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不是官衔,诗人的地位有多高呢?

 学生100分之路 2021-09-16

看见这个题目,我想起一则故事。

唐朝中期,有个诗人叫李涉,是个太学博士,公元822年春天,他到江西九江,去看望在那里做江州刺史的弟弟,那时,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绿林好汉。

有一天晚上,春雨霏霏,李涉和仆人走在半道上,一伙绿林好汉拦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一个彪形大汉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大声喊道:来者何人?爷爷我不抢无名之辈,快快报上名来!李涉的仆人战战競兢地说:我家大人是太学李博士,还望好汉高抬贵手。李涉在心中暗暗埋怨仆人,他们要的是钱财,才不管你是李博士,还是张博士呢!

谁知,那位绿林好汉一愣,顺口说:是不是那位会写诗的李涉李博士?仆人连声答道:是、是,我们家李大人的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好汉说:我久闻李大人诗名,如果真是李涉大诗人,只要您给我写一首诗,你的财物我分文不取,还要留您喝酒吃肉。

李涉又惊又喜,他没有想到,山中的绿林好汉,也知道他的名字,而且喜爱他的诗。于是,他跟随这伙人来到他们住地,取出随身带的文房四宝,凝思片刻,挥毫泼墨写下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

春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绿林好汉大喜,拿过诗如获至宝,吩咐小喽啰摆下酒菜,热情款待李涉,然后亲自举着火把,把李涉送出山口。

在唐朝,诗人受人尊重,是个普遍现象,像高力士为李白脱靴,杨贵妃为李白研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虽有夸张的成份,但也间接地说明了诗人地位之高。

其实,真正的文学家、艺术家,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古今中外各个民族都是如此。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英国首相邱吉尔夫人访问苏联,顺道去访问契诃夫的故乡,受到契诃夫妹妹玛瑞安的接待。夫人问:在敌人占领克里米亚时,你们遭了不少罪吧?玛瑞安微笑着说:托哥哥的福,我们没有受到骚扰。夫人奇怪地问:那是怎么回事?玛瑞安说:敌军一个司令官读过契诃夫的小说,他对部下说:契诃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你们要保护好他的住宅,所以,我们平安地活下来了。夫人惊讶地说:原来他们也尊敬契诃夫,这真是个奇迹。

另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有一次,他独自在维也纳市郊散步,突然构思了一个乐曲,就在路上跪下来记录。由于他耳聋,加上情绪集中,后面过来的出殡队伍,他却一无所知。这时,送葬队伍中,有人认出了他,就对别人说:他正在写乐曲,等他写完了,我们再走。过了一会,贝多芬写完乐曲站了起来,这才发现,身后停了一支出殡的队伍。队伍从他身旁经过,向他投去致敬的目光。

由此可见,世界上各个民族,都非常尊重文学艺术,法国有个先贤祠,专门安葬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二百多年以来,一共安葬了72人,其中政治家仅有11人,而作家却占了七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无不被人喜爱,而真正的诗人,也一直被人尊重,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

据说,清朝嘉庆年间,在一个奇寒的冬日早晨,通州一个拾粪的老者,在路旁发现一具乞丐的尸体,报官之后,州官派人下来验尸,却在死者身上,发现一首绝命诗,诗曰:

身世浑如水上鸥,

又携竹杖

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

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踹翻尘世界,

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

黄犬何须吠不休!

州官看罢,深为这首乞丐诗所折服,立即命人买来棺材,以礼安葬这位乞丐诗人,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并且亲自题写碑文:永嘉诗丐之墓。(因为只知道此人是永嘉人,不知姓名)

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诗人是通过作品,来感动和鼓舞人民的,只有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才会为人民所传颂,诗人才会得到人民的敬仰,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例外。

 12   1评论
 分享

 举报

因为诗原来是包含在"乐"中的。我们现代人读古诗,大多喜欢那些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尤其受到欢迎。其实,在古代,地位最高的诗人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很多诗关怀社会现实,古代凡是这类诗一直都很受重视。这就是因为古代的诗原来是"乐"的一部分,"乐"又总是和"礼"紧密结合着。

音乐也是这样,现代有一位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者说:"不管在孔子之前或在他之后,我们纵览整部中国史,翻来覆去,老是看到音乐和国家难分难舍。国安只要一成立,音乐家就要被动员起来,创造新乐,或者复兴旧乐,制定代表国家的乐章。这种制定的音乐如果哪天消失不见了,这代表国家没有了,甚至于是被消灭了。"其实,音乐也是古代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擅长抚琴、鼓瑟,用它来调节身心,怡情养志。

曹魏时代有一个名士嵇康,他因为反抗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被司马昭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杀害了。当嵇康被押上刑场准备行刑的时候,他要求再弹一次他最喜欢的琴曲《广陵散》。因为这部琴曲当时只有嵇康一个人会弹,所以嵇康弹完了就感叹道:"我死以后,《广陵散》就从这世间消失了!"东晋时候的大诗人陶渊明本来不会弹琴,但是他家的墙上常挂着一副没有上弦的琴,闲暇的时候他就拿起琴来放在膝上,做出抚琴的动作,从中去休会无声的妙趣了。我们通常说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四宝",就是琴、棋、书、画,如果从根源上讲,这都是从礼乐文化传统中产生的。 关注

诗人不是职业更不是官衔,没有仅凭他是个诗人就享有社会地位的。在古代,学而优则仕,只有当上了官才会有地位,所谓“升官发财”,他们依据各自的官阶在社会架构中享有不同的地位,哪怕他是个混蛋白痴或者十恶不赦的魔王…至于他写不写诗,诗写得好坏,都是无足轻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