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向阳 | ​向阳岗

 熊向阳文集 2021-09-18

图片

熊向阳,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曾任学校海风文学社编辑,北方文学研究所采编记者。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当代作家》《西南文学》《鄂西北文学》《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
向阳岗
文/熊向阳

风起的时候,村在风里;云过的时候,庄在云里。风云之间绕着村庄的沙河,自带凉意,自然的从北向南流动。

我在沙土石崖边上,遮手复望,羊群飘动不止。云雾缭绕中,飘来村庄依稀的鸟鸣声。

于是,眼前的所见,俯仰之间,万物且美,天地有灵。谁打翻了苏麻离青的奇特花雅画盘,跑向天幕,云湾逸飞。想必是唐朝的诗仙太白在山路遥远仰望,一壶酒倾泄了诗句,直径缀化山川青空,也可能是宋朝的大胡子东坡脱鞋在挂扫寺院,落叶随风 。千百年后,沙河祥鸟,三五声响,脆脆鸣音,痴情地击碎鎏金青白的旷野,薄雾空化,如禅院钟声,将向阳岗悠悠点醒。

图片

卧龙岗是记念三国诸葛亮的,景阳岗因武松打虎而名扬,向阳岗是家乡朝圣天空,向阳花开的。据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辞典《尔雅》在《释山》篇章中如是描述:“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岗即是坡,坡即是丘,往俗了说就是平地隆起土包子而已,往大了说,山也是丘。山村、城市皆有,是地形地貌的描述。

秦岭一脉,巍巍史诗。一丘横亘南北,孕育了古老悠久的华夏文明,溢满了神秘色彩。秦岭往南跑,跑到了南阳,做了一个岗,三国的英雄时代,造就了个卧龙出山,名展华夏,后人是谓卧龙岗。卧龙岗没停下,一溜小跑,五十里地处,来到陆官营镇,过了悠扬泛波的沙河,圈了个小小的坡,我就把它叫做向阳岗。

走在这里,踏踏实实的脚步,如莫名其妙的音符:有莫扎特的罗曼蒂克;有贝多芬的命运狂想;有天鹅湖的魅力;有绿野仙踪的绝妙。穿越的风,有所思,枝头藏形的黄褐色小鸟,在安慰过往的行人。一同打发葱林青空的寂寞,侧耳静静地听那些人,那些故事,有所思、所感、所悟、所忆。石头苍苔,秀树凤巢,溪流行云流水,钟声将将,不是让你惊讶尖叫!为的是让人们在大自然,真实的律动中,安静下来,自然而然地聆听原生态,心如水清般感悟生命的本真!北大沟里的水,流在向阳岗右侧,这里地势左高右低。《尔雅》说:“水出其右,谓正丘。左高,谓咸丘。”

往东,沙河在前,往西,沙河在后。无论如何,就在那里。王母娘娘梳头不小心,玉簪掉了下来,在天空打个几个圈儿,轻轻地划着了这里的土地,天上之水跟着流过,这里就有了气息。一心一天地 ,王母娘娘回眸一笑,已经有位作画妙手之人,正在描绘 ,流过五千年的一脉一条河。在认真地横平竖直,一字一方圆,成就大江山。河床下有人,留了些石斧、石铲,石凿,奇特的一些石头文字,原来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存,对应了仰韶文化,中原文化,龙山文化等等。在五千年前,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后期,中原地带出现了一群人,这群人比周围的群族有着某种发展优势,并使他们的势力不断壮大。而分别说着古南澳语、古阿尔泰语和古藏缅语人群汇集在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的中原地带。五千年之后,我没想到我这抚琴弄笛,悦诗风吟之人,出生在此,生长在此,回归也在此,流连忘返。

