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南叔茶馆 2021-09-16

数字化产品难卖,因为应用场景常常看不到成效比,而且投入太大,无论5G网络投入还是物联网及相关软件投入都让其场景成效看起来不成比例。有人说不要谈什么数字化,信息化还没到位呢。说的不错,信息化落地面临的成效比问题也是数字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或许数字化可以解决信息化不能落地的问题。

数字化成效体现在“管理元方法论”

       如果说信息化产品看不到成效,是因为信息化产品和运营场景结合的不够(在此不展开)。那么数字化产品的成效更难看到,因为它不是体现在具体的运营场景上,而是在更抽象的“管理元方法论”上。从管理元方法论思考,管理可以凝聚在两个字上:一是“观”,二是“控”,“观”指信息收集,“控”是信息处理。(所谓元方法论就是立在其它管理方法之上的,不论是岗位设计,组织流程设计,绩效管理,还是涉及到信息化产品,甚至柔性战略方法,其主要功能逃不出管理元方法论的“观”和“控”。)

低估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数字化首先体现在“观”的效率提升:客观真实,即时反馈。数字化针对“观”的效率提升,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供应链,甚至对整个社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和风险的降低都有硬核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很难在事前陈述中说服客户,因为看起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管理解决。譬如此案例:某物联网公司向一家有着1万多台半导体设备的厂家推荐设备物联项目,难度极大,前面一家物联网公司已经铩羽而归。这家公司经过不断努力终于进入,因为所有的部门和人都反对(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工作被透明),只有老板支持。进入之前问他们设备嫁动率多少,他们说是80%以上,现在设备不够用,还要花十几个亿去买设备。在设备联网后发现他们的嫁动率只有40%,设备还有过剩的。显然设备联网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这个项目事前销售十分困难,因为谁也不认为自己管理那么差,连嫁动率都没有搞清楚。即使认为设备嫁动率有误也会认为这通过简单的管理就可以搞清楚,而不需要投入这么大搞设备联网。这就是数字化推广的困难,事前认为物联网应用场景不存在,看起来能解决的问题似乎都很简单,之所以存在这种认知误区,是因为他们对管理的元方法论缺乏理解,低估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