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淮海中路 上海徐汇天平街道永不拓宽的历史保护街道之一
2021-09-18 | 阅:  转:  |  分享 
  
1淮海中路上海徐汇天平街道永不拓宽的历史保护街道之一复兴中路与乌鲁木齐南路之间的淮海中路是天平街道永不拓宽的17条马路之一。全长仅100多
米。淮海中路位于上海市中心,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华山路,全长2.2公里。南连上海新天地休闲商圈、思南公馆区域、打浦桥商圈和上海文化广
场,北邻花园饭店、锦江饭店高档宾馆区,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1900年法租界越界筑路,初名叫西江路;不久又以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宝
昌之名,改称“宝昌路”,1906年10月10日,西江路、宝昌路统称宝昌路1922年3月9日,以法国将军霞飞命名为霞飞路。1943年
改“泰山路”。1945年又以国民党元老林森之名,改为“林森中路”。解放后,1950年5月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改名为“淮海中路”。
淮海中路1413号,鸿英图书馆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栋鲜艳砖红色三层楼砖混结构的西式建筑,此独立住宅开窗形式自由,利用钢筋砼
框架得到更高的层高和更宽敞的空间,建筑的布局和样式都在逐渐地体现出更现代更自由的特征,但也保留了若干象征性的元素作为装饰,比如方形
窗口上的半圆形券,弧形窗口上的券心石装饰。鸿英图书馆为黄炎培等人于1924年发起创立的甲子社所属的专门收集历史人文资料的编辑部。1
932年由实业家叶鸿英捐资建造。叶鸿英(1860~1937),名逵,福建同安人,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名誉顾问、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
上海县总商会会董等职,热心地方公益,致力慈善事业,是沪上巨商2005年,作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淮海中路1413号鸿英图书馆旧址
由徐汇区人民政府出资修缮,“整旧如旧”,恢复这幢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三层砖混结构西式建筑的本来外观,并改建成以“当代、海上、
名家、经典”为艺术定位的沪上首家区属公益性艺术展示馆——徐汇艺术馆,对公众开放。淮海中路1419号住宅
淮海中路1429号住宅淮海中路1431号,法国领事馆官邸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建于1921年。建筑面积804平方
米。属意大利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建筑正立面竖三段式构图,中部凸出半圆形封闭式门廊,复折式红瓦缓坡顶,正中开老虎窗。意大利风格流行
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
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建筑室内装修考究,完全木装修。原为西班牙修士巴塞的私人住宅,1934年为西
班牙驻沪领事馆,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取缔。解放后曾为朝鲜驻沪领事馆使用。现为法国驻沪总领馆官邸。淮海中路1469号,美国领事馆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建于1921年,主楼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小洋楼。带有早期地中海地区外廊式建筑特点的住宅。主楼是一幢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洋楼。领馆现址占地面积3英亩,包括若干外围建筑,一片橘林,园林假山和一个鲤鱼池。砖混结构,体量较大。红瓦四坡
屋面。南立面设有层叠柱式敞廊(原为敞廊),美驻沪总领馆入驻后,南部的敞廊都安装了钢窗。由双柱支撑。1997年和2003-2005年
,领馆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内外整修,以保存建筑美感,提升建筑效用。历史上,该建筑几易其主。最初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英国贸易公司怡和洋行公
司。在二战期间,一位日本商人携其家属入住。1930年至1945年又租给瑞士驻沪领事馆使用。抗日战争胜利后,瑞士驻沪领事馆迁往威海路
,该宅由纺织业巨贾荣宗敬的长子荣鸿元买下,但是不久以后即离开了上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建筑归上海市妇联使用,在“文革”
时期一度是“政治教育”中心,其后又成为政府迎宾馆,直到美领馆签订合约,这里成为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在淮海中路乌鲁木齐南路口向东和向西看。法国领事馆官邸对面是聂耳纪念地,有聂耳铜像。
献花(0)
+1
(本文系ZHUDERONG67...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