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疫情让我们警醒: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Karl 2021-09-17
图片

这两天福建莆田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父母很是揪心,因为确诊的病例中,超四成都是12岁以下的孩子。有些孩子甚至要脱离父母独自去隔离,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虽然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但因为隔离需要,但孩子的很多事情必须要亲力亲为。

父母们揪心的原因很简单:这么小的孩子能否照顾好自己?这其实也是给我们父母一个警醒:我们平时是否足够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习成绩忽视生活能力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当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父母一般都不会担心他的生活,因为自己可以保障他的衣食无忧,但突出其来的变故就会让孩子陷入困境。

图片

父母在什么时候最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与习惯呢?

可能不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因为那时家里人至少能天天照顾到孩子。等他要外出参加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或者要上中学了,可能要住校的时候,有些父母就会担心了:他能适应集体生活吗?饭会好好吃吗?作息能规律吗?

等到孩子要上大学,尤其是要出国读书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更加担心:孩子出去能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呢?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迟早有独立生活的那一天,有些父母很有超前意识,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习惯。但更多的父母,把这件事拖到了孩子成年,后果就是,一大批独生子女在离开家以后才发现:离了父母,自己根本不能好好生活。

据2020年3月19日的《北京晚报》报道,孙先生的儿子在意大利留学,因为不会做饭,总是蹭同学的伙食,疫情发生后限制出入,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强烈要求回国。

王女士的女儿同样在意大利留学,她不仅会做饭,还通过视频跟妈妈学会了炖牛腩、糖醋里脊、卤肉饭等美食,与另外两个女生安心坚守在意大利,避免了长时间飞行的各种风险。

其实,宅在家里防疫的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了生活能力的重要性。生活能力反映实践智力,而实践智力乃三大成功智力之一,对适应社会与获得人生幸福至关重要。

日本颁布《食育基本法》,并把食育视为德、智、体各育的基础。可是,有多少送孩子赴外地求学或出国留学的父母,教会了孩子做饭洗衣呢?

为了不让孩子在离家后陷入无助,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习惯。问题是,从多大开始培养呢?又从哪儿开始培养起呢?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的观察是,多小开始都不算早,从上幼儿园特别是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要慢慢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了。培养的起点也不用很正式,就从最简单的家务活做起。

千万不要小看做家务的意义,家务的本质是劳动。其实很多父母心里特别清楚,孩子的自理能力弱,多半就是因为平时在家不做家务。不做家务好像为孩子攒下了学习的时间,但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样做的损失可能更大。

图片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图片
生活の感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