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东三地委】游击琐忆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1-09-16

1945年“九・三”胜利时我正在晋察冀分局党校整风学习。听到抗战胜利,心情无比兴奋。当组织决定派我回东北工作时更是喜出望外。从西驻地一出发恨不得展开双翼飞回已别十余载的东北故乡。十多年来,每当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总是满含热泪。今天,抗战胜利了,很快就要同东北父老见面,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总觉得走的太慢、太阳落的太快。行军线路开始准备走天津从山海关出关。由于这条线路日伪未缴械通行很困难,不得不绕道古北口、承德去沈阳。经过跋山涉水终于在10月10日前后到达沈阳。

在沈阳约住三宿,组织上分配我去抚顺市政府任秘书长。时逢李涛同志受命任抚顺市长,准备到职。我和刘金声同志等在李涛同志率领下到了抚顺。经与苏军司令部交涉同意,我们开始接收抚顺市政权。在接收中,我们首先集中力量对抚顺市现存武装力量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抚顺市现存的公安总队共有五个大队,其中四个大队是由伪警察组成,只有一个大队是特殊工人。那四个大队的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挂青天白日旗,唱三民主义歌。在第五大队寝室里公开贴着“唯一主义是三民主义,唯一领袖是蒋委员长”的标语,《军人守则》、《党员读训》都是国民党的那一套。对此,市委讨论决定(吴亮平书记已到职)迅速解除这部分反动武装,建立人民军队。在征得苏军协助下,除跑掉一个中队外其余全部缴了械。

在解除日伪武装后,当即建抚顺市保安司令部,李涛同志任司令员,我任参谋长。不久,王振祥同志接任司令员。

随着政权地接管,党组织地建立,群众工作地深入开展,人民武装迅速发展壮大,不仅保安司令部很快组建两个团,另外还组建一个工人大队。清原、抚顺、新宾三县均建立了县大队。1946年3月,国民党东北蒋军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在东北战事重重情况下,东北局召开了抚顺会议,确定建立巩固的东北农村根据地。我在我军撤出抚顺前后,抓了物资转移,建立五龙口后方基地的工作。

1946年4月,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省委决定建立第三军分区,我被任命为分区副参谋长,主抓后勤工作。根据当时形势的变化,我们又将五龙口地区存放的物资转移新宾。在新宾县城和平顶山建起兵工厂、炸药厂、鞋厂、被服厂等。后来情况越来越紧,考虑到未来形势的可能变化,我向司令员王振祥同志建议,分区应建立深远后方,即在集安建个后方基地。经王司令员同意后,我们即组织车辆装运重要物资和枪支。派钱进同志带武装押运去集安。不料途经八里甸子被敌人阻击,致使这些重要物资没有转移出去,没有办法只好将枪栓卸掉,由可靠同志分头秘密藏起来。后来这些物资被国民党搞走了。1946年11月新开岭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我农村根据地,整个三分区进入游击战争阶段。分区为了坚持敌后斗争,分区机关一些非战斗人员由我带领先在桓仁木子一带坚持活动。不幸在马蹄沟与遭遇。这支没有战斗力的队伍被敌打散,好不容易到红庙才又将这支队伍集合起来。后来根据分区意见将这支队伍转移到临江后方。在临江我向有关领导汇报后,立即到大栗子后勤机关摘到500双鞋子,发给准备回敌后的同志,并在1947年1月中我又带支队伍回插敌后,回到三分区。不久,我调分区一团任政委。我和团长刘希彬同志带五个连活动在抚顺马圈子。在避敌主力的游击活动中,寻求战机打击敌人。一次,我们经过周密侦察、组织攻打敌之据点金斗峪。不料正面一打响,敌人就逃之夭夭,仅抓了十余俘虏,缴挺机枪。又一次侦察得知,敌人从本溪方向来一帮运输队(马车)往田师傅送货,路经富家楼。于是我们便在离富家楼七里许的山势陡峭的羊砬子岭拐弯处设伏。人毫无察觉,车队全部进入伏击圈,一阵猛烈冲杀,消灭了押运兵,缴一挺机枪和几支步枪,带着部分胜利品,将敌人抓的老百姓马车放回,我们又转移了。

1947年我军夏季攻势开始后,我们一团奉命开赴本溪县草河掌截击赛马逃窜之敌。行军途中又接分区命令,令我团携本溪县保安团赶赴南芬,切断安沈线。我们占领南芬后复打连山关,同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会合,协同攻桥头镇,将守敌安东保安二十一团全歼,仅我团即停敌500余,缴获轻重机八挺。打扫战场后,部队立即攻击本溪,经过激战,我军第二次解放本溪。在本溪我军坚持7天后又主动撤离。然后,我团又出击火连。从此,安沈线南芬以南成为解放区。后来建立了辽东军区独立三师,我即离开三分区到主力部队工作了。

三分区在后坚持了八个月游击战。在敌人后方坚持下来并取得胜利是很不容易的。在南满的敌后,由于有这一块根据地的存在,不论在牵制敌人配合主力正面作战乃至南满战场我军发起夏季攻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一个分区的武装力量在敌后能够坚持下来,除了看到我们自身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外,必须看到主力回插敌后和敌后老百姓对我们的支援的伟大作用。没有主力的回插,没有地方工作的配合,没有老百姓的支援,我们在敌后立足是不可想象的。东北局、省委和坚强的三地委的正确领导,是坚持到最后胜利的保证。

我还记得,当我们被围,不得不突围撤出平顶山前夕,乡亲们依依不舍。在群众大会上我向乡亲们讲:“爱我们的人不要难过,恨我们的人不要高兴得太早,我们很快会回来的,未来的天下是我们的……”。时隔40年了。回忆三军分区的战斗历程,心情格外激动,我怀念那些为命流血牺牲的战友,敬慕军民鱼水战斗情,激励我们活着的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四化”改革,做出新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