一定是某个合适的季节,先人不断迁移聚集,顺着河流的走向,寻找着合适的所在。大地的温床,亚热带分明的气候吸引了他们,土地上泛着生机,翠绿红果,沙河上野物飞窜,游鱼飞禽,裸露的石头正好当作狩猎的工具,有意识的石击,得到了野鸡、野兔的美味,硕大的树正好遮荫,于是一部分留了下来,一部分顺流而下,继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串烟火,生存的本能,从自然中掠取,泛着丝丝缕缕白雾的河面,看见蓬松的毛发,右手拿石,左手抓物,上扬的嘴巴里血红的肉,嘿嘿嘿的笑。这里的火烬遗层、房基、石道、阴渠证明了一切。

图片

五百年前,战火烽烟,熊氏奉先公自江西逃荒宛北,驾辕拖物,看中这秦岭的余脉,来到这里安定下来,姊妹三人扎根沙河岸边,自此有了熊庄村。他们开荒耕种,不是拿着简单的石块,不是茹毛饮血,而是犁、耙、耧、齿,驯服的南阳黄牛,成了最得力的帮手,农耕时代的文明慢慢的展开,圈养鸡鸭牛羊,沙和的鱼儿自由,野鸡成了点缀,雀鸟成了和弦。坐落于沙河之邻的熊氏祠堂,古色古香凝聚强大的家族文化传承。
五十年前父辈中的身影,致敬这片多情的土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老实巴交,低头弯腰。黄金般大豆,酒红的高粱,诱人的玉米,巨浪形小麦,洁白的棉花,瓜果飘香。沙河石桥上行人不绝,牛哞羊咩,驴子欢叫,板车载满丰收的粮食,映在欢笑的河面。飞鸟在这里低旋,船儿在这里穿梭,七八个星天外,稻花香里,路转溪头忽见,向阳花开的坡地上,郁郁葱葱,沃野千里。向阳岗的左侧有一个巨大的眼睛——蓄水池,是父辈的勤劳智慧结晶,是战天斗地的有力证据。月亮会温情的洒落这里,蛙鸣把疲劳喊掉,弄懂庄稼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万物生长,在相互依存里顺天应时,四季轮回。

顺岗走下来,漫步在熊庄村,一座三间传统仿古式瓦房拔地而立,青砖蓝瓦,苍松翠柏。正门上方书写熊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口两边书写着一副对联:敬祖先宗祠占福地名垂千古,佑子孙宏基长发祥光啓后人。院墙为起伏的波浪形,像征着熊氏家族历经风雨,透露着历史沧桑之感,院内碑刻林立,祠堂内牌位罗列,那一块块牌位,一座座墓碑,镌刻着历史,续写着辉煌。这里一寸土、一棵树、一座房,把先祖的灵魂安放。围绕着村庄的烟火,放在眼眶里的村貌,乡音在这里等你去诠释关于传承的魅力。

如今带儿女回来,不惑而立,城市的喧嚣,躁动的心,在这里又得到宁静。指着乡村振兴的大道,岗仍在,一直在,阳光下的回忆啊。我说,你仔细看看,你们幸福!你不会感受到城市的喧闹!最美的,最好的,都在这里跳跃。你们的心跳和这里同一个节奏了,你活在它身上,它也活在你身上。热恋的,真实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什么都不爱了,除了爱乡村生活的意义,情感的四溢都是身不由己的放纵。

晚霞把一天的壮美交于星空物语,把白天连同过去,交付于璀璨的路灯,点亮村庄大舞台的三位一体。临河伴风,徜徉在沙河古道,千古绝唱之山高月小,若隐若现。起始皆因缘在自然而然,移动的身影,扫一扫忧伤,留下一路平安,车轮远去,卷一路芬芳。五步一景,十步一春,尽态极妍。缦立远视,乖乖隆地咚,美气。

世人皆醉山水,今望向阳岗幸运之存在,亦如历史风云之眼前一亮。观古思今,若前人独享画卷,我们岂不是抱石而泣?交给我们,我们更敬畏地交下去。天地有大美,也有大德。在大自然中,我们能够领悟生机,也能够学习承受死亡。爱家乡,一如秦岭爱天下,使后人如今天之我们敬古人之常情,朝霞醒来,将将好,向阳岗,一片花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