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李自立:【谈秦腔红色经典唱段的传承发展】

 三秦文学 2021-09-15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最美三秦,相约金九银十,欢迎投稿!

谈秦腔红色经典唱段的

传承发展


文/李自立

 秦腔艺术是陕、甘、宁、青、新等西北地区重要的文化传统形式。秦腔的历史非常悠久,秦腔是我国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腔是广大西北人民的精神文化寄托,她更是西北人民的文化传媒重要工具。

在当今西方音乐入侵的时代,传统的秦腔文化艺术,她仍然担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她是西北劳动人民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活精华浓缩,秦腔艺术题材来源于民间生活。

然后,秦腔义不容辞地接过历史前进的旗帜,在历史长河激流中,人民群众劳动生产过程形成的生活精华,再次通过秦腔舞台这个文化平台,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历史人物搬到秦腔舞台上。经过演员细腻地舞台历史再现,达到高台教化民众和后代的目的。

通过秦腔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教育,让每个华夏后代和每一个中华子民牢记历史,永远铭记历史教训,永远做惩恶扬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先锋。最终达到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育人先育德,并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唱段,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目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阻力。比如:如何让秦腔艺术文化与我国现代社会的现实社会状态紧密结合起来?

要解决秦腔红色经典剧目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必须搞清楚下列问题:

一、关于红色经典的内容:

1.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现代秦腔红色经典?

现代秦腔,指的是近代史或者现代史中,关于秦腔发展的历史题材,从时间概念上讲,远,也就是不过一个多世纪的事,具体地说,大概是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这个时间段儿。近,也就是七八十年的历史。

红色经典,根据鄙人的理解和历史资料显示,她蕴涵着与时代现实相连的记忆。

最初指1980年前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

后来概指(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以及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二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一种内在一致性。

2.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包括哪些重要内容?

属于秦腔红色经典唱段的剧目很多,诸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血泪仇》《三世仇》《洪湖赤卫队》《红岩》《红旗谱》《三宝开荒》等等。

3. 红色经典剧目作为当代秦腔发展长河的一个新事物,她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红色秦腔经典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广大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经典秦腔剧目作为我国红色革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蕴含着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1938年7月4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延安成立。这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听老一辈艺术家讲,在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里,由于没有经费,没有工资,居无定所,食无定粮,更没有道具、灯光、幕布等基本设备,刚刚成立的剧团举步维艰。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全团上下几十口人每顿只有两个锅盔分着吃。柯仲平去找毛泽东说明情况,毛泽东从自己《新民主主义论》的稿费中拿出300元边币给了剧团。当时,剧团的条件有限,周恩来、李富春等领导人就慷慨解囊,为剧团一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彭德怀、贺龙也将战场缴获的日本军刀、呢子大衣等送给剧团作演出道具。”  

张晓斌在世曾经讲道:“马健翎1938年创作了话剧《国魂》,用方言排演,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面向师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毛泽东看后,当场就接见了马健翎,说这戏写得很成功、很好,如果把它改为秦腔,作用就大了。很快,马健翎就将其改为秦腔,并搬上舞台。再次演出时,台下观看的群众非常激动。几天后,毛泽东给柯仲平写了一封亲笔信:请你转告马健翎同志,应当把戏的名字由《国魂》改为《中国魂》。这一字之改,画龙点睛,更加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之后,这个戏很快流传到各个抗日根据地,并多次上演。新中国成立后这部戏还被以眉户形式复排重演。”

我想以秦腔前辈柯仲平和马健翎为代表的秦腔人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应该就是红色经典秦腔剧目所产生的历史背景。

4. 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和中华民族现代史的紧密联系点在哪里?

史诗性和英雄品格是这些红色经典秦腔剧目最为显著的特征。它们以强烈的史诗意识、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真实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而艰巨的历程,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鼓舞作用。所以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现代秦腔红色经典剧目这些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位置。

现代秦腔红色经典剧目的作者,大都是革命历史的亲历者。因为经历了战火,走过了那个弥漫着血与火的时代,他们和中国老百姓一起站到了生与死的十字路口。而那些艰难曲折的革命经历,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和红色题材。“拿起手中战斗的笔,让思绪回到那个年代,剧作家们以百倍的勇气和意志,顽强地生活和写作。因此写作也就在作品中呈现了它高于生活的价值。”的经典剧目。

红色经典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和熠熠生辉的共产党员形象,江姐、洪常青、李玉和等等难道不是吗?在他们的血液中绽放着青春风采、勇敢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民族精神。《红岩》中忍受酷刑、坚贞不屈,怀着崇高理想、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江姐就是这样的形象。

二、关于秦腔红色经典剧目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1. 红色经典剧目在发育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有哪些?

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紧密相连,通过道德教化形成自律,是总书记阐述的“政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红色经典剧目在十年浩劫时期受到了重创,特别是一部分文艺界老前辈受到了精神摧残,这是我们秦腔和中国戏剧的损失,我们要挽救红色经典剧目,要从尊重和重视秦腔艺术传承发展工作做起。

2. 红色秦腔经典和民族文化信仰的关系?

