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隔离 必备物品和注意事项

 润物无声3189 2021-09-16

新型冠状病毒判断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即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再触摸口鼻),因此,同住一室的家人之间传染风险高。怎样做好居家隔离,才能既照顾好隔离者、又不让家人受传染?

居家隔离必备11样物品清单

进行居家隔离前,一定先要准备好如下物品:

1. 医用或外科口罩是目前最适合的防护口罩,如果实在买不到,只好以布制口罩或纸口罩代替,可以阻隔一些大飞沫。一般的布口罩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但纸口罩需要每日换新,且一旦破损或潮湿就不可使用。如果没有任何口罩,最好保持和患者一米以上的距离。

2. 带盖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放在隔离者的房间,用来装可能沾染隔离者飞沫等分泌物的垃圾。若没有密封垃圾袋,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3. 湿巾、多层不透水纸巾一次性湿巾用于沾酒精或消毒水进行消毒。也可用抹布代替,但注意每次用完抹布,都要消毒一次。多层不透水纸巾一般是指多一层塑料薄膜的纸巾,用于处理痰液等物,避免污液渗漏。

4. 一次性塑胶手套、防护衣在处理患者分泌物、清洁消毒、清洗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时,都要使用一次性塑胶手套、穿防护衣(比如一次性塑料围裙)。一次性塑胶手套不仅能隔绝病毒,还能减少双手的磨损、避免病毒经手部微小伤口渗透。

5. 含次氯酸钠5%以上的漂白水、75%消毒酒精漂白水和酒精会成为一般家庭消毒的主要选择,是因为它们便宜,而且方便取得。如果没有,可用家里70%~75%的酒精制品代替。超过75%的酒精消毒力会减弱。至于醋的消毒效果如何,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6. 肥皂、洗手液或酒精干洗手液肥皂和洗手液洗去手上的病毒,酒精干洗手液可以使新型冠状病毒失去活性。

7. 洗碗精、洗衣精。

8. 每人一套独用的毛巾浴巾、床上用品。

9. 每人一套独用的水杯、碗筷等餐具。

10. 娱乐物品如书籍、绘本、手机。

11. 充足的、新鲜的、营养均衡的食物。居家隔离期间难以出门补充物资,可准备罐头、泡面、冷冻蔬菜等容易储存的食物。隔离者或病人,这些东西最好独享。

避免家人感染要做到什么

要避免家人感染,照护隔离者的正确做法尽量让家中一位身强体壮的人来照护隔离者。在照护过程中,或是和隔离者一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需要注意:

● 双方共处时都要戴口罩。注意保持口罩和面部的密合,手不要碰触口罩表面。口罩如果湿了或被分泌物弄脏,应该立刻更换。即便是未确诊病例的患者、没有症状,但有接触史的隔离者,有条件也最好保持戴口罩。

● 最好能单独享用一个卧室、浴室和卫生间,并在家里尽量减少走动范围。若没有单独卧室,不得不与家人共用,则最好相互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若要共用卫浴或其它空间,也要保持共用空间经常进行通风和消毒。隔离者必须用专属碗筷、杯子等餐具,以及毛巾、浴巾、床单等洗浴和床上用品。家里的其他人,也绝对不可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

● 处理分泌物时,需要更多防护措施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比普通接触更容易传播病毒。像病人的痰液、呕吐物等,因为在这些分泌物中可能会含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感染。因此在收拾清理时,至少应戴上口罩、手套,穿一次性防护衣,譬如塑料围裙。

● 将垃圾密封好,避免渗漏照护病人期间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纸巾、口罩或其它可能受污染的废弃物品,都要放到密封的垃圾袋中,封好袋口,再放入带盖的垃圾桶里。需要注意的是,垃圾袋的封口处可能因为挤压使污水漏出甚至喷溅,造成病毒传播。因此垃圾袋不要装得太满,丢垃圾时也要避免垃圾掉落或垃圾袋破损。

提高免疫力

三餐保持营养均衡,吃天然食物,可以增强免疫力,防御疾病。

饮食上以好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油腻。辣的更不要碰,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是热症,辛辣燥热的香料吃过多,反而会加重病情。

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但建议不要生吃,最好都煮熟。生病的人需要阳气和能量来对抗病毒,但生冷的食物带有寒气,会把身体的阳气往下拉。

平时也要保持身体温暖,身体暖了,身体循环代谢就变好。脖子围一条围巾,双脚穿一双袜子,都是有效的保暖方法。

晚上最好10、11点以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规律地睡眠、规律地醒来,让生物钟符合自然。

闲暇时,多做简单的运动,早晚可以打坐静思自省,让自己的心和情绪沉淀下来。

无论如何,在居家隔离期间,一家人心里都保持平静最关键。尽量身心放松,更不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病、病情会如何。当年SARS流行期间,我们观察到,有些家人在照顾病人的时候没有得病,有些却得病了。那些没得病的家人,通常都比较平静,只专注于照顾患者,不会胡思乱想。因为害怕得病的恐惧情绪,本身就会使身体能量下降、免疫系统混乱。当心里没有恐惧,心态祥和善良,免疫力自然会变好。若真的出现不适症状,应即时就医。专家提醒,在居家隔离期间,如果隔离者或家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如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需立刻戴好口罩,寻求医疗帮助。

(原载“健康养生”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