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个时代需要马勒?听马勒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阿里山图书馆 2021-09-17

从1960年代的“马勒复兴”到如今“马勒热”的持续高涨,半个世纪的历程告诉我们:马勒音乐的人文意义,已经愈来愈深入地渗透到当代人的心理体验与人生思考中。

图片

可是我们知道,当某一类型的音乐越来越有价值,并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那意味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工业、科技的发展下,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究竟改变了什么,让「听马勒」成为了一种现象?

                                å›¾ç‰‡

这五十年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丰富异常的科技成果,空前的信息化革命,人们主动、被动形成的行为模式,成就了这个VUCA(动荡的,不确定性,复杂且模糊的)时代。然而这一切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世界距离安宁越来越远。人类仍然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和生存压力:贫富差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文化冲突、恐怖主义、地区性战争等等。

面对人生的困境,马勒的“音乐情绪”中,显然早已隐喻了人类的不安全感与现代社会的浮躁。马勒音乐的“现代性”意义,在于他将焦虑时代的敏感与反思转化成艺术表达中的人生意义探寻。并且,他满怀激情的理想追求与生命礼赞,又给我们当代人在人生奋斗与思考间,增添了一份激励。

无论你是否钟爱马勒的音乐,还是尝试着走进马勒的世界,或许都可以跟随着一些文字,沉浸在他的音乐中。

01 听马勒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BBC英国广播电台的古典音乐频道,评选的十大交响曲中,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第九交响曲》赫然入列。第二交响曲编制庞大、演奏有一定难度。伦纳德·伯恩斯坦曾经指挥这部交响曲,作为对约翰·肯尼迪遇刺案的哀悼。同样,它也出现在哈利波特骑上扫帚冲入云霄的时刻。

而在《第九交响曲》中,马勒似乎已安然超越死亡,在第一乐章发展部也曾记有“呵,我消逝了的青春,我消失了的爱”;而在第四乐章结尾有“像死那样结束”。

除此之外,马勒的交响曲还出现在许多著名电影中,比如《第五交响曲》。卡拉扬说:“当聆听马勒第五交响曲时,你会忘记时间已悄然流逝”。其中的名场面第四乐章小柔板,更是与维斯康蒂著名的电影《魂断威尼斯》分不开,那就是心碎的声音。

而马勒《第四交响曲》因编制相对“袖珍”,时长较短,也被认为较易“入门”的交响曲。它也是被演奏次数较多的一部。

除了马勒的十部交响曲,他的声乐套曲同样值得细细推敲、慢慢品味。例如,《大地之歌》中,有源自李白、王维、孟浩然诗作的咏唱。

02 从马勒第一开始

勋伯格说:“实际上,将要形成马勒特质的任何东西,都已显示于《第一交响曲》中了。这里,他的人生之歌已经奏响,以后只不过是将它扩展、呈现到极致而已。他在这里展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思考。他一直同命运搏斗着……”

我们顺着勋伯格的话,按图索骥,从马勒第一开始。事实上,从听感上讲,马勒第一确实易于“入门”,其中著名的“两只老虎”片段也等待你去发现。

             å›¾ç‰‡

03 回到首演现场

马勒称自己这部作品是“交响诗”,并对《佩斯劳埃德报》说,如果需要为交响诗加一个标题,可以叫做“生命”(Life)。因为内容描述了生命是如何“在我们年少的路上播撒奇迹”,却又在“秋日第一口清冷的呼吸中将所赐予的一切无情收回”。

这首交响曲还埋了一段故事,马勒援引画家施温德的画作《猎人的葬礼》,画面中一群动物护送死去的扑杀者朝坟墓走去,它们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将此与马勒不参加母亲葬礼的行为相对照,某种古怪的隐喻不言而喻。

在首演时,音乐会的节目单上这样描述:

交响诗包含两个部分:

(由作曲家本人指挥的作品首演)

第一部分:1. 序曲及舒适的快板 2. 行板 3. 谐谑曲

第二部分:4. 葬礼进行曲;紧接段落 5. 非常热情的。

1889年11月20日晚7点半,首演音乐会在市政厅举行,马勒选择了凯鲁比尼(Cherubini)的序曲作为暖场节目。等观众掌声止息,弦乐声部奏出了七个八度持续音A,空灵且鲜明的标志音。整个世界屏息凝神,见证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一次发声。

第二部分开头是一首童谣《雅各兄弟》(称之为“Bruder Martin”或“Frère Jacques”,在中国就是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旋律缓缓而行,加了弱音器的低音大提琴奏出小调,“一声阴森森的哀怨”,双簧管吹出愠怒的冷笑。紧接着是一首颇为突兀的舞曲,快速、怪诞。

听众开始感到不自在。“我们不知道该认真看待这段葬礼进行曲,还是该把它视作一场戏仿恶搞”,乐评人阿布拉尼(Kornel Abranyi)指出:“铙钹大响,单簧管与小提琴发出刺耳的尖叫,鼓声隆隆,长号咆哮;总之,所有乐器都着了魔一般,犹如疯狂的巫婆在跳舞。” 

                   å›¾ç‰‡

作品结束,现场掌声稀稀拉拉,还混杂了一些嘘声。马勒冲向后台,一刻不停地逃离剧院,甚至没有回来听音乐会的下半场。马勒后来回忆说:“没有人敢跟我谈论作品或是那天的表演,仿佛我是可怕的麻风病人或亡命之徒。”甚至有报纸说:“我们还是很希望看见他站在指挥台上,只要别演奏自己的作品就好”。

后来的10年,马勒前前后后将作品修改过五个版本,并增加了标题——“巨人”(Titan,据说根据让·保罗的同名小说而来),且加以注解称:交响作品描述了“一个强大的英雄人物,他的生活与痛苦,面对命运他的挣扎与失败;真实的、更高级别的救赎将在第二交响曲中延续。”

在最后定稿的作品中,马勒去掉了最初版中第一部分的一个行板,并删去之前关于音乐创作的解释说明。马勒坚称:“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音乐就应当是它被听到的样子。”

另外,在第一乐章后面,也曾经有一个《花之圆舞》(Blumine)乐章,这是一首情绪热烈而有带着满腔伤感的小曲,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将其形容为“一首小夜曲,它飘越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

后来在马勒自己出版的谱子里并没有这一章节。不过呢,有一些指挥家将它加入其中,录制了五乐章的《第一交响曲》,例如:西蒙·拉特将《花之圆舞》放在第一个乐章,祖宾·梅塔把它放在第二乐章。

而说起《第一交响曲》中“两只老虎”的旋律,马勒是将其转成了a小调。这种童谣和葬礼进行曲结合起来的形式,或多或少会令人感到有些不适。然而,这种听觉形象,隐晦地象征着孩子的死亡,或许是马勒自己经历的映照,或许是对儿童死亡漠视的反讽,也或许是对青春岁月、纯洁心灵逝去的哀悼。

事实上,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想象,除了翻阅作曲家本身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之外,更重要的是聆听者自身的体验。

马勒《第一交响曲》(丹尼尔·哈丁/维也纳爱乐)

听马勒可以从第一交响曲“巨人”开始,至于结束,正如在马勒音乐中诠释的:开始和结束永远都在转换,快乐和悲伤永远都在变化。但人这一生,看得见生,看不见死。

下一部我们听什么?
参考文献:

《为什么是马勒?》,诺曼·莱布雷希特著,庄加逊译

《马勒复兴及其音乐精髓》,马国忠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