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秀

 海云频道 2021-09-16

说到清宫刺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甄嬛传》还是《还珠格格》,剧中那华丽至极的服饰总让我们为之津津乐道。那么这些绣活儿究竟出自谁人之手呢?在精美的刺绣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鲜为人知的清代宫廷刺绣--京绣。

说到京绣,咱们还要从它的起源说起。其实早在3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刺绣这门手艺了,而刺绣作为北京城独树一帜的绝活儿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的史书还曾记载过:当时的燕京城内“锦绣组绮,惊绝天下”。绣品的极度精美更是引来历代帝王将相的推崇和追捧。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朝廷内务府还专门设立了“绣花局”,聚集全国各地顶尖的刺绣高手进京,专为大清朝的帝后及文武百官绣制各类清宫用品,甚至在当时有了这样的说法:手工刺绣的鼎盛在清代,而清代刺绣的鼎盛非宫廷莫属。

由于京绣主要服务于清朝皇室,因此它的选材和用料就极其讲究。京绣一般选用苏杭一带最顶尖的绸缎为面料,往往一匹面料的制作就耗费十几天的功夫。还有它的绣线,全部要劈分成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绒线。而针对不同的纹饰内容,每件作品的绣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最奢华的盘金绣。

这种绣法是仅供帝后享用的,因为在整个绣制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黄金。您可能要问了,难道要把金子穿在身上啊?事实上,这些黄金要事先被捶打并捻成极细的金属丝,利用这些金线在绸缎上盘出所需要的纹饰,再用绒线将它们一一固定住。您看,像这样绣出的五爪金龙是不是栩栩如生,更加富有活力呢?而京绣在颜色和图纹的运用上有着更加严密的规定。

它的主要色彩有黑、黄、红、蓝。其中黑色代表玄,红色代表喜,蓝色代表贵,这三种颜色我们在各种品级的刺绣中都能够找到,而唯独黄色代表权,也就是专属于帝后的色彩了。还有京绣的图纹,不仅有祈福纳祥的寓意,更是彰显了使用者位高权重的身份地位。“图必吉祥,纹必有意”可以说是京绣经年不变的八字真言了。就拿服饰来说,清朝的《大清会典》就曾有过明确规定,五爪金龙是皇帝专用,其他等级的任何服饰上都不可使用。而官员们的品级则要以补服上胸前、后背两片刺绣图案来区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子。您看,像这样的圆形补子是专供皇亲贵族使用的,而文武官员则使用方补。其中,文官的图案是各种飞禽,代表文采,武官的图案则是不同的走兽,象征着威猛和强悍。不仅如此,每一件绣品中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人一物也都被赋予了约定俗成的特定含意。像文房四宝代表出自书香门第,四季花和花瓶代表四季平安,牡丹象征富贵,蝙蝠寓意无边无际的福气。还有我们常见的蝴蝶,在京绣上通常以100只的组合出现,寓意百耋。古人称80岁以上为耄耋之年,那百耋自然就是对长寿的真诚愿望了。

源远流长的京绣艺术不仅蕴含着深厚、精妙的寓意,更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向往。

感谢您对出书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