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读书人【263】2019.11.10

 成长发源地 2021-09-17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然而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那些不读书而小有成就的人,他们无法看到因为读书而获得的更大成就。


经常有人问我,你读那么多书干嘛。尤其是在我准备考研的那一阵子,总会有人跟我说:“难道你不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吗?还考什么研究生?赶紧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再找个好老公,把自己嫁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又何必所有人都要跟他们一样。

读书有没有用,当时当下或许不能作出明确的断定,但是日后工作了或是创业了就知道了。

今年上半年,我去过很多城市,可谓是浸泡式跟随老师们学习了。也遇到很多创业者,同样也是长期跟随老师学习。在跟他们的聊天中,不难发现,很多都是学历并不是很高,但是生意做的还可以,想要扩张,却力不从心。所以,只能花时间和精力出来学习。

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花更多钱、更多时间以及更多精力去补上的。

O ^ ~ ^ O

也会有人问我,都学了什么。我会很认真地告诉他:“这么多年的学习,学习到的知识是其次,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别人言论时的态度,才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部分。”

书读的多了,就像渐渐装满水的瓶子,即便别人怎么说,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就不会动不动就大怒。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经常说我们“半瓶水哐当响,满瓶水静悄悄。”那时候,不是很懂,现在却是深有体会。

##
读书有什么好?


读书会让人变得幽默,而且还能很巧妙的化解一些尴尬。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地举行公开演讲时,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

台下都等着看他出糗,但丘吉尔却神色自若地对台下观众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忘了写内容,只署了个名。”

如果不读书,用最直接的暴力语言进行攻击,言语间只能透露出自己的无知与粗俗。

读书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正如梁晓声所说:“只有读书能够长久地抵抗寂寞。”

做个读书人,

让心灵得到净化;

让精神世界饱满;

让思考更有深度;

让生活更加有趣。

《放过自己》

《拥抱自己》

《手足情深》

《让我抱抱你》

《爱上一个人》

《用文字想念你》

《纪念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

《如果我走了,你会记得我吗?》

《我正在培养一群不讲道理的人》

《对自己好一点,这个冬天没人牵你的手》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