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长号到“巴祖卡”,现代火箭筒的有趣来历

 自由自在8888lw 2021-09-17

“巴祖卡”在美国已经成为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筒的代名词,这个奇怪的术语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只是当时它还不是武器,而是一把悦耳的、讨人喜欢的小长号。

一战时坦克登上战场,给各国武器工程师们出了一个大难题,面对皮糙肉厚,隆隆作响的钢铁怪兽,该如何摧毁它们?

早期最有效的武器是威力大、机动不足的大口径火炮,但当部队没有这种武器时,除了反坦克壕沟和障碍物外,步兵基本没能力阻挡它们。

德军首先尝试了拥有穿甲能力的K型子弹,当它们变得无效时,他们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13.2毫米毛瑟1918 T-Gewehr反坦克步枪。然而坦克装甲变得越来越厚,所以需要更强大的武器。

一战期间,美国工程师罗伯特·戈达德博士发明了火箭筒的早期雏形,可惜这种很有前途的武器在战争结束时被终止研发。

直到1940年代初,陆军上校莱斯利·斯金纳与助手爱德华·乌尔中尉又开始琢磨如何将M10反坦克枪榴弹更好地扔到敌军坦克身上。

M10反坦克枪榴弹是一种单兵定向爆炸武器,采用锥形聚能装药,能穿透60mm厚的装甲,是当时同类武器中性能最棒的。但它重1.6公斤,很难被士兵投掷或用枪榴弹发射出去,唯一的方法是人工放置在坦克身上。这就太危险了,战场上士兵很难靠近坦克,要付出重大伤亡才能炸毁它。

M10的轻型版本M9

M10后来经过瘦身,衍生出更轻巧的可以用步枪发射的M9枪榴弹,之后带动了一系列枪榴弹的发展。但真正能抗衡坦克的单兵武器还是没有出现,直到火箭发动机与聚能装药弹头结合到一起变成火箭弹才改变了战争形态。

斯金纳希望设计一种武器将反坦克火箭弹发射出去,他让乌尔中尉去寻找合适的材料。

60mm火箭弹

乌尔路过废料堆时,看到一根管子正好和要发射的火箭弹一样大,他想“这就是答案!把火箭弹放在管子里扛在士兵肩上,然后就飞走了。”

M1火箭筒重8千克,由金属发射管、木质枪托、手柄和瞄具组成,采用电子点火发射60毫米聚能装药火箭弹,能击穿75-100 毫米装甲,最大射程约300 米。

1942年春天,斯金纳的火箭筒在阿伯丁试验场上一鸣惊人。它威力巨大,瞄准和有效发射表现出色,精确击毁数个目标,让现场观看的将军们大为惊讶。

一直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焦虑的陆军少将巴尼斯非常高兴,亲自上阵打了一发也准确命中目标,当场决定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

军械部研究与工程部主任巴恩斯少将幽默地说:“ 这家伙看起来很像鲍勃·伯恩斯的巴祖卡(Bazooka)啊。”从此这个名称就固定下来,“巴祖卡”成为火箭筒的代名词。

鲍勃·伯恩斯是美国著名音乐喜剧演员,一战时加入第 11 海军陆战团赴欧洲作战。当时战争已接近尾声,陆战队也没什么事做,伯恩斯就在军队爵士乐团里发挥特长,业余时间鼓捣一些乐器。

有一次他将一根管子和一个威士忌漏斗组合在一起吹奏,发现声音很特别,于是经过改进后命名为“Bazooka”。

这个词源于bazoo,意思是“嘴巴”,再往前可能源于荷兰语的 bazuin,意思是“喇叭”。伯恩斯回到美国后,他的乐器也和他一起家喻户晓。

巴祖卡是一种划时代武器,它让步兵有能力对抗重装甲坦克,对德军造成重大打击。所以纳粹很快将它搞到手,仿制出威力更大的88毫米“坦克噩梦”(Panzerschreck)系列火箭筒。

左坦克噩梦,右巴祖卡

战后火箭筒继续发展,诞生了一大批经典型号,如苏联RPG-7、美国M72、德国“长矛”以及我国40火等。它们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成为装甲部队最害怕的武器之一。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损失了800多辆坦克,有1/4是被RPG-7击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