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只有一家,姓王

 书法心法 2021-09-16

偶然看见一张王羲之刻帖,感觉镌刻精湛,便拿出一张帖纸临了一遍。论次数,是头遍临,但里边的字却不是头次写。

以前自学不入门,朝三暮四是常有的事,以至于上下千年书家,一流之上无所不临,二流之中无所不看,所以越学越觉得缺了点什么。

后来知道,叫“根”。用笔之根是笔法,结字之根是字法。学古人学的就是字法和笔法,所谓无古不出新。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流名家都学古,又都能创新,后人是如何从创新书风中找到他们学古的证据呢?

其实也不难,举个例子,你学过欧阳询,学得比较深入,知道他的笔法特点,又学了米芾,有发现米芾中有部分笔法字势与欧相通,遂得出结论,米学过欧。为何有人又学王又学欧又学褚又学米,但看不出来米芾学过王、欧、褚、颜呢?

就是因为不懂笔法,所以无法深入理解嘛。最多只能感觉在某处笔画结构似曾相识,但又不能总结概括。谁都有在这样的经历,只要坚持临帖。毕竟只有逻辑清晰之后,才算懂,懂了且能应用字后,才有概括讲述的能力。

他学他,他学他,一直往前推,就推到了王羲之。每当说王羲之水平古今第一(绝对不是虚指),就会有一堆杠精问,王羲之学的谁?一般来说,不懂书法,咱可以讲,不懂常识,咱可以普及,但要是脑c了,连搜索都不会,就会凭自己有限认知抬杠,谁都懒得搭理。

王羲之没生下来之前,书法艺术依旧有序传承发展,不过这些都属于专业内容,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你只需要知道王羲之作品囊括了楷行草90%结字规律,笔法规律,结字变化,笔法变化。虽然这些规律不都是他独创,但他应用的最全面,应用的水平最高,就可以了。

不然怎么能让后代所有名家尊崇并学习呢?(括弧,是所有一流名家,无论古今,无一除外)至于为什么,专栏里也讲过,免费部分能看懂就看一眼,看不懂就不用看了,普通爱好者没必要学。总结概括一句话,学通王羲之,历史上所有书家,都能看懂。

当然,这个“学通”,不是让你把王羲之临的一模一样,那没有用,历史上所有一流名家,没有一个能把王羲之临的一模一样,临的一模一样也成不了名家,神似就够了。

只需要把王羲之结构用笔规律以及变化,抽丝剥茧分析明白就可以。明白这些规律和变化之后,你只需要去套那些名家作品就行了。

至于临王羲之临成什么样,无所谓。如果不能把握这些规律和变化,临的再像也没用,你成不了第二个王羲之,也不能用这些规律去学习其他书家,在我们看来几乎等于浪费功夫,还不如直接学欧颜柳赵随便写着玩。

王羲之所以被称为“书圣”,且后代无人不服。不是因为字“好看”,而是因为技术水平高,以至于学起来“好用”。

结字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依据自己的好恶,以外形评判书法者,一辈子都入不了门。这话看起来难听,其实还有更难听的,孙过庭说的,不过没点古文基础根本听不出来是在损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