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耍的成都,在街頭。

 小园幽径 2021-09-16

图片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来自网络」

再一次成都人的乐天派的活力征服了前段时间,成都疫情解封,高新区天府N街热闹的解封仪式,直接上了搜,现场举旗、跳舞、过水门,仪式感满满、欢天喜地,就像小孩子们等着游乐园开园现场。对于成都人来说,窝在家里,算不得安逸,要去街上耍翻天,才说得上巴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显示,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被一起划为第一方阵,属于“均衡型高活力城市”。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或许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

爱耍的成都人,赋予了街头无与伦比的活力。成都就像是一口大火锅,包罗万象。纵横其中的街道,则是锅中沸腾的汤水,承载着各式各样的食材,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高端的还是平价的、肉类还是蔬菜,都被汤水沸煮、融合成一味麻辣鲜香,蒸腾起一股烟火气,在街头包容开放的活力中,孕育着无数种可能。

图片

成都有着2300多年建城历史,始终城址不迁、城名不变,从古蜀时期开明王朝迁都,到以“花重锦官城”“扬一益二”名扬天下,再到如今西南地区的超级都市,一直保持着“三城相重、二水绕城”的古城格局,建筑、民居在随着时代不断更迭,街巷肌理却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成都人就在这些街巷上延续着生活,创造着新的城市风景。

在其他城市商业中心争相向上攀升的时候,成都太古里却保留了一片低密度的开放街市,把传统的街、坊、里、巷巧妙地融入商业街区,落地玻璃和青瓦灰砖相得益彰,时尚店铺和历史建筑毫不违和,呈现出独特的现代时尚与古典优雅的时空交错之美。


图片
图 | ICYWORKS

“快里”打造的国际时尚聚合,连接着春熙路商业区的强烈时代脉搏;“慢里”构建的老成都休闲慢调生活,延续着大慈寺的悠悠古意。这样的古今交融、脉络延续,连接起了整个城市的脉络,激活了整个片区,促成了“环太古里”现象。一些特色品牌和创意小店纷纷入驻太古里周边的街道、社区,为这里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场景,这些社区和街道像是被激活一般,开始充满人气,人流如织。

图片

这是属于成都不可复制的城市更新,也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在成都大大小小的街巷中,都蕴藏着古今交融的智慧。早在建国初期,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就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五十年代的城市规划中就提出了保护老城的历史风貌,并一直致力城市更新。

如今,走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锦里,仍然能够看到传统的青瓦灰砖四合院,在青羊宫、文殊院,仍然能感受到延续千年的氤氲香火。在成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这些古老的街巷和建筑沉淀着历史基因,自然融入了城市的新鲜血脉,包容着一种叫“成都”的巴适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就去博物馆。如果想了解它最鲜活的生活,就去街头。因为,街头就是这座城市活着的展厅。

成都,是一座属于街头的城市,清末的时候街道就有516条,到民国更是达到了734条。大大小小的街巷,不仅是交通和商业空间,还是日常居住生活的场所。那时的成都一般是一层或者两层,很多居民就住在临街的商铺里,一层做铺面,二层居住,自然而然,日常生活就开始向街头渗透。街头总是充斥着过路的行人、车马,还有货摊、小贩、桌椅,凉棚,也有到处跑的小孩、鸡鸭,热热闹闹的市井烟火气,早已把每条街巷的石板路浸透了。

图片

直到今天,走在成都的街头上,还是很容易就被它热烈蒸腾的烟火气所感染。不论是摊开竹制桌椅在街头摆龙门阵的茶馆,烟火缭绕、菜香四溢的小馆子,还是叫卖豆花、冰粉的小摊贩,或是跳着坝坝舞的嬢嬢们,还有在街角巷尾把麻将搓得热火朝天的老居民们……这一切都鲜活、自然地发生在成都的街头巷尾。

成都街头的容纳力,常常超乎你的想象。除了这些市井的场景,还有3000多家书店、4000多家咖啡馆,散布于大大小小的街巷,构成了这座城市文艺的注脚。最市井的生活与最文艺的消遣,并不会割裂开来,在街头它们都可以自然融合在一起。就像以往的茶馆,也是市井与文艺的集合地,除了供人喝茶、做买卖,还可以听评书、戏曲,20世纪初茶馆甚至成了最早的电影院。

图片

“没有尽头的玉林路”,诗歌酒吧、夜宵摊、菜市场,组合在一起一点都不违和。小酒馆曾是成都的当代艺术家们一个小小的根据地,他们在这里诗酒趁年华,以艺术之名,聊百味人生。但是,文艺不是玉林的全部,小酒馆喂饱了灵魂,但午夜空虚的胃还亟待填充,火锅、串串、烧烤、日料、餐吧、甜点,这些美食小馆子在玉林路应有尽有。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夜夜笙歌,对于很多成都人来说,热闹是从玉林综合市场的清晨开始的,他们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中,在蔬菜水果的称斤论两中,开始一日三餐的平淡生活。

