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杂记】老觉梅花是故人

 懒人阿哥 2021-09-19

粉红午时花每天都会开出一朵,粉红色的花开在翠叶丛中,特别显眼。

风雨兰原先开的花枯萎了,在旁边开出五朵,还有三个花蕾。

拼多多买的兰草回来了,找了一个小花盆准备种了,打开包装一看,发现兰草的根有二十多公分长,那小花盆种不下。没有合适的花盆,找了一个陶瓷盆把它暂时寄种,等有钱了再买盆重新种吧。

天面有花开,给花草淋了水后,坐下来慢慢看着那些花,心也恬静下来。

那晚,友Z打电话,下了两天雨,有溪流声听了,明早去庄山喝茶吧。

听到电话才记起,次日为周三了。

第二日清晨五点多,沉闷的雷声响着。差不多七点,友Z问,下雨了,还去吗?

我说,去。

有些小雨,没理会,骑车往城北去,到寺前,雨停了。

先上群英停,点蚊香喷蚊水,再到溪涧看流水。

过第一棵横跨路中的大树,弯腰而过,心想,这一低头和弯腰,算是给满山的山神幽灵和躺在山上故去的人鞠躬吧。

到凤凰台前的斜坡,溪涧声传来,声音微弱。

到溪边看,半溪涧水潺潺流淌,时而裸露,时而钻进石头缝。

石桥前倒路上的大树,又长出新的木耳。

弯腰从树底过去,抬头看到山上下来的溪水经石头淙淙而下,满溪清凉沁入心肺。

去小溪洗手转回,弯腰钻过树底,再回头看溪涧流水,顿感心气清晰。

想到弯腰过树,暗笑:刚才那一弯腰是为山神幽灵,这一弯腰是为溪涧花草树木,为故乡山水而弯腰。

友Z打电话来,没雨了,还回老地方喝茶。

收拾亭里的蚊香爬到老地方,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Z和L来,Z说,这是石英石。

好友连春有五个得意门生,这里的得意不是代表他们有多杰出,是指他们在品德和画艺方向。

不知道连春有多少学生,但这五个学生,无论品德和修养,都是非常优秀的。

曾跟阿启说过,我要收藏他们五个人的画,连春五个学生中,其中三个与我关系非常好,这三个分别是国启、海文、伟东。

他们三个人的画我都有了,伟东送我的画,曾参加过全国展。

年头阿启告诉我,师妹也送了画给你,在佛山,到时带回来。

前些日子,海文回,我托他带画。

阿启说,师妹的画还挂在佛山文化馆展示。

好友陈连春的荷画

阿启、海文、伟东的品性似连春,低调谦卑,不喜欢张扬。他们的画,曾参加过许多国展或区域展,获得许多奖项。

阿启和海文,也受连春影响,家里有许多藏书,喜欢读书。

国启回来过中秋节,带回来他师妹邓海云送给我的画。这幅作品名叫《红色的革命旧址》,布面油彩,40×80cm。海云这幅画作刚从禅城区文化馆的《美好生活沐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禅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展览》的展览取回。

这回,总算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这样一来,好友连春的五个得意门生的画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国启、海文、伟东、海云的作品,就差一个了。

国启来喝茶,看到我搬下的墨兰,他告诉我,种兰草的泥土要用松土,最后是瓦砾和砖碎。

《红色的革命旧址》40×80cm 布面油彩 邓海云

桂树的叶子干枯了,拿剪刀收拾一下,有空去找永忠,讨教一些种花草的经验。

乐云先生的《梅下清思~乐云谈艺》,去年是在连春书房看到,翻了几页,顿觉满纸古韵古意,即时在京东书城搜到,准备下单才发现,弹药殆尽,只得作罢。

生日那天,大姐发来一个红包,真是感谢大姐,立即拍下那册日思夜想的《梅下清思~乐云谈艺》。

永忠也喜梅,连春曾送一幅斗方的梅石图给他。

其实,梅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我已收藏了连春的荷,十分喜爱。那是跟连春认识不久,连春送的画。

又曾在某处顺得连春画的菖蒲,也是斗方。其后,不再敢作声,知道画人画一幅画作,真的很不容易。如连春所讲,自己的画,就是自己的孩子。

其实,做人是不要贪心的,有一幅足够了。

2020年《电白年鉴》收藏了连春的一幅《梅竹图》,却被误为《梅竹园》。

古今以来,喜爱梅的俗人名士有很多。董桥在《一叶一花是故人》中写清代汪士慎爱梅“生在康熙,死于乾隆,无妻室,生平爱茶成癖,恋梅成痴,难怪写得出那么动人的十四个字:闲贪茗碗成清癖,老觉梅花是故人。

写读书人的品质清雅高洁的诗词,如清人黄图珌的《宜梅窗》:“朝雨初晴,寒梅欲吐,窗明几净,正宜开卷读书。临尊啸咏,微风忽过,自觉字句生香,心神怡悦耳。”

乐云先生不仅画艺书法造诣深厚,诗词写得也古韵绵绵。

他谈到梅如是说:梅若久驻于心,虽居陋室,亦能读梅赏心,溪声鸟鸣,山林清趣,涤荡心田,此时,或许也会与佛门性天的真如不期而遇。

他曾在广陵梅花岭赏梅时,写了一首绝句:东岭赏梅意未休,又从湖上泛兰舟。桨声一路虹桥去,春在长堤野渡头。

乐云先生的画,开自书本拍摄

辛丑年八月十二日,整理于小城旧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