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童话|雀巢边的鸟妈妈|飞上蓝天后的依恋

 剑钧文学图书馆 2021-09-15

 摄影童话《雀巢边的鸟妈妈》之10

飞上蓝天后的依恋

          原创|剑   钧

          摄影|史建军

    编者按

        自7月8日始,文学港湾将以生活栖息的胶莱河畔的“中华攀雀”为创作原型,分10期、100幅照片,刊发系列摄影童话《我的雀巢在运河边》。以摄影和童话作品相结合而衍生的摄影童话,在现今尚属先例,这是文学创作的新领域,希望这一新的尝试,能让大小读者们喜欢。

       胶莱河的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三个可爱的小宝宝也渐渐长大了。自那天飞飞第一个飞出雀巢,一连好多天,我和乐乐都在训练他们练飞翔。刚开始,小宝宝对父母还是很依赖的,我俩得带着飞。往往还没飞一会儿,莱莱就喊累了,让我陪她歇一会儿。飞飞和娇娇还没飞够呢,央求爸爸带他们继续飞。我和莱莱就站在雀巢上,向她讲儿时的故事。我说,这世间做什么事都要有衡心,都要不怕困难。要学绿地上的小草精神,风吹雨打都不畏惧,都要面对困难微笑。

       莱莱听懂了。自那天起,她和哥哥姐姐放飞,再也没中途掉过队。有一天,莱莱训练时,让小树杈剐蹭了一下,身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我怕她坚持不了,劝她回去休息,她还坚持练飞翔。她说:“妈妈,您不是说我要学小草精神吗?”我听了这话很感动,用翅膀把莱莱搂在怀里,用嘴角来梳理她的羽毛。我恍然发现莱莱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和乐乐禁不住为宝宝们骄傲。一想到刚生下来时,一个个身子光秃秃,只会伸着脖颈,张开小黄嘴丫,嘤嘤乞食,到如今羽翼丰满了,展翅飞上蓝天,就有了满满的成就感。但转念一想,可爱的宝宝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远离雀巢家门,翱翔蓝天,去闯荡世界了,心里就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遥想当年,我们也走了这样一条路子,心里就释然了。我对乐乐说:“当务之急,是让孩子们早日掌握生存的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生活。日后,我们才能放心啊。”乐乐点着头说:“绒绒说得对,我们是该有这样的考虑。”

       从此,我俩就开始对宝宝进行生存训练了。乐乐有意减少陪飞的次数。有时,飞着飞着,他就偷偷落在后面。一开始,孩子们不适应,掉过头来找爸爸。乐乐就用各种理由推托。飞飞最先看出这其中的奥秘,悄悄对娇娇说:“爸爸想让我们放单飞了。”娇娇点点头,说:“是吗?这样也好,妈妈说过,每只小鸟生了一对翅膀,就是为了自由飞翔的。”莱莱也凑过头来说:“姐姐说得对,还是我们自己飞吧,不用爸爸陪练了。”乐乐故意闭着眼睛在雀巢上睡大觉,直到三个孩子飞走了,他才睁开眼睛,深情地目送孩子们远去的背影。

       我和乐乐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往每天清晨,三个宝宝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会迎来父母衔来的美味佳肴。可有一天早上,莱莱一觉醒来,却看到我和乐乐在“睡懒觉”。她奇怪地用翅膀拍醒还在熟睡的飞飞和娇娇,悄悄地说:“哎,今天的早餐呢?看咱爸妈在睡大觉耶!”飞飞眨着惺忪的眼睛说:“咦,好奇怪,爸爸妈妈怎么没去捕捉虫子呢?”娇娇看出了其中的蹊跷,说:“飞飞,你难道忘了吗?昨晚妈妈讲了'小花猫钓鱼’的故事,说只有自己钓到的鱼,吃起来才是最香的。”飞飞一下跳起来,说:“对呀,娇娇和莱莱,咱们一起寻早餐吧。吃饱了,再给爸爸和妈妈带回来一点。”娇娇兴奋地说:“好主意,我们走!”于是,三个宝宝蹑手蹑脚地飞出了雀巢……

