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出生后不肯进食,御医找来一农妇,却没猜到结局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9-17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古代有这么一群人她们虽然不是皇帝的生母,但有时和皇帝的感情比自己的亲生的母亲还要好,这便是皇帝的奶妈。历朝历代关于皇子的养育一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刚生下来的皇子一般都会找一个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奶妈来悉心的照顾,一旦后来自己养育的皇子继承皇位自己也会跟着飞黄腾达。

北京城大兴区的东北边有一座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陵墓,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里埋葬的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王朝大臣,而是一个姓谢的女子。但墓葬的规格相当的高,华表、神道、石像生这种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墓葬礼仪在这座墓葬上都能找到,并且牌坊上还刻着“恭勤夫人谢氏墓”。一打听原来这是雍正皇帝奶妈的坟墓,难怪墓葬如此高大。一个疑问被解开另一个疑问又浮上心头,雍正如此勤俭的皇帝为何会给自己的奶妈造一座对于平民来说如此奢华的坟墓。

在谢氏墓的周边村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康熙十七年四皇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出生。奇怪的的是胤禛出生之后一直啼哭不止还不肯进食,宫中的御医想尽了办法还是无能为力。小皇子胤禛不肯进食日渐消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大为光火的他下了一道旨意如果御医找不到让小皇子进食的办法就按欺君之罪处罚。御医一听腿都发软,欺君之罪可是要灭九族的。怎么办?

御医实在没办法只能求助于当时康熙皇帝身边的红人,被康熙皇帝视为国师的雍和宫的大和尚。御医来到雍和宫之后大和尚早就在那里候着了并未等御医开口大师便对他说道“我知道你此来所为何事,你只需找到一位脚踏青龙手托玉印的农夫将她带回宫,日后必定贵不可言!”御医此时只想着怎么让四皇子进食那里还想得了什么荣华富贵

出了皇宫之后御医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大和尚既没说明地点、时间、农妇的年纪和模样,人海茫茫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只能碰运气的御医带着一干人等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差不多将整个北京周边的农村给翻了个遍,农妇是见了不少但“脚踏青龙手托玉印”的农妇连影子都没见着。郦皇帝最后的期限还有一天,御医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大兴区一个小村庄。正当他打算打道回府的时候在以条田埂上看到了一位手里端着豆腐的农妇,这田埂歪歪扭扭上面长满了青草,此时的御医灵光一现“这田埂不就是青龙,手中的豆腐不就是玉印吗?”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御医马上将农妇带进了皇宫。说来也怪这四皇子被农妇一抱竟然就停止了啼哭,并且经过询问着为农妇也是刚刚生产完没多久,今天出门买豆腐就是为了回去熬汤催奶。御医当即自掏腰包将农妇留了下来哺育四皇子,家中的小孩则有当地官府全资供养并且家中每月还有粮饷补贴。农妇那里敢说半个不字,于是便留在了皇宫照顾四皇子。

四皇子在农妇的悉心照料之下很快茁壮的成长了起来,并且在众多的皇子当中最为英姿雄武。这全靠奶妈的悉心照顾。大和尚见过四皇子奶妈之后微微一笑说道“这都是天意,天意难违”,众人都不知何意直到后来四皇子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成为雍正帝之后,大和尚才说出了实情。原来按照胤禛的命数来说他有可能会夭折,必须要找到一个“脚踏青龙手托玉印”的人才能转危为安并且日后贵不可言,这样的结局让人太意外。

雍正当上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奶妈也是十分的尊重,并且在她去世之后在她原先居住的地方超规格的为她修建了陵墓,这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谢氏墓”。很多人可能和御医一样之猜到了开头并没有猜到结局,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的传说并无确切的证据。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这里是一席峰语为大家带来的历史小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