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枚金大齐“阜昌元宝”小平钱的品鉴和几何物理规格的讨论

 天府源泉 2021-09-19

金朝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一个“大齐国”,建都大名府,后迁汴梁,刘豫称帝,年号阜昌(公元1131~1137年),实为一伪政权。刘豫伪齐傀儡政权建立后,秉承金朝旨意,政治上实行残暴压迫,经济上聚敛财物,军事上助金攻打南宋。在此期间铸行“阜昌元宝”小平钱;“阜昌通宝”折二钱;“阜昌重宝”折三钱。大齐国在金朝羽翼下虽仅存七年,但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

“阜昌元宝”钱是金代最早的金属铸币。

直径24.5mm厚1.4mm重3.68克

虽然大齐国在金朝的羽翼下存在时间短,但是,所铸造出来的钱币确有特色。这种钱币包含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以及折十等等。这些钱币的版本不多,存世稀罕,目前的市场价格比较高。其钱币规格和钱文仿效宋钱,正书,右旋读,笔画凝重。藏界评价其“钱文雄健浑厚,流畅自然,起笔落笔稳重正经、潇洒飘逸,楷书隶韵、温静高雅,形制规整,铸工较为精湛。”好一片赞赏之词!

从互联网披露的信息看,关于上述铸钱的规格尺寸是: “阜昌通宝”篆书折二大约是30.1mm,重8.3克、“阜昌重宝”的直径约35mm。但,“阜昌元宝”小平钱的直径有点乱。应该是给收藏界留下争议!

绝大多数拍卖公司认可的展示的同品种钱币的尺寸是25+至26+mm。但也有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11-20曾认可拍卖过一枚日本人“平尾赞平“的旧藏,直径为24.8mm的“阜昌元宝”美品。

我在“知否”上查实“经济史学子,京都大学东洋史学博士”在他刊于“知否”中的论文《宋朝铸造的铜钱数量有多少?真的有上千亿?》中述道:

北宋的小平钱直径为23-24毫米,重约3.2-4.0克,整个北宋时期的金属成分比较稳定,差不多是含铜60-70%、铅20-30%、锡不到10%,按均重3.6克。”

我想,既然大齐国铸钱的规格和钱文仿效宋钱,宋钱的小平钱的直径为23-24mm之间,大齐的“阜昌元宝”也是一个尺寸规格是合理的。没必要超规格尺寸铸钱。

《金史·食货志》中虽将“阜昌元宝”记载成“正隆通宝”,但仍称该钱“轻重如宋小平钱,而肉好文字峻整过之,与旧钱通用”

所以,我更倾向认同小平钱的直径在“23-24mm”之间。目前有多处信息反映出 “阜昌元宝”小平钱的直径一般为2.43-2.51厘米,穿宽0.51-0.59厘米,厚0.12-0.19厘米,重3.1-4.8克。

对超23-24mm尺寸,直径达到25+至26+的“阜昌元宝”则值得讨论。

其理由是,从目前的古钱币收藏市场分析,大齐阜昌年间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阜昌元宝”钱币存世稀罕,在收藏界都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下,存世量少的钱币,自然能够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欢迎。珍品的价值可观,于是不法之徒用真币造假有了消费市场。而造假钱币都是用真币做原模,翻铸出新范,然后再铸造出钱币,导致做出来的仿品的直径与真品比较会又差一!

当然,也不排除在大齐阜昌七年之间,也曾做过规格大于23-24mm直径的“阜昌元宝”钱范,并铸钱的可能!但假如史料上查不到这种记载,则直径为25+至26+的“阜昌元宝”是值得怀疑的钱币,钱币爱好者对这种尺寸规格的“阜昌元宝”小平钱应谨慎考证!

另外,除了我查实的上述历史和研究成果信息外,老朽自己也藏有一枚“阜昌元宝”小平钱。实测直径24.5mm,厚度 1.4mm,穿径 6mm,穿廓1.0mm ,外缘 1.8mm,重3.68克。再次证实,这种藏品钱币的几何尺寸规格和重量是符合历史和考证研究结论的!

关于 “阜昌元宝”小平钱币文的书体,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真书,一说楷书。我查阅了真书,楷书关于“阜昌元宝”四字的写法,确认该是“真书”而非“楷书”!其文字个性绝对是真书的特征,起笔带勾,落笔加顿。再明显不过。你看,“阜”字的第二竖笔的头,倒数最后一横笔的头;“昌”字的两“日”字的竖笔头;“元”字的第二横笔的头;“寶”字宝盖顶下斜“王”的第三笔的头均带勾!其书写风格难以仿真。互联网说“楷书”的是误导

而藏品钱的包浆,尤其是地章上的绿色斑斓结晶体和其他包浆,在述说着它的历史;币面昌和元字间,靠币缘四点位的流铜疤痕在证实它的铸造过程。

内穿壁四角,可见弧形磨痕,疑为穿线使用后的痕迹。整个钱老态龙钟,是髦耋之态,开门真品无疑!

2021年9月18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