相迎地走过来,他实在太需要顾客了。我们几个都被悟义兄的讲述磁吸了,有人在窃笑,仿佛都在推想接下来的尴尬结局。

       “我当时也顾不上害怕了,顺势在靠墙角的桌旁坐下来。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店主的模样,头戴一顶小白帽,肩上还搭了条白毛巾,他在笑呵呵地注视着我。”他说,“人家问我想吃点什么?我就问,啥最便宜?店主说,素面,八分钱一碗。”

       “什么叫素面?”我不解。  

       “就是清汤面呀,没有肉,只飘几片葱花的那种。”悟义兄说。

       “要是我,就要带肉的那种,反正也是付不起。”我笑了。

       清汤面很快就上来了。小悟义顾不上多想,低下头就狼吞虎咽起来。我眼前浮现出当时的场景:一个小男孩,在店主的眼皮底下,忐忑不安中吞吸着稀溜溜的面条,似乎在等候着即将到来的“审判”……

       果然,店主生疑了,在不远不近处紧盯着他。摊牌的时候到了,店主横眉冷对,摆给小悟义两条路,一条是扣留于此,让家长来赎;一条是告诉学校,让校长处理。无助的他绝望了,泪眼蒙眬,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只有呆在店里听天由命了。

       “就在这时,那个乞丐朝我这边走过来,我想,我完了,连要饭的都来看我笑话了,我真想一头钻到桌子底下。”他说,“我万万没想到,那个乞丐却径直走到店主跟前,用那脏兮兮的手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揉得皱巴巴的一角钱,说:'我替那孩子交了!’也就在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店主也给乞丐出人意料的举动惊呆了。直到乞丐大声道:“找钱!”他才返过神来,掏出两分钱,交到乞丐手上,目送他眼中的叫花子扬长而去。小悟义也愣住了,好一会儿才省过神来,追出门去,但大街上早就没了乞丐的身影。他就呆呆地站在夜色里,顿时感到吹过来的凉风里竟也有夹杂着一丝绵绵的温暖。

       这一刻,满桌人沉默了,都为乞丐的义举所感动了。一个守候在顾客旁边等候施舍的穷人,一个舍不得花一分钱吃饭的乞丐,却在一个孩子万般无奈之际,出人意料地施以援手。那皱巴巴的一角钱呀,在今天掉在地上也许都没人捡,可在五十多年前,却显得弥足珍贵。八分钱一碗的清汤面啊,若放在今天,用一百倍的钱都买不到的。

       “那后来呢?”有人问。

       “后来,我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当时就落泪了。她从箱子底掏出五块钱交到我手心,说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那天起,我每天都揣着那五块钱,在上下学的路上,寻找那位乞丐,却再也没有见到他。我甚至多次趴到那家饭店的窗台朝里张望,也都失望了。我曾想,等我日后有了钱,我也一定像那位乞丐一样,不屑锦上添花,甘愿雪中送炭。”

       “这就是乔总心里《流淌的真情》啊。”作曲家刘跃强说,“这首歌前两天在央视TV-3综艺频道《天天把歌唱》栏目里播出了,是由曲丹和汤非演唱的。我给诸位唱几句:

       “爱如滴滴春雨/枯黄的小草也能发出新绿/爱是一股清泉/苦涩的日子也能变得甜蜜/有支歌我们怎能忘记/每一个音符都是爱的旋律……”

       我的心都随着音乐节拍起舞,所有人都沉醉在爱的旋律中了。我想,爱就像一碗清汤面,飘逸着爱的馨香,浇灌着孤寂的心田,不光温馨了自己,也温馨了周边的人。正是一碗五十年前的清汤面,让悟义兄思念到如今;也正是一碗五十年前的清汤面,让悟义兄如今献爱心于公益事业,最近,他还将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一次书画义捐活动,所得款项将如数捐给科尔沁草原的少数民族贫困儿童。

       哦,那碗清汤面仿佛在告诉我:人间大爱像一张素描,没有工笔画的细腻,没有油画的色彩,但却勾勒出爱和温馨的线条,让美丽瞬间变得简约起来。

有 

n薛h 

王彬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研究员、湖北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顾太清研究会名誉会长等。曾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作品有《红楼梦叙事》《水浒的酒店》《无边的风月》《从文本到叙事》《中国文学观念研究》《禁书  文字狱》《北京老宅门(图例)》《北京街巷图志》《胡同九章》《北京微观地理笔记》《沉船集》《旧时明月》、《三峡书简》等。         

       剑钧在这篇散文里讲述了一桩童年往事。文章的内核围绕一角钱展开。文中写道:“一个守候在顾客旁边等候施舍的穷人,一个舍不得花一分钱吃饭的乞丐,却在一个孩子万般无奈之际,出人意料地施以援手。”  在这样的情景中,才有了母亲的眼泪与日后的义捐,那皱巴巴的一角钱,让满桌的人沉默了;于是,乞丐的义举感动了读到这个故事的人,从而将情感升华了,人物凸显了,形象出来了,这就是剑钧这篇散文的逻辑关系。

      剑钧在散文中,运用娴熟的语言,将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巧妙挽接,组绣成文,从而让人感动,让人奋进,而让人思考。恰如文中所言:“人间大爱像一张素描,没有工笔画的细腻,没有油画的色彩,但却勾勒出爱和温馨的线条,让美丽瞬间变得简约起来。”   

      我读剑钧的这篇散文便想到这些,这既是我的一点感想,也是对剑钧的衷心期许,期许他续写华章,在散文的林地里,种植更多更美的嘉木!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剑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入选新浪读书超强阅读人气榜作家,《今日头条》认证“优质美文创作者”,《天天快报》《腾讯新闻》签约专栏作者

迄今结集出版长篇小说《古宅》《爱情 距离》等8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智能之城》《黎明再出发》等5部,长篇情感散文《潜能是大海,分数是浪花》等2部,散文(诗)集《窗内窗外》《寻梦塞纳河》等6部,累计500万字。现有13部实体书和电子书正在当当网、京东销售,并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文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上线阅读。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我的人生信条 

    活

     就要快乐的活

     爱

     就要纯洁的爱

    写

    就要发自内心的写

—李培禹

    生命虽短

    却是一个行走过程。

    试着把生命

    当作一首诗,

     用微笑来品味

     才是享受人生。

—剑钧

      爱过

      奋斗过

      享受过

      生命无憾

          —沈俊峰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