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贝宁曾发誓要娶她,9岁爆红全国,18岁考上北大,41岁的她为何至今未嫁?

 平淡是真0828 2021-09-17
说起娱乐圈里的童星,大家首先会想到谁?

90后、00后的一代可能会想起杨紫、张一山、吴磊等人。
 
但如果是70后、80后,甚至更多人,提起童星脑海中首先浮现的,还是“金铭”二字。

 
一定还记得金铭主演的《婉君》《青青河边草》等当时循环热播琼瑶剧,一定还能唱起“有个女孩叫婉君......”“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这些脍炙人口的怀旧老歌。

圆溜溜的大眼睛,肉嘟嘟的小脸,扎着两根麻花辫的金铭,明明是一副洋娃娃的外表,却因为剧里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眼里时常充满泪水,牵动着观众的心。
 
多少人,被她的一颦一笑所感染,为她牵肠挂肚,一看见她哭,都情不自禁为她掬一把泪水。


可以说,金铭是真正的出道即巅峰,被琼瑶一手捧红的她,堪称当时的“国民闺女”“顶流童星”
 
但不知从何时起,金铭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鲜少出现在荧幕上,待她重新亮相时,已是多年以后。
 
很多人猜测,在消失的日子里,金铭一定去结婚了,在家相夫教子;也有人说,金铭走不出童星的固有命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可爱,一直没有戏拍。
 
偶尔有金铭考取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消息传来,也很快销声匿迹。
 
在这巨大转变的背后,金铭到底经历了什么?
 
故事,还得重头说起。

8岁金铭,一眼惊艳琼瑶
自此成为主角童年不二人选!

1980年,金铭在北京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
 
可爱的小圆脸,软乎乎、肉嘟嘟的“婴儿肥”,一双泪盈盈的大眼睛和樱桃小嘴,小小年纪,金铭便显露出一副美人相。
 
既有女孩的天真,也有少女的迷人,是令成年人都惊叹的美貌。


也正因如此,小金铭才被琼瑶一眼看上,成为内陆的第一位“琼女郎”。

当时,身为“言情教母”的琼瑶,正为她的新剧《婉君》挑选饰演童年婉君的小演员而苦恼不已。
 
一贯眼光独到而挑剔的她,跑遍了整个台湾岛,也没有找到心仪的演员,最后琼瑶决定来内陆看看,希望能遇见合眼缘的人选。
 
这一次,她在北京电视台的少儿活动中心呆了两个多月,面试了许多孩子都不满意,直到金铭的到来,才令她眼前一亮。
 
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琼瑶敲定金铭是很快的,她说:“小婉君来了,我们可以开机了!”


金铭觉得不可思议,明明现场有才华的小朋友那么多,什么都不会的自己,为什么会得到琼瑶的喜爱?
 
原因就在于,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我见犹怜的长相上。
 
众所周知,琼瑶的故事大多是苦情剧,狗血又曲折,虐恋情深,而她本人选“琼女郎”也有一条硬标准,那就是哭戏要好看!
 
“二代小燕子”黄奕就曾爆料,因为自己哭戏太丑,面试《情深深雨蒙蒙》时第一轮就被淘汰。


而8岁的金铭,似乎对演戏,特别是哭戏有一种本能的直觉。
 
还记得她开拍的第一场戏,就是小婉君被嫁到周家当童养媳,与外婆分别时痛苦的场景。
 
导演还没有把戏讲完,小金铭的眼泪就啪嗒啪嗒掉个不停,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甚至拍到后期,她还可以根据导演的需求,精准控制眼泪掉落的颗数。


正如金铭自己所说:

“眼睛要一直含着泪,在词差不多说完的时候,眼泪才能一粒一粒地掉下来。”

“导演要求我掉六颗眼泪,好,我就给你掉六颗。”

靠着逆天的天赋和灵动的演技,1990年《婉君》一经播出,立刻在大陆、台湾两地引起轰动。

而8岁的金铭,也凭借这“小婉君”一角,立刻一夜成名,红透半边天,很快续演了《青青河边草》《雪珂》《望夫崖》等经典琼瑶剧,征服了万千观众的心。


在当时,没有一对父母不希望有个如金铭般可爱乖巧的女儿;没有一个男生,不把金铭奉为“梦中女神”!

就连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多年后在综艺上见到金铭,也忍不住当场“表白心意”:

“1990年的时候我14岁,我就跟我爸妈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娶她。金铭,我一直在为你守候着。”


年少成名,头顶“明星”光环,金铭在童年所有的机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而最令我欣赏的一点,是金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对琼瑶说,给孩子多少片酬都不重要,但一定要允许金铭带家庭教师进组。

 
每天拍完戏,金铭都要回酒店找老师补习,完成当天的功课才能睡觉。若是遇上考试,没法及时赶回学校,也要把老师带到剧组的试卷考完。
 
除此之外,父母还经常教育金铭,不要以为自己拍了几部戏、被夸了几句就“飘飘然”“忘乎所以”,你还是一个普通人,要好好学习,要好好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怎么教育他,他就怎么回映你。
 