图片图片

赵雷歌里唱的“玉林路”其实不是一条街,而是一整个街区,玉林中路,玉林南路,玉林西路等等带着玉林名头的街道,如同毛细血管一样,将人与人链接起来,编织成了玉林的生活。一首歌使得“玉林路”成为成都的代表,但其实,它只是成都街市的一个缩影,这种文艺与市井并存的方式,早已扩散到了成都大大小小的街巷,有吃有喝、有说有笑、雅俗共乐,这就是成都的生活。

图片

国际著名的旅行杂志《孤独星球》曾把成都评价为“天选之城”,“成都彷如一个吸盘,具有极强的文化吸附性,通过几千年的积累,取百家之长。什么新奇事物来了成都,这座城市都接得住,并能化为自己的东西。它的文化融合能力在中国各城市中是数一数二的。”街道,作为文化的空间承载体,就包容着所有外来的、新潮的文化。在成都街头,可以看到传统与新潮发生着奇妙的碰撞与交融

2018年,《TIMEOUT》杂志把镋钯街评为全球50个最酷街区之一,位列全球第19位,中国第1位。“旧街区和新业态并行不悖,镋钯街区算得上成都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完美示范街区”,《TIMEOUT》这样评价道。近五年来,这片老街区长出了上百家新潮的小店,最早驻扎于此的崇德里、無早书店等空间,已成为成都的城市新名片。

图片
图片上图 | 大拙小雅 ,下图 | ICY ZIPART

位于镋钯街77号的「YECLIPCOFFEE黄色回形针」,是成都较早一批的精品咖啡馆。在店铺主理人詹森看来,咖啡馆就是一个承接点,可以通过咖啡将一些成都的文化元素传播出去。因此,他每隔几个月就会推出新的“辣咖”、“竹咖”、“糖油果子拿铁”等带有浓烈成都色彩的创意咖啡。这几款看似猎奇的产品,不只是简单拍脑袋想出的产品噱头,而是精心将咖啡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创意产品。

一杯咖啡,背后承载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都知道成都有熊猫,但很少有人了解成都还有竹文化。由竹筒盛装的“竹咖”,在饮用完毕后,詹森会把竹杯清洗干净作为礼物赠送给顾客。不论时隔多久,只要再次看见这个杯子,他都能想起这座城市,想起这家咖啡馆。

图片
图片图 | 不解风情

除了像这样“别有用心”的创意,更多的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碰撞、融合。去年疫情期间,在跨境企业上班的“猴子”,只能在家办公,越来越清闲,后来就干脆在家里人开了十几年的肥肠粉店,支起小摊卖起了咖啡,5元一杯的美式,10元一杯的拿铁。不仅吸引了社区附近的上班族、也成功安利了以前从不喝咖啡的老居民,现在一碗肥肠粉+一杯冰美式,几乎成了这里的标准套餐,清凉的冰美式中和了肥肠粉的热辣,就像吃火锅配上冰可乐一个道理。这也应了猴子的想法:“咖啡,提神的饮料嘛,啥子都搭得起,就这条街上,搭份包子馒头都可以”。

在成都的街头,这样让人惊喜的混搭还有很多。川菜加威士忌融合天成,麻将馆加创意花店乐得自在、广场舞和滑板青年各得其所、菜市场和创意市集相得益彰,前卫艺术藏进市井社区......这些看似“不和谐”的事物,在成都街头开放的氛围中,悠闲自得的市井生活中,达到了某种内在的契合。

图片
图片上图 | 知物癖花店 ,下图 | 维尼

成都街头,天生就是一片可以供一切事物野蛮生长的土壤。一切古老的、现代的、文艺的、市井的、传统的、新潮的、精英的、平民的城市元素,都在街头得以包容。

“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浸润在这座城市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在浓荫如盖、亲切舒适的街道尺度,在成都人悠然乐天的生活点滴中得以体现出来。一杯无限续水的盖碗茶,许许多多平价美味的川菜馆子,几把摆在商铺门口的椅子,在向所有的人敞开欢迎的怀抱,也代表着这座城市无比开放包容的态度。

在成都的街头,你可以看到慢悠悠喝着茶的老居民,穿着新潮服装的年轻人,偶尔还能看到操着一口四川话的老外,不同年龄、阶层、国籍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生活归属,也一起创造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让成都的未来充满无数种惊喜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