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故事的欲望

 清扬往事 2021-09-17

我常常读到不输给村上春树的文字,然而,村上还是村上。

谁都可以发几句牢骚,写几句金句,网上评论和金句成堆。真实的情况是,人类在数万年以前就围在篝火前讲故事。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也是故事,名言警句看似可以,其实道理都是两头通的。

无论是在餐桌上听母亲讲过去的苦难,还是在冬日里的炉火边听家人一起讲土改的故事,我觉得,都不及我的外公,他给我和弟弟讲蔡都督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他80岁还拄着拐杖,走几里地来看母亲。席间,喝酒一碗后,兴之所至,他会讲一段蔡锷将军的故事。外公的家离蔡锷年轻时读书学习的地方不远,晓得一点蔡锷的轶事。他绘声绘色,讲到情深处,会大叫一声,“嗨”。我和弟弟不知何意,相继大笑。接着他就给我们俩上一堂政治课,要懂得尊敬老人,尊敬讲话的人。

97岁,他故去,也是大叫一声仙去,很是传奇。他讲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蔡锷将军,他的天资,他的人生,在外公的口中就是家常。

我们孜孜以求的人生真谛,在故事中常常可以得到满足。

一部红楼梦讲尽人间沧桑,我觉得不是真实,而是故事,曹雪芹他也不可能经历那么多的事。一篇《太平洋逃杀》五千多字,就是好故事,我觉得他写出美式大片的味道。唐家三少论文笔,我想可能随便找一个市作协主席都可以甩他几条街,但是不妨碍他的书一直畅销,其实,他就是讲十多年“白话”而已。他们成年累月的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讲故事。

怎样开始,怎么转折,该如何结尾,他们写的就是这个。讲故事的人将生活里的日常,梦想和现实,变成一段有韵律的文字,告诉读者:生活就是这样。故事就是生活的形式,读的人找到情感的认同。讲故事的好坏,读者的认同度,取决于读者的代入程度。

好故事是稀缺的,讲好故事的人更加稀缺,这就是互联网白金作家,总是那几位,作家富豪榜基本也是老面孔的缘故。

睡觉前,在微信读书里读一段网络小说是我常常做的事。也就是读爽文。写手写那些不断重复的故事,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残忍,一有闪失,写不好就会掉粉,掉粉就会被平台淘汰。

即使是没有练习过写作的人,也可以发一段牢骚,写一段感受,但是,没有一定阅历,没有一点经历,是讲不出好故事的。你看着别人侃侃而谈,感觉轻松,其实不容易的。人群里,朋友圈,那些能把故事讲的出神入化的,天然自带吸引力。道理哪个都懂,哪个人愿意天天听大道理呢?

如果讲不好故事,你精心雕琢出来的文字也只是浪费纸张。我们对故事的欲望,领着我们追寻现实,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对村上的喜欢,别的不说,源于他是一个纯靠写作养活自己的人,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听八卦。

图片摄影:胡先森


往期精彩:

女人上桌权是谁给的?

《流浪地球》观后

2019新年寄语(清扬往事)

诚恳地悼念林清玄先生

给不回家过年的人

清扬往事 出品 好看

【微信号】qingyangpast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