       那天清晨,我和乐乐第一次尝到孩子们带回来的早餐,飞飞叼来一条毛毛虫,娇娇叼来一条小黄虫,莱莱叼来一条小绿虫。“谢谢我的小宝宝,”我兴奋的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乐乐感动地说:“天啊,这是我吃到的最美的一顿早餐。”三个孩子看着我们那么高兴地吃着他们采来的美味,快乐劲儿就别提了。他们扑闪着翅膀,唱着欢快的歌谣,把雀巢的树叶都感动了,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了哗拉拉的声音。

       吃过早餐后,乐乐率先跳出雀巢,站在雀巢上,精神抖擞地呼唤着:“孩子们,去追赶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吧。”飞飞第一个飞出小巢,向着太阳的方向飞去。娇娇和莱莱也不甘落后,跟在哥哥的后面,飞越胶莱河,飞越芦苇荡,披上金色的霞光飞上蓝天。那天,我和乐乐站在雀巢上,眺望他们展开双翅,飞向远方,去享受着童年的阳光。那是我俩最快乐的瞬间,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到了离别的日子了。我和乐乐的心情好复杂,既盼着他们早日翱翔蓝天,又不想与他们分手道别。记得莱莱前不久,还曾对我说过,她不想长大,永远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当时对莱莱说:“爸爸和妈妈虽说舍不得你们,可你们终有一天还是要飞走的。因为你们长大了,要去创造新生活。但不管你们飞到哪里,我和爸爸都永远爱着你们!”飞飞和娇娇听了这话,都围拢到我身边,一个个亲吻着我的脸。恍然间,我享受到了做母亲的荣耀和自豪。我对乐乐说:“等到离别的那一天,咱们给他们办一个'放飞礼’吧?”乐乐说:“好啊,到时候一定要把史阿姨请过来,用镜头见证这个难忘的时刻。”

       孩子们的“放飞礼”是在胶莱河畔举办的。史阿姨带着她的照相机拍下了我和乐乐告别儿女的庄严时刻。那天,三个孩子都起得特别早,娇娇把雀巢打扫得干干净净,飞飞和莱莱衔来了美味的早餐。临行前,我用嘴角为每个孩子梳理羽毛,乐乐用翅膀拍打一下每个孩子的额头。飞飞带着两个妹妹排成一排,恭恭敬敬地朝我们点了三下头,行了三个礼,然后依次飞出雀巢,飞过树梢,飞过芦苇荡,飞过胶莱河,飞向了远方。我和乐乐站在雀巢上,遥望着他们的身影,眼里充满了泪花。直到他们飞得无影无踪了,我还在眺望。“飞了,孩子们飞走了。”我喃喃地说,泪水滴落在雀巢上。我真不知道,离开孩子们的日子里,我该如何度过。乐乐看到我那么伤心,就安慰我:“绒绒,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看到飞飞他们的。”我把脸背了过去,怕他看到我伤心的模样。

       儿女们远走高飞了,雀巢也寂静了许多。再也听不到孩子伊伊嘤嘤的学语了,再也看听不到宝宝叽叽喳喳的说笑了。没过几天,乐乐奈不住寂寞,又出远门了,只留下我默默守护着空巢,半夜常醒来,总感觉他们没有飞远,有一天也许还会回来的。作为鸟妈妈,我心里明白这只是一个幻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也都有自己的未来。我心里很难过,心里总迈不开这个槛。那些天,我出去觅食,自己吃饱了,仍习惯性地衔来小虫飞向雀巢去送食,飞到家门口才顿悟孩子们早就飞走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接二连三地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一种寄托。史阿姨把这情景都收入了镜头。她对我说:“绒绒,看到小鸟离巢后,你还恋恋不舍地往返雀巢送食、探视,绕着雀巢飞来飞去的一幕,我也感动得留下了眼泪。”我告诉史阿姨,如今没了儿女陪伴,我也该走了,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到明年春天,我还会回到胶莱河畔筑巢,孵化和育雏,直到未来的宝宝们出巢,飞向遥远的蓝天……

剑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名刘建军。曾入选新浪读书超强阅读人气榜作家,《今日头条》认证“优质美文创作者”,《天天快报》《腾讯新闻》专栏作者

迄今结集出版长篇小说《古宅》《爱情 距离》等8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智能之城》《黎明再出发》等5部,长篇情感散文《潜能是大海,分数是浪花》等2部,散文(诗)集《窗内窗外》《寻梦塞纳河》等6部,约500万字。现有13部实体书和电子书正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销售,并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文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上线阅读。

史建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在国家、省、市各级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著有摄影集《母亲》

       点击下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