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人去世,这两样东西万万不能烧

 新用户6516h3hB 2021-09-15

艺述史官方原创

 

在我们民间丧葬礼仪的传统里,有很多繁琐的规矩,可能现在比较少见了,但是在一些农村仍然保留着很多奇奇怪怪的讲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人死后会进入地府等待转世,于是为了让自己的亲人在九泉之下生活的舒服,就喜欢烧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烧的纸钱到了下面真就成了流通货币,烧的纸马纸牛到了下面仍然跟着逝者,前两年我还听说,有的富人家甚至给自己的亲人烧什么纸做的豪车、别墅,秉承着一个万物皆可烧的原则。

但是虽然地下的老人缺什么就可以烧什么,有不少家庭会把老人生前使用的物品也一并烧过去,但是有两样东西却不提倡烧,你知道是什么吗?

第一个是老人的床,现在人们生活富足了,没这个概念,以前在农村床也算是一个大的家当物件,有的人家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是床可能还是祖上传下来的高档物件,所以一般人家不舍得将床烧了,也可以说是为了避免浪费,农村有“卖房不卖床,卖崽不卖娘”的说法,当然这里的崽说的可是养的一些牲畜。

第二件是老人的被子,被子的谐音是贝子,贝壳的贝,贝子在清朝是一种比贝勒爷低一个等级的爵位,在过去人们的认知里,自己的后代子孙当官封爵这是最大的荣耀,把贝子烧了这不是断了家族的封爵梦?

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有不能烧老人上衣的说法,在我老家其实老人去世一定会将生前穿的衣服都烧掉的,一是怕活着的亲人看了伤心,二是这些衣服确实穿不着了,也怕上面沾染着一些病毒,所以一把火就烧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不烧上衣呢?还是取自谐音,老人穿的褂子可以看成这个“挂子”,可以说这个挂子在不同行当里有不同的说法,在佛家里挂子是袈裟,在江湖上挂子就是镖师这样的习武之人,但在农村挂子就是“牵挂挂念孩子”,跟子孙后代有关,所以万万不能烧。

到了现在丧葬礼仪其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火葬正取代土葬,一些繁琐的步骤被简约化的仪式所取代,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其实已经对古老的丧葬很陌生了,您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些“过时”的丧葬规矩该不该保留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