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为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樊萍

 墨真书画 2021-09-17

【个人简介】

樊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人物画专委会副主任。

艺术经历

获奖

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 三等奖

第九届全国人口文化奖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优秀奖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画展 优秀奖

参展

全国青年版画大展

世界女艺术家作品展

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

第九届全国美展

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

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

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

中国各民族人物画服装服饰大展

东京国际艺术作品展

“盛世和谐”中国民族风情工笔人物画提名展

盛世丹青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

第一届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巾帼情怀—首届四川女书画家精英展

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作品展

文脉心象-第二届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作品展

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成都水墨人物19家美术作品展

巾帼情怀第二届四川女书画家精英展

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展

中国佛山-成都人物画四家作品邀请展

《一尺大千》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展

《问道四方》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斗方学术研究展

《小品大艺》首届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学术邀请展

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小品学术研究展

“大美不雕”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画学术研究展

“天地方圆”首届当代中国画百家小品画学术研究展

“文心雅趣”第二回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小品学术研究展

2002年美国第一银行画廊个人作品展

【作品鉴赏】

专家点评摘要

作者:吴永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

樊萍是一位在人物画领域享有丰富成就的中国画家。她以女性特有的慧敏观照女性,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可人的东方女性形象。在她的笔下,女性具有青春的容貌、娴雅的步态、恬静的表情。她们以繁花为伴,与草木相邻,行走大地,出入森林;令人嗅到植物的芬芳和大地的气息。通过人物的独特造型和人物与环境的隐喻关系,画家与其说使我们饱览了东方女性的仪态,不如说让我们领略到了女性美的东方神韵,那是舒缓的心曲、慰藉的源泉与明净的启示。

如果要用一个意象来概括樊萍的作品,也许我们会想起“东方伊甸园”。说它是伊甸园,因为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烦恼纷争的世界;说它是“东方伊甸园”,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形象、风物与传说,皆打上了深深的东方烙印。画家采用中国画的媒介和手法来建构她心中的伊甸园,这本身就使其笔之所至,流淌着如水般的东方灵韵。而画面中恬美的形象、安详的气息、交替呈现的少数民族风情、无一不把我们带离滚滚红尘,去沉浸梦幻,回味单纯,洞见“人之初”的意义。

樊萍师出科班,有着漫长的从艺经历。凭着日积月累,广受博取,她对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尤其是人物画和花鸟画技法——了然于胸,得心应手,养就了过硬的传统功夫。她在水墨小写意和工笔重彩人物画领域的成就,特别可见其工写之间高超的平衡能力——既能以意笔为工,又能以工笔为写。其画六法备赅,不论是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还是经营位置、骨法用笔,皆能收放自如,达到工而不拘、放而不野的效果。观其勾皴点擦,笔精墨妙,不失传统之致;观其措景造型,又融西画之长,故能栩栩如生。如果我们依然可以用“气韵生动”来形容樊萍的绘画境界,其源流就不仅仅属于中国画传统,而是出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会贯通。同样,当樊萍以对传统的超越性和充分的现代意识来观照女性和表现女性形象时,我们在她的画面中,看到的就不再是深宫幽闭的绮罗人物画,也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美人图。在这些静静的人物和从容的画面中,我们因其别样的温馨而发现了一种柔性的力量,它们足以克服刚性,化解执拗,将迷途者引领回家。

在一个父权至上的世界上,女性美服从于一种“被看的秩序”,似乎只为了满足男人的窥视欲而存在。樊萍作品的首要价值,当然在于其美,以至于令人百看不厌。但它们不是为男人的窥视欲而备下的视觉盛宴,因为这种美并不单纯地指向女性身体,而是指向整个画面,指向人与物、墨与色、虚与实、造型与构图、乃至于描绘对象与表现形式的关系。狄德罗说“美是关系”,在樊萍的作品面前,我们再次发现了它的格言价值。这些关系首先是视觉的,因其线、面、形、色的和谐关系而动人。不过,视觉美却并不是樊萍作品感动我们的唯一力量,而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诱导力量,诱导我们忘我自失,消除世俗的欲望,发现人生中还有比争名逐利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因而,樊萍作品的真正力量,存在于画中古老的静穆与我们这个喧嚣的世界之间,存在于观者与作品之间。这种关系超越了视觉,超越了形式美,提示了美学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并行不悖。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樊萍以女性为主角建构的形象世界,不再是一个易于落入男权社会之俗套的世界,她笔下的女性也不再只是一个个适合于观赏的对象,而是一种整体上的引领力量,足以把我们引领到脱离机械、拒绝庸碌的境界,发现今生值得从容一过。

歌德写道:“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在樊萍的作品里,我们见证了引领人性上升的女性美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