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祸在天,天道在心

 布衣粗食68 2021-09-15

01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一个人招惹了祸事,那么祸事就会接踵而至,怎么也挡不住。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原型是一个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他曾经是一名推销员。为了人生的发展,他辞去了工作。就在他奔赴华尔街的时候,承诺找工作的人,自己也被炒鱿鱼了。后来一段时间,他一直失业在家,和妻子吵闹不休。因为吵闹,还被警察逮捕入狱。出狱后,妻子同儿子都消失了,他变得一无所有,只能露宿街头。

“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人穷的时候,家人都会嫌弃,夫妻也会感情不和,一切灾祸,都会来临。

幸运的是,加德纳一直没有放弃成为股票经纪人的梦想,最后得以实现。

《周易》里有一个卦象,“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也就是说,没有人帮助你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打击你,如果意志力不坚定,祸事就会一直不断。

反过来理解“卦象”,你就会发现,如果意志力坚定,一切祸事都会停止,人生会逆转。

物极必反。

祸事,是可以扭转的,也是可以变成幸福的。

《了凡四训》里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你愿意幸福,那么灾祸就会离开你,幸福就会来敲门。

一个人真正的灾祸,是绝望的心。

0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国演义》里,孔明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就是有过人的智慧,但是也斗不过天意。孔明英明一世,但是也不能阻止晋朝的到来。

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天道,是没有人可以违抗的。

聪明的人,善于借助天道,愚昧的人,总是违背天道。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要顺应天意,尊重自然规则,做人的道德。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老天爷一直会帮他。

我的一个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去了东莞打工。但是他不甘于平凡。

前几年,他回到家乡县城,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厂。可是他拿到的订单很少,并且利润很低,苦苦支撑了一年,就放弃了。

前年,他的父亲在家里种姜,赚了一万多块钱。

在父亲的启发下,他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成为了种植大户。去年,他赚了几十万,也算是创业成功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些看似无心之举,冥冥之中就可以成就一个人。但是认真想一想,所欲无心的创举,都是有意而为的。

因为有了不甘平凡的心,才有了创业成功的机遇。

鲁迅说:“本身就穷,折腾对了就成了富人,折腾不对,大不了还是穷人。如果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

只要方向没错,还折腾不停,成功不成功,就是天意了。

冥冥之中,老天爷又会青睐敢于折腾的人,让他有所作为。

03

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个情绪败坏的人,回家后踢了自家的猫一脚。

猫受了委屈,跑到大街上,导致一辆货车,躲避不及,撞到了路边的一个孩子。

这是恶劣的“踢猫效应”。坏的情绪,是会恶性循环的。

太行、王屋两座山,挡在了愚公的家门口。愚公决定把山移走。

周围的人,都笑话愚公,太愚蠢了。山那么大,怎么能够移走呢?

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的决心,感动了玉帝。命令夸娥氏二子,把山移走了。

原来,好的情绪,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是可以循环的。

如果你坚持把阳光放在心上,那么你的人生会光芒万丈。

如果你每天都阴沉着脸,好运气也会被你吓走。

做一个自带光芒的人,一切好运,都会来临,迟早而已。如果你感觉到为难的时候,你就想一想愚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熬过了低谷,就会走上坡路;撑过了冬天,就迎来了春天。

这个世界不会太冷,关键是你要“心中有暖”。

04

佛家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也就是说,福祸并不是绝对的,都是自己招惹的。

想不开的,就不去想了;得不到的,就不要了;努力珍惜过的,后来还是弄丢了,也不懊恼;伤害过的,不记仇,以德报怨......哪有什么灾祸发生呢?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物,让记忆变淡,让痛苦减退,让得失都变成随意的事情。

时间,就是老天爷派来的“使者”,来拯救你的,可是你却拼命去想过去的烂人烂事,把痛苦抱着不松手。

就让往事随风,所有恶毒的,都不要了,你的心就像风一样自由。

《论语·颜渊》里写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你做的一切,可能会瞒过身边的人,也会被人忽视,但是瞒不过老天。

灾祸是你自己创造的,福气也是。

爱美的人,处处都是美景;厚道的人,必有厚的福气;善良的言行,会得到应有的奖励;顺其自然的人,日子天天都好过;脸色好看的人,变老的速度更慢;奔跑的人,远离病痛。

福祸在天,天道在心。

愿你,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愿你,心好,命好。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幸福来敲门”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