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奇谈之十九:齐天大圣是如何炼成的?

 野狐中医 2021-09-17

猴王从尾闾过夹脊,再过玉枕,从此进入天界(大脑),完成了后三关的历程。“玉枕”,就是增长天王带着庞、刘、苟、毕、邓 、辛、张、陶八位天将把守的“南天门”。

增长天王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之一,而手下的八个将偏偏属于道教的三十六天君,这种把佛道掺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西游记》的一大特色。

猴王初到天庭,一点也没有规矩,见到玉皇大帝也自称“老孙”。玉帝在道教中被尊为众神之王,地位极高,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阴阳祸福。不过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更多地像一个没啥脾气的好好先生。对于猴王的傲慢无礼并不在意,还赏了猴王一个“弼马温”的官职。

弼马温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马倌,好在猴王没啥见识,干得十分起劲。前面说过,猴王寓意“心性”,龙马寓意“意气”,猴王管马,自然指的是心性主宰意气。书中写道:猴王昼夜不睡,滋养马匹。这倒也怪了,就算猴王再热爱这个工作,也不至于废寝忘食,如此拼命吧。书中如此写,其实是寓意元炁充足,督脉通畅,直达大脑所出现“神足不思眠”的现象。

元炁经过后三关,进入大脑,循行的是督脉的路线。到头顶泥丸后,过明堂,再经鹊桥(舌抵上腭),与任脉相接,沿胸腹正中经膻中、中脘、神阙、海底,又和督脉相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周期,称为“小周天”。

猴王不满意官职太小,重返花果山,完成了第一次天上之旅,也成就了自己的“小周天”。

这个时候,没由头地冒出两个拍马屁的的独角鬼王,献上了一件赭黄袍,建议猴王做个“齐天大圣”,演出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劝进”好戏。

鬼王,纯阴之物,代表阴气旺极,为坤卦;独角,头上之物,代表一点微阳;独角鬼王,纯阴之上一点微阳,取象剥卦,在人体为神阙(肚脐)。赭黄袍,取象戊己土,寓意调和阴阳。

猴王上天,寓意阳气充满,循督脉而升;反下天庭,寓意阳极阴生,循任脉而降,至神阙而阴阳二气调和,结成大药。这个过程,《性命圭旨》称为“凝神入气穴”。

决无他,只是将祖窍中凝聚那点阳神下藏于气穴之内,谓之送归土釜,牢封固。又谓之凝神入气穴。

“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是也。即识此处,即将向来所凝之神而安于窍中之窍,如龟之藏,如蛇之蛰,如蚌之含光,如蟾之纳息,绵绵续续,勿忘勿助,若存而非存,若无而非无,引而收之。于无何乡,运而藏之,于阖辟处少焉。呼吸相含,神气相抱,结为丹母,镇在下田。外则感召天地灵阳之正气,内则擒制一身铅汞之英华。如北辰所居,众星皆拱。久则神气归根,性命合一,而大药孕于其中也。”

至此,猴王完成了一个小周天的循环过程,也完成了从“猴王”到“齐天大圣”的飞跃。

有人说,自称“齐天大圣”是猴王狂妄自大的表现,也是招致后面灾祸的缘由,所以这是是暗示我们行修心养性的重要性。其实,虽然玉帝在天界地位极高,但毕竟只是天道中的“大神”而已,对于天天嚷着“我命在我不在天”,把天仙当做最高追求目标的金丹大道而言,与天相齐不算是个过分的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