正因为父母有远见、重视知识、低调沉稳的品格一直影响金铭;她才能在拍戏的几年时间里,从未落下任何功课,也从未因名利而迷失方向。

弃剧读书 三度拒绝琼瑶
只为考上北京大学

就在人们以为,金铭会就此不停,抓住爆红时机,专心在娱乐圈发展之时,她却出人意料般,选择了另一条让琼瑶都措手不及的路——

退圈,读书。
 
当时金铭做这个决定,很多人颇有异议,就因为琼瑶曾公开表示,她一直在等待金铭长大,甚至为她量身定制了《还珠格格》中紫薇一角。
 
可电视剧开拍时,金铭正读高二,处于备战高考的紧张状态,没有任何犹豫,金铭第一次拒绝了琼瑶。


后面拍摄《还珠格格2》时,琼瑶又找到金铭,表示如果她来演的话,会为她额外定制一个角色,结果,金铭以“学业为重”二次拒绝了琼瑶。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拒绝琼瑶,是拍摄《又见一帘幽梦》的时候,金铭明确表示,考上北京大学,是从小深耕在心里的梦想
 
琼瑶不再强求,两人友好再见。

可以说,金铭若是有想红的心,她是不缺机会的,但正如她自己所说:

“戏什么时候都可以演,但是念大学的机会只有一次。”
 
“其实选北大,我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就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想试试,除了演戏外,我还能不能做点别的,学点别的。
 
可能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不会再有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金铭成功考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为娱乐圈里为数不多的名校学子。


在校时间,金铭不断提升、历练自己,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她还精通英语、法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多门语言,成绩优异,是个妥妥的全能学霸。
 
甚至在大学毕业后,进入煤矿文工团担任主持人及演员工作,同时辅修法医和犯罪心理学等科学。
 
金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学无止境!
 
回想当年,金铭多次提及都想落泪,她说: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别人都是盯着的。如果没考上大学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我只能把自己逼到一条绝路上。”


从童星到学霸,金铭一路上遇到的艰辛,不为外人所知,唯有那一张张练习卷、一排排空笔芯、一个个充满汗水与心力的日子,见证了她的拼搏,她的成长。
 
而金铭本人,在经历了流年的洗涤和沉淀之后,也从原来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脱变成一位成熟知性的女子。
 
其间的磕磕绊绊、酸甜苦辣,总是耐人寻味。
 
好在,她始终无视外界声音,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放在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坚守本心朝着自己内心的目标前进,终迎来人生的春暖花开。

很抱歉,我没有成为你希望的金铭
但我长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人说,长大后的金铭,既失去了小时候的灵动可爱,也没有演技多好,怎么就春暖花开,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
 
确实,这个问题,金铭在刚复出时就常常面对。
 
她没有想到,本是因为心中热爱才决定复出,怎么一番努力下来,总是失望比收获多,难过比快乐多?
 
很多人看金铭,仍带着小时候“婉君”的滤镜,说她打破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说她长丑了、长胖了、变凶了、这辈子要废了......


更过分者,在一次参加某音乐节目时,因为眼睛红肿不得不画个烟熏妆来遮掩一下,却被网友抨击,说金铭靠“烟熏妆博眼球”“人不人,鬼不鬼的”


一个又一个刺痛人心的标签,就这么牢牢贴在了金铭身上。
 
虽然她多次出面澄清,希望大家能接受她长大后的样子,但都迅速淹没在人海里面。
 
“琼瑶剧”成就了金铭,也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金铭的发展,和她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面对这些指指点点,金铭坦言自己也苦恼过、迷茫过、甚至改变过。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金铭努力转型,上演江湖侠女、民国小姐,下演北漂女郎、基层女警......


还曾打破童年形象,出现新版《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一角。
 
怪诞、暴虐、疯癫和乖戾的形象,与小时候的可爱、乖巧、我见犹怜的“小婉君”形象完全不符。


虽然这个角色为她赢来了短暂的一致好评,但总体上,金铭转型后的很多作品都缺乏关注度、像一粒石子扔进大湖里,掀不起更大的波澜。
 
昔日爆红童星,如今却落得如此局面,换个人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但金铭不,强大的内心是一直支撑她前进的底气,在经历了无数的起落反差后,金铭终于学会了接纳自己、坦然面对。

既然怎么解释都没有用,那就索性闭嘴,懂得人们只选择接受自以为真实的道理;

既然怎么都逃不开童年评价,那就索性不在意,一心演好当下选择的每一个角色;

既然怎么打扮都有人不满意,那就索性随心所欲,想剪短发就剪短发,想画烟熏妆就画烟熏妆......

现在的金铭,不再介意他人的目光,不再顾虑自己是否满足他人期待,她只在意自己内心是否快乐。
 
她继续拍戏、上节目、做主持、当演艺老师、做儿童艺术团、做公益事业、去旅游、去感受真正,美好的生活,活得热气腾腾、不亦乐乎。


她说:“很抱歉没有长成你们想要的样子,但我现在也不差啊。”
 
或许在他人看来,金铭在巅峰选择退圈,是走错了路,选错了方向。
 
但我却觉得,在最火的时候选择去念书深造,金铭其实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那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融进了她的灵魂里,把她打造成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让她有不一样的眼界、气度与格局。
 
正因如此,金铭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里,拥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淡然心态和清醒认知。


正如金铭自己所言:

“在你们看来,我是兜了一大圈儿,但是我自己不这么觉得。
 
我那几年的时间,留给我今后的财富,远远比当时那几年去拍戏要多。
 
表演是一份工作,但是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值得体验的东西。
 
我自己还是更喜欢按照我的节奏和规律,走我自己的路。”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这句话,与各位共勉。
 
也愿屏幕前的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定的选择做自己;
 
走自己想走的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