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曹魏五朝元老, 算准钟会必将生乱, 九个字救了全家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9-18

钟会自幼成名,很快便成为曹魏政坛上一棵新星,包括曹丕、曹睿这样的帝王及后来的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都对其抱有厚望。不过,也有人对钟会很不看好,认为他必将生乱,下场凄惨。本文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位能算准钟会日后必将生乱的曹魏大臣。

他的名字,叫做钟毓,是钟会的亲哥哥。

钟毓,字稚叔,颍川郡长社县人氏,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钟迪是汉末名士,父亲钟繇更是曹魏帝国的开国元老,曾担任过相国之位,位高权重。

钟毓深受父亲影响,自幼酷爱读书,为人机敏。十四岁时便做了散骑侍郎,受到魏文帝曹丕的关注。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他又被晋升为黄门侍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曹睿打算御驾亲征,结果有大臣当即上奏反对,这个人便是钟毓。最终曹睿也接受了钟毓的建议,派曹真、张郃出战,粉碎了诸葛亮的首次北伐。

在曹睿及曹芳称帝期间,钟毓以经常上书劝谏而著称,不过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曹睿而言,对于钟毓比较赏识,故即便他的意见得不到采纳,曹睿仍然就其非常信任,还将其晋升为散骑常侍。

而曹睿的继任者曹芳则不然。时值大将军曹爽当权,对内独掌朝纲,对外穷兵黩武。对于曹爽的行为,钟毓非常不满,经常上书劝谏,结果遭到曹爽的打击报复,最终被贬为魏郡太守,远离京城。

钟毓再度成为曹魏帝国的重臣,还是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诛杀曹爽,成了曹魏帝国的实际控制者。他亲自下令将钟毓由魏郡调至京城担任御史中丞、侍中等职,故此,钟毓又成了司马氏的心腹之一。其后的七年间,先后担任过尚书、青州刺史、后将军等职、都督徐州军事、都督荆州军事等职,成了司马氏的封疆大吏。

钟毓这一生所做的最有预见性的事情,便是很早就看出了弟弟钟会的政治野心。对此他非常担忧,曾经私下对司马昭说了九个字:“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司马昭听完后哈哈大笑,并做出一个承诺,表示如果钟会真的像钟毓所预料的那样生乱的话,自己只追究钟会,不牵连钟毓这个哥哥。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毓病逝。第二年年初,钟会果然在益州因叛乱被杀,依律当诛灭三族。司马昭信守诺言,特赦了钟毓的两个儿子,才使得钟家的香火得以延续。

钟会自幼成名,很快便成为曹魏政坛上一棵新星,包括曹丕、曹睿这样的帝王及后来的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都对其抱有厚望。不过,也有人对钟会很不看好,认为他必将生乱,下场凄惨。本文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位能算准钟会日后必将生乱的曹魏大臣。

他的名字,叫做钟毓,是钟会的亲哥哥。

钟毓,字稚叔,颍川郡长社县人氏,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钟迪是汉末名士,父亲钟繇更是曹魏帝国的开国元老,曾担任过相国之位,位高权重。

钟毓深受父亲影响,自幼酷爱读书,为人机敏。十四岁时便做了散骑侍郎,受到魏文帝曹丕的关注。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他又被晋升为黄门侍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曹睿打算御驾亲征,结果有大臣当即上奏反对,这个人便是钟毓。最终曹睿也接受了钟毓的建议,派曹真、张郃出战,粉碎了诸葛亮的首次北伐。

在曹睿及曹芳称帝期间,钟毓以经常上书劝谏而著称,不过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曹睿而言,对于钟毓比较赏识,故即便他的意见得不到采纳,曹睿仍然就其非常信任,还将其晋升为散骑常侍。

而曹睿的继任者曹芳则不然。时值大将军曹爽当权,对内独掌朝纲,对外穷兵黩武。对于曹爽的行为,钟毓非常不满,经常上书劝谏,结果遭到曹爽的打击报复,最终被贬为魏郡太守,远离京城。

钟毓再度成为曹魏帝国的重臣,还是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诛杀曹爽,成了曹魏帝国的实际控制者。他亲自下令将钟毓由魏郡调至京城担任御史中丞、侍中等职,故此,钟毓又成了司马氏的心腹之一。其后的七年间,先后担任过尚书、青州刺史、后将军等职、都督徐州军事、都督荆州军事等职,成了司马氏的封疆大吏。

钟毓这一生所做的最有预见性的事情,便是很早就看出了弟弟钟会的政治野心。对此他非常担忧,曾经私下对司马昭说了九个字:“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司马昭听完后哈哈大笑,并做出一个承诺,表示如果钟会真的像钟毓所预料的那样生乱的话,自己只追究钟会,不牵连钟毓这个哥哥。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毓病逝。第二年年初,钟会果然在益州因叛乱被杀,依律当诛灭三族。司马昭信守诺言,特赦了钟毓的两个儿子,才使得钟家的香火得以延续。

钟会自幼成名,很快便成为曹魏政坛上一棵新星,包括曹丕、曹睿这样的帝王及后来的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都对其抱有厚望。不过,也有人对钟会很不看好,认为他必将生乱,下场凄惨。本文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位能算准钟会日后必将生乱的曹魏大臣。

他的名字,叫做钟毓,是钟会的亲哥哥。

钟毓,字稚叔,颍川郡长社县人氏,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钟迪是汉末名士,父亲钟繇更是曹魏帝国的开国元老,曾担任过相国之位,位高权重。

钟毓深受父亲影响,自幼酷爱读书,为人机敏。十四岁时便做了散骑侍郎,受到魏文帝曹丕的关注。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他又被晋升为黄门侍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曹睿打算御驾亲征,结果有大臣当即上奏反对,这个人便是钟毓。最终曹睿也接受了钟毓的建议,派曹真、张郃出战,粉碎了诸葛亮的首次北伐。

在曹睿及曹芳称帝期间,钟毓以经常上书劝谏而著称,不过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曹睿而言,对于钟毓比较赏识,故即便他的意见得不到采纳,曹睿仍然就其非常信任,还将其晋升为散骑常侍。

而曹睿的继任者曹芳则不然。时值大将军曹爽当权,对内独掌朝纲,对外穷兵黩武。对于曹爽的行为,钟毓非常不满,经常上书劝谏,结果遭到曹爽的打击报复,最终被贬为魏郡太守,远离京城。

钟毓再度成为曹魏帝国的重臣,还是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诛杀曹爽,成了曹魏帝国的实际控制者。他亲自下令将钟毓由魏郡调至京城担任御史中丞、侍中等职,故此,钟毓又成了司马氏的心腹之一。其后的七年间,先后担任过尚书、青州刺史、后将军等职、都督徐州军事、都督荆州军事等职,成了司马氏的封疆大吏。

钟毓这一生所做的最有预见性的事情,便是很早就看出了弟弟钟会的政治野心。对此他非常担忧,曾经私下对司马昭说了九个字:“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司马昭听完后哈哈大笑,并做出一个承诺,表示如果钟会真的像钟毓所预料的那样生乱的话,自己只追究钟会,不牵连钟毓这个哥哥。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毓病逝。第二年年初,钟会果然在益州因叛乱被杀,依律当诛灭三族。司马昭信守诺言,特赦了钟毓的两个儿子,才使得钟家的香火得以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