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朗诵《月近中秋》作者:杨焕文 朗诵者:何晓霞

 作家文坛 2021-09-18


                征稿:一次投稿至少发布5家主流媒体     

 

   快到中秋了。  
   午后的一场阵雨,驱除了午间留下的夏天一样的炎热,把傍晚还回了爽凉。  
   早早地,像是孕育着下一代的少妇般的胖月一脸飞红地从东山出来,欣然着这雨后的天空。也凝视着我这个爱拿她做文章、乱写的我。  
    虽然经过了阵雨的洗涤,天空却并不十分清澈。大概是那驱赶炎热后的水蒸气布满了天空的缘故吧!我知道雨儿驱热就是通过把自己由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从而吸收大量的热来实现的。这会儿这些气态的水仍然滞留在傍夜的天空。于是,胖胖的并不圆的月亮便像披着半透明的轻纱一样,变得一脸通红,没有她往日在清澈的夜空中的皎洁。虽然并不雪白,却分明着一脸的羞容。远远看去,像透过现代姑娘婚礼上披着的、十分非薄的盖头看到里面的新娘的脸一样。  
    这胖月亮当然不满水的蒸气蒙着她本来十分雪白的脸,把它的光向她的周围刺去,想突破水蒸气的蒙纱。于是月亮的周围便展现出一幅由红光做成的绒绒的画面,好像是长了毛一样。同时,在她的、在我看来不过两丈半径的地方生成一个正圆的、同样由光的绒毛做成的圈,现代天文家叫“月晕”什么的。老百姓可不管什么晕不晕的,也可能这个“晕”字古人不是现在这个读音吧。反正他们说是“月光带“翁”(音)。”  
    俗语说,“月光生毛,大雨袍袍(音)”。“月光带“翁”,不雨也风。”或者“日晕三更雨,月翁午时风”。  
    我知道,明天的午后也一定会有阵雨,并且送这阵雨来的一定是风,和今天一样。月亮今晚提前用她的身体语言和她带着的那个正圆且不乏美丽的“翁”告诉了我。  
    不过我一点也不担心这快近中秋的夜天会出现去年庚子蒙蔽月亮、让人十分遗憾的秋雨连绵。因为这些天虽然间或的雨分明带着夏天雷阵雨的特点,来急去也急。并不会搶去我爱的夜的晴空。当然就不影响我观赏我喜欢的月亮。  
    离月亮不远的那个时即时离的亮星这会儿也十分地缠绵,晶晶地望着这个至少十几亿年来与他相伴又相离的月亮,轻轻地说着什么。太远了,我一句也听不清。只是猜她们一定是在呢喃着她们每天绕着圈儿察看的、这个人类的尘凡吧。她们一定看到了这个比她们大却远远小于太阳、在宇宙中连尘粒都不如的地球,和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正在遭受那个不知是谁从潘多啦盒子里放出来的、更加小到凡眼看不见的新冠病毒魔鬼长时间的蹂躏。咤异着这看起来十分强大的大部份人类为什么会纷纷败在这小小的病毒脚下?  
    当然她们也一定看到了这个地球北半的东方有一大块由居住在其上的人类制造的“安全岛”,这会儿正可着劲儿迎接他们古老的中秋节呢!你看这满街的各样“月饼”早早地出现你就知道了。  
    他们屡屡把那个新冠病毒魔鬼打得落花流水。尽管这魔鬼东躲西藏,却还是逃脱不了被揪出来的命运。这病毒在别处所向无敌,在这里却是过街老鼠。它也纳闷着,同是地球上一样的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块东方的净土上的人类自古就十分地钟情月亮。也正因为他们十分钟情月亮,因此也一定是今晚这两个伙计的话题。因为我知道,爱是相互的,这里的人爱月亮,月亮必定也爱这里的人。当然那月亮的伴侣也就爱在其中了。  
    渐渐地,月亮周围的水气似乎散了开来,那个大大的、桔色毛绒做的“翁”不见了。月亮明亮了许多,当然她的伴侣也变得雪白起来。这就让我有了更清楚地看她们皎容的机会。  
    月亮一定是做了刻意的化妆,在干净了水气的湛蓝的背景下格外地宁静与洁白。雪色的面容十分的亮丽,只是不圆。我知道她一定要把她的最圆,最白,最美留在中秋十五,好与这东方古国的人类共度良宵。古时候那个叫苏东坡的诗人不是希冀人们“千里共婵娟”吗?这婵娟的美好肯定离不开明月呢!  
    过几天就是中秋了,可以想见这中秋的明月一定不同于去年。一定会让节日里的人们一边尝着月饼的美味,一边享受中秋节的欢乐吧。  
    月亮十分安静却不乏深情地望着我这个独踱在夜色下的人类,欣赏着我在手机屏幕上写下的对她的文字,投下很是赞许的目光。  
      杨焕文作于2021年辛丑八月十一日夜。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杨焕文,文字爱好者。50后,苗族, 务过农、参过军,做过法官、任过律师。作品大多以乡土为题材,骨子里恋着脚下这片土地,文字源于土地的深情。

======================

朗诵者简介:何晓霞,笔名小草,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从小残疾,爱好诗歌,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