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想要成就孩子,这几点您做到了吗?【727】

 成长发源地 2021-09-17


昨天和晋杭老师以及几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才得知,要看的电影是《你好,李焕英》。

我问老师:“您看过吗?”

老师说:“我已经看过一遍了,今天再来补一些细节。”

以前只知道写文章或者活动策划案,需要补充细节,第一次听说看电影还要再补一些细节的,不由得想到了小时候学过的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如此,看电影也同样如此。

二刷《你好,李焕英》,让我对电影的一些情节有了更深的思考,今天来分享关于教育方面。

01
多鼓励孩子

人类的本性是渴望认同和赞扬,而非质疑和打击。

电影中的贾晓玲,无论是跑步摔破裤子,还是考试成绩倒数,甚至拉裤兜子了,母亲都没有打她,骂她。而是非常耐心地给她缝裤子,还缝出了各种各样的花式图案,耐心地给她擦洗,一边擦一边不忘鼓励她:

为什么我女儿总拉裤兜子呀?

那是因为我女儿小呀~

为什么我女儿小,还能跟其他哥哥姐姐们一起上学呢?

那是因为我女儿聪明呀~

这样的鼓励是母亲从小注入孩子内心的自信和接纳。

遗憾的是,我小时候,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扬,听得最多的是:“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娃。”“这娃比猪还笨。”

这样的话听多了,就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自信心一点一点被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自卑。即便上了大学,也都是陷在深深的自卑当中,直到后来工作了,开始看很多育儿的书,边学习边做自我疗愈。也开始渐渐懂得,小时候父母说我笨,不是我真的有多笨,而是不想我因为受到表扬而骄傲。

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不鼓励、不认可对我的影响不是我自己一朝一夕能改变的,直到现在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还是会一边怀疑又一边鼓励自己。

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鼓吹打击教育,认为鼓励会让孩子骄傲,但我想说的是,孩子做了正确的事,就应该肯定孩子,鼓励孩子继续去做正确的事,让孩子明白他的每一天一滴成长父母都看到眼里,并且为之欣喜。

02
站在孩子的一边,理解孩子,给孩子安全感

之前看过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其中有一个回答很扎心:“因为说真话会挨打,还不如说谎。”

想想我自己,也是如此,好多次,做错了事情,不敢对父母实话实说,为了不挨打只能说谎。

电影中的贾晓玲为了让妈妈开心,办了本科假证,一向好面子的妈妈,在得知真相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的那一刻,他是脆弱的,是无助的,他需要的是父母不变的支持,而不是一顿臭骂或者一顿暴打。

孩子的自尊、自爱、安全感、价值感,以及这一生的基调,都是父母给的。

03
无条件地爱孩子

樊登老师曾讲过:“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

一旦这份爱加了条件,就免不了会变味,甚至会引导孩子向反方向发展。

如果你要求孩子考满分或者考到班级的前几名才会有手机或者其他什么奖励,他也会反过来要求你多赚钱,换一辆好车送他去学校,而不是每天骑个破自行车,风吹日晒的。

晓玲和英子喝酒,晓玲喝醉了,跟英子说:“你女儿将来很优秀,上了美国的大学,做了导演,月薪八万。”英子表示不赞同,她说:“我女儿,将来健康快乐就好。”

女儿晓玲在学校闯祸了、被老师批评了、尿裤子了都可以在母亲这里得到原谅。母亲对于孩子这一切是理解和同情的,除此之外教会她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打骂。比起期待孩子将来上什么样的大学,她更希望孩子将来能过的健康、幸福。

父母爱孩子,是愿意为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一切,引导他有正确的三观,如果加上了附加条件,就成了交换,也就不是真爱了。

作家刘娜曾说:“我之所以成为我,是有人给我托底,给我的生命涂下一抹又一抹底色。”

虽然,贾玲“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是不幸的,但无疑,有父母拖底的她是幸福的。

母亲虽然不在了,但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造就了一双可以高飞的翅膀,让原本柔弱的女孩勇敢地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成为了深受大家喜爱的喜剧演员。如今,又通过母亲成为了非常成功的导演。

愿每个孩子,都能有幸遇见,有幸拥有奋力托举的父母,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凡人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