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尘封过去,或许是一种境界

 上郡王 2021-09-16

  翻开几十年前的照片,看看与同学的合影,有何感受?应该说或多或少的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一副发黄的黑白照片,感觉分明就是昨天的事,看到自己和同学的那情景,难免有些发懵。

  在时间隧道里,经历了一次强烈的负过载的穿越,一时间分不清南北东西,并没有夸张。

  有位老同事,一直惦记着想见一见年轻时俊男靓女的同事,见见面,痛痛快快的聊一回。有一天,他总算是找到了联系方式,电话也通了,情况会是什么样。

  免不了要经历一次负过载的穿越,惊喜是肯定的,声音很熟系,格外的亲热与惊讶,仿佛是时间隧道另一端传来的声音,言语中明显的感觉是对方已经很苍老了。当提出见面时,当年的美女们都拒绝了,说什么都不答应见面。理由很简单:早就没有当年的模样了,老的不成样子了,连我自己都不愿意照镜子,见面肯定会吓坏你的。

  朦胧状态下的对话,气氛和环境似乎很不对称,无论说东道西,都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

  这让人们想起了宋美龄晚年在美国拒绝与张学良见面的事,少帅等待了很久,也没有见到老年的宋美龄。

  年轻时的分别,一别几十年,七老八十了,再见面什么感受?除了感慨,简直就是对珍藏美好记忆的毁灭,就和掉进千丈的冰坑差不多,得到的将是永久和挥之不去的伤感阴影。

  为了不破坏几十年前的那份美好记忆,有人选择不再见面,让那些老照片成为最后记忆,就像琥珀一样封起来,记忆里只有常青树,没有灰色和苍老。

  有的老同学,老同事,很多年没有见面,有的只是停留在书信往来,很少选择视频聊天,有的干脆退群退圈,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有的老同学、老同事,因为很久没有联系见面,相见情怯,干脆就不去联系了。

  这未必是懦弱,人有的时候心理的确很脆弱,有着年轻时的美好画面和声音,何必要追索后来的窘迫镜像。

  对于人的自然衰老,需要多一分敬畏,理解同事好友无理由的谢绝见面,不是生分,也不是不随群的孤僻。

  过去留下的美好情景可以不断地咀嚼,过往的那些陈年往事,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也相当于过去留下吃不完的开心果。

  静默,也许是老年人的一种健康心态,可以让心灵的灰色情绪得到净化,开启良性的补偿机制。人的内心世界,没有空间限制,完全可以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精神家园。

  尘封过去,可以让美好的过去保持鲜活的记忆,让怀旧情绪转化成为粘稠的糖蜜和一杯美酒。

  尘封,并不意味着忘却和逃避,应该是一种形式和语言,相当于把花粉变成糖蜜。

  尘封,或许是一种境界。  2021.9.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