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始”。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乃至思想大家,都对《易经》推崇备至。孔子读《易经》留下了"韦编三绝"的典故;《易经》之于古代的帝王将相,是治世之宝典;对于文人大家而言,是囊括各学科领域的“百科全书”;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易经》则是教人修身养性的智慧典籍。 《易经》也是一部讲变化的书,《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就是:事物达到极点时就会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长久。“变通”本身就是顺应一种顺势而为,遵循事物这一发展规律,能够得到上天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 以退为进的变通 《易经》:“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意思是:渺小的虫子,懂得弯曲身体,养精蓄锐,为伸展做准备;龙蛇之类,严冬酷寒,懂得利用冬眠来保全自身。自然界的生灵都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人也一样,横冲直撞是莽夫,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范蠡归隐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意思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 得意时退一步,自在从容。 失意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菜根谭》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前路不通时退一步,未尝不是一种变通。 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面对难以突破的困境,后退并不意味着怯懦。反而能够积蓄力量,助你开启新的拼搏。 知变通,方能灵活处世,识世间万象,赢得最后的成功。 曲则全的变通 某次,崔永元采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向这位老人问起长寿的秘诀。先生答:“凡事要往前看,要想得开。”崔永元玩笑道:“要是我想不开呢?”先生答:“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世上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遇事不钻牛角尖,多往宽处想,生活也许没你想象的那么糟。 有的人虽然没读过《易经》,也不懂64卦,但自己在实践中找出规律,随机应变,顺势而为,成为各行各业的高手。人们喜欢安稳,厌恶变动,然而,规律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停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变通,顺应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