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一首特殊的赏花词,故意不说花名,令后世争论不休

 读书狗子 2021-09-17
每天诗词猎奇




赏花,自古便是文人骚客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春之桃杏牡丹、夏之荷花蔷薇、秋之菊花凌霜、冬之寒梅傲雪,唐诗有云:“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足见古代赏花风气之盛。

赏花,不仅仅是是享受花的视觉美,也代表着文人对花与人的品格的寄托。比如秋菊凌霜寄托着高风亮节;寒梅傲雪代表着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的品质;牡丹色艳香浓则是富贵的象征;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爱等等。

因而古时候的文人骚客,赏花之时自然也不乏吟诗填词,描绘花之形态,抒发诗人心境。久而久之,咏花诗词也就成为古诗词题材中的一大类,唐诗宋词中可谓比比皆是。

在古今众多诗人词人中,最喜爱赏花咏花的当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了。李清照传世的词仅仅只有四十多首,其中纯粹为赏花而作的咏花词就有十余首,其他题材的词作也几乎每一首都带有花的意象。

在李清照的词集中,桂花、菊花、梅花、海棠、梨花等等各种花都曾付诸妙笔,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专为咏梅的《渔家傲》、《孤雁儿》、《清平乐》、《满庭芳》、《玉楼春》;吟咏菊花的《多丽》;专咏桂花的《鹧鸪天》、《摊破浣溪沙》;写荷花的《双调忆王孙》;还有描写海棠的“应是绿肥红瘦”、描写木樨花的“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等等不胜枚举。

其中还有一首特殊的咏花词,李清照在词中并未说明所赏的是何种花,使得后世为之争论不休。且来欣赏这首留下千古之谜的赏花词——《庆清朝》:

庆清朝

宋·李清照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众所周知,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南渡前后。南渡前生活无忧,感情美满,其词多欢快之作;而南渡后,家破国亡,流离漂泊,词风转为凄婉悲切,时常追忆早年。她曾写过一首诗道: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从此诗可见李清照南渡前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就连赏花都再也没有往年情怀。而这“安得情怀似往时”的往年情怀所说的便是这首《庆清朝》的快活心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前后所作,当时李清照居住在北宋都城汴京,新婚燕尔,于春光灿烂之时前往明光宫苑处赏花,欢快无比,流连忘返,乃作此词。

词中上阕描绘花的形态美艳,开篇起句烘云托月,先从环境衬托出此花气质高贵。紧接着挥洒画笔描绘花之形态:“容华淡伫”、“绰约天真”、“妖娆艳态,妒风笑月”!花色淡雅、花态绰约、花形妖娆、花情艳丽,真个是国色天香,就连“东君”青帝都为之驻足长留。

下阕叙述自己在明光宫苑前与好友把酒赏花的心态,词人在沉醉于盛开的繁花之时,忽而又感伤世间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来。然而后句“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却又想到背阴处的花也将陆续开放,内心又欢乐起来。于是最后赏花从早到黄昏,都意犹未尽,心中快活不已。

整首词状物抒怀,笔致工雅,层层铺陈,宕而有序,蕴藉含蓄,一派繁华升平,看得出李清照赏花惜花的欢快之情。唯一令人疑惑的是,词中并未说明所赏的是哪种花卉,以致后世为之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此词吟咏的是芍药,也有的认为应是牡丹,各持一说,至今都无定论,成为千古谜题,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END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