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殷教授:小学六年影响孩子一生|豆爸读书会

 亲子学乐 2021-09-16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全文音频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小学不抓紧,初中徒伤悲。的确,小学是一个孩子飞速发展的“黄金六年”,如果父母过于松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初中、高中,严重的话还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当然了,这个阶段也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时期: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成绩不好还不听管教;还有父母明明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可他一遇到挫折,宁愿和小伙伴倾诉,也不愿意与自己分享。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直到我遇见了这本书《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才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其实,不是父母做得不够好,而是他们用错了力,没有找到适合孩子该年龄阶段的养育方法。

因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成长特点也截然不同,所以家长不仅要做好生理上的抚育,还要在心智上、心理上、文明上跟上孩子的成长节奏,而不是一味地照搬以前的方式去养育。只有真正“解锁”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密码,父母才能给予孩子适合他的引导教育,这样的陪伴才事半功倍。

本书的作者是储殷,他是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的副院长,还是《我是演说家》的冠军,也参加过《奇葩说》。最重要的他也是一位爸爸,在育儿的这条路上也踩过许多坑。

储殷在书中用一些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分析了孩子为何“难以管教”,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如果你也为与孩子的沟通而烦恼,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那么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这几件事,比孩子的成绩重要100倍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今天的行为,从来不是今天的问题,它的根源其实都在过去。

如果父母总要求孩子奋力追赶,却忽略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就能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吗?很显然,这种做法是在把孩子往下坡路上推。

其实,在小学阶段,成绩对孩子前途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反而是那些在日常点滴中的小细节,这才是支撑孩子未来成绩的根基。

父母只有搞清楚养育孩子的正确顺序,帮助他们把关键的基础打牢,日后才会省心。作者觉得,培养孩子的这三个特质,远比成绩重要100倍。

首先是身体素质。我们要知道,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哪怕成绩再优异也是枉然。而父母却常常把孩子的运动和学习割裂开,这才是害了孩子。

我们不难发现:一般操场上很活跃的孩子,学习也很优秀。比如河南理科状元朱笑寒就酷爱打篮球,还有江西理科状元傅林柯喜欢踢足球。

所以,运动不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拦路虎。相反,运动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多巴胺,还会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消解不良情绪,让内心变得更坚强,更自信。

其次是注意力。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一般对于6—10岁的孩子,真正拉开他们差距的不在于成绩,而是注意力。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差,就会影响他的思维、记忆和知觉,造成的后果就是他在学习上很难突破自己。

所以家长不要再“督促孩子努力”了,看到孩子分心时,要先搞清问题的根源,是外在的环境影响还是自身的原因,再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最后是良好的习惯。其实大多数孩子水平差不多,除了极少数天赋高的,日后让孩子们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的无非就是拥有好习惯。

而好习惯的习得始终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儿子小时候一回家,看到自己和妻子在读书或者锻炼,然后他也会默默地自己找书看。对于孩子,白岩松没有严格管过,但是儿子就这样养成了阅读和运动的习惯。

有智慧的家长,都懂得以身作则。尤其是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监督。一旦孩子有越轨的行为,更要及时纠正。而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孩子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追逐赛。而作为父母,需要把眼光放长远。只有先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专注力,引导孩子建立正向的习惯,地基打稳了,孩子才能攀爬到想要的高度。

正确地沟通,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养育孩子是一门大工程,即使父母全身心地付出,孩子就一定会感激吗?或许他们还低估了最重要的一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人,谁会有意愿和他沟通。

深以为然。现实中的很多家长,往往把唠叨、批评当成与孩子的沟通,还不允许孩子顶嘴和反抗。如果长期以往,孩子就会更加叛逆和反感,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如果家长真心希望孩子好,那么沟通中的这几个错误千万不要犯,书中为我们总结了三点:

第一:孩子要乖乖听话。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懂事,这也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忘记了,沟通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父母的说服与控制。

在《小舍得》中,田雨岚总是希望子悠听自己的话,吃饭聚会也要背诵圆周率,却没有问过孩子愿不愿意。后来逼得子悠因为做题不顺,在考场中撕了卷子。孩子的想法得不到倾听,成绩再好对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点:“我又不是老师,我怎么懂得教孩子”。这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确实,现在的学生比较听老师的话,这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管不了孩子,那还不如交给专业的人。因此他们在孩子面前,能少说话就少说。但是,如果家长不与孩子沟通,怎么引导孩子,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时候改变一下心态了,大胆去表达吧,这也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也是给彼此了解对方的机会。

当然了,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父母用不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说,那还不如不说。虽然父母秉承“以爱之名”,但是不恰当的语言犹如一把匕首,会刺伤孩子的心。

这也是我们说的第三点:父母错误的表达。

正如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亲子对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总之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多去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既要把话说到点子上,又能照顾到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家长可以这么说:我看你每道题都完成了。虽然有不对的,但也证明你有认真思考。既鼓励了孩子,也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正所谓,你希望孩子什么样,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而最好的养育就是和孩子好好沟通。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懂得适时地放手和接纳,那么很多事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才是他赢在未来的关键

无论是前面的好习惯,或者是倾听孩子的想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来更好地对待学习。

毕竟成绩才是检验一个学生真才实学的根本,也是他最好的敲门砖。那些学霸看似光鲜的背后,其实都有迹可循。

要知道,人天生喜欢懒惰,孩子更不例外。父母只有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制定合理的计划,慢慢地他才会爱上学习。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计划一定要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切不可太宏大。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合理地目标呢?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书中的建议:

首先目标要循序渐进。刚开始不要用最高标准来要求孩子,确立目标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能坚持下去。就像60届国际数学竞赛金牌得主邓明阳,他在分享经验时说:一般每周都会安排几个小目标,比如读几本课外书。

小目标的设定,很容易完成,既能增加自信心,又有成就感,然后家长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适当增加学习量,这样他也不会太排斥。

其次目标的设定要结合时间和结果综合考量。就是说我们在给孩子制定计划时不仅要规定时间,还要规定完成的进度。这样会更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以前要求孩子,都是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几点复习什么科目,这是时间导向。现在我们也可以用结果导向要求孩子,例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背诵20个英文单词,做完一套数学题,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又解决了哪些难题。

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既能避免孩子出现拖沓的现象,又帮孩子巩固了基础,时间也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那些让人羡慕的孩子,始终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背后浸润的是父母的悉心指导和精心地陪伴。他们的每个行为,都源于父母养育中一点一滴地投射。

亦如,教育没有捷径,需要父母踏实的付出。我们只有用心把握好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规律,了解其特性,在适宜的年龄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天地,孩子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平稳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