“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培养新的艺术人才,首先树立独立的民族文化信仰。对于民族来讲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目标,有整体的文化信仰。正如中华民族一样,有同样渴望强大,发达,繁荣的目标,有对于生活价值意义坚定的信念,而我认为这些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核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灵魂,是人对信仰目标稳定、持久、排他地追求的精神活动。信仰,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是人的精神价值的投影,是人对自我本质的探询,是人对未来生命的追求。信仰,是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是对世界和人生应当怎样的设问、追求与回答,是人对其生存根基的探索与寻求。它不仅关心这种“应当”的现状,而且要努力超越这种“应当”。这种“应当”不是立足于现实,而是立足于将来,是信仰的独一无二的价值立场。信仰问题,实质是立场问题,是世界观问题。信仰主宰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人的理想追求,引导人的行为实践。信仰,是人类的自我超越。信仰的本质是人作为人的自我超越,是人类作为人的独特价值追求的最高层次表现。它的根本特性是超越当下,指向未来。人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而人的本性却追求无限,人正是借助于信仰来实现自我超越。信仰也据此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标志。而我们的秦腔红色经典唱段正好能给广大人民群众这个精神的信仰,能够引导大众追求自己的信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强国梦。


3. 红色秦腔经典剧目的传承发展,给下一代秦腔艺术人才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带来些什么样的影响。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看法;价值观是回答人生当中什么事值得不值得及它的价值大小,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它的具体体现。人生观又与价值观紧紧相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和发展着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就是经典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我们就是要用红色经典剧目中的英雄形象,用英雄们的道德底线去感动我们下一代艺术人的灵与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4. 传承红色经典唱段的重要性阐述?

“唱响红色经典 弘扬 时 代 精 神 ”运用秦腔红色经典艺术形式,演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红色精神”,感 悟奋斗初心、汲取奋进力量。今 年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建 党 100 周 年。宣传和挽救红色经典秦腔唱段,追带领师生和广大群众回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都有着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三、秦腔红色经典唱段的传承发展的措施:

1.艺术类人才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艺术表演技艺,重要的事情是教书的同时要育人。育人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英才。育人首先培养学生要有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等待将来为更多的观众服务更多的艺术节目。因此利用红色经典剧目中的革命精神感化下一代,同时在传承发展工作上从小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社会团体和文化系统的宣传氛围。秦腔红色经典唱段的传承发展工作,不仅仅只依靠艺术院校和谋一个团体,一个人的力量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因此还是要动员全社会和大西北的各大院团一起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挽救挖掘。让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唱段的传承发展工作形成一种浓厚的社会氛围。

3.教育宣传和教育经费的投资。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唱段的传承发展工作,仅仅排两段戏,搞一两次活动,那也只不过是又一形式主义的滋生。不但要投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正要的是进行文化经济投资,只有在社会和文化宣传部门的带领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剧本题材挖掘、人才和演员挖掘,做一个大的红色经典挽救计划,觉得这项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后盾。

4.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的研讨与实施。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我们更应当义不容辞地把这份工作作为自己的己任去抓,不但要制定教育计划和教研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挖掘觉教学题材,让我们的秦腔红色经典唱段剧目在高等院校继续生根发芽。

5.联系社会艺术团体离退休人员,挖掘剧本,重用返聘老一辈艺术家来院校讲课传道授业解惑。如今弥留在世的这部分艺术前辈人才已经为数不多,因此不但要邀请老一辈,更要重视中老青当台演员的挖掘利用,邀请艺术家给学生们传授丰富的演出经验和演出技艺,只有踏实务实,我们的秦腔经典剧目才会有褶褶生辉之日。

6.抢救性措施的实施。抢救挖掘秦腔经典剧目和剧本以及剧作家,不能只是开几次研讨会,也不能只仅仅是邀请几位前辈老师,排练演出几场秦腔现代戏就完事。更不能像刮季风一样,随着季节离去我们的传承发展工作就无踪无影了,更重要的是制定出方案,制定出抢救实施措施和计划,真正地去伪存精,吸收精华,弃之糟粕,让秦腔红色经典唱段剧目再现舞台。

回顾历史,勿忘初心。回顾历史,重温经典,发扬党的文艺工作精神,发扬毛泽东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延安文艺精神。把挽救、传承和发展秦腔红色经典剧目工作落实到艺术院校的课堂之中。让下一代唱经典,学经典,铭记历史,感恩和珍惜党的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艺术技艺,做一个对社会和家庭有贡献的艺术性、现代型、智慧型人才。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李自立,昵称:侍郎神韵、文昌侍郎,祖籍陕西彬县,1967年出生。爱好秦腔、书法、散文、诗词。曾受聘丹江文学散文版主、江山特邀作家、西部法文萃特邀作家,海纳百川文学社总社平台总顾问,作品刊发纸媒和各种载体。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李自立:【醒世】(五绝五首)

【三秦文学】李自立:【世事洞明,目察秋毫者,智者也】(随笔)
【三秦文学】李自立:【草原雨季】(散文)
【三秦文学父亲节专题】李自立:【五绝专辑】
【三秦文学】李自立:【村落丢失了灵魂 ——由“魂兮魂兮,无悲以恫”而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