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瓶:顧名思義就是皇帝賞給有功大臣的,這種賞瓶,畫的是纏枝蓮,表示清廉。
皇上用青花和蓮花的賞瓶賞賜,暗示“為官要清廉”。 
清乾隆青花釉裡紅加胭脂紫彩纏枝西番蓮紋賞瓶 高37.8cm 成交價:9200000 RMB 專場:2019年中貿聖佳 《璀璨—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相傳有一次乾隆皇帝在飲酒時作詩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萬片,下一句乾隆皇帝不知怎麼說了,此時紀曉嵐接出了下一句:飛入蘆花皆不見。解了乾隆之難。 此時乾隆對紀曉嵐說,有賞! 就賞給了紀曉嵐一個賞瓶。 
天津博物館藏 
廣州市文物總店藏 賞瓶本來有一個名字,叫“玉堂春瓶”。過去皇帝傳旨:“賞玉堂春瓶一對。” 底下太監當著皇帝會把話說全:“傳旨,賞玉堂春瓶一對。”一轉身就說:“賞瓶一對。”說得簡單了,把中間省去了,所以,漸漸的,後來這瓶就叫“賞瓶”,原來的本名“玉堂春”反而不叫了。
賞瓶,因其外形俊秀、線條柔美、比例協調,深得清朝歷代君王喜愛。 撇口,細長頸,肩部裝潢凸弦紋,圓腹,圈足,這基本是賞瓶的固定模式。青花纏枝蓮瓶是最傳統的紋飾造型,“青蓮”在一起也代表“清廉”,表示皇帝希望時政清廉。將它賞賜給為官大臣,是一種獎勵同時也是一種警示。 清朝時期的賞瓶雖會隨著朝代背景有所變化,但是整體上還是大體相同。紋飾上基本以纏枝蓮紋為主,嘉慶道光同治這三年中的器型更加纖瘦,線條比較呆板,質量上不及雍正與乾隆時期。由於嘉慶年間的的產瓷量不高,囙此這一朝的賞瓶市場地位很高,即使是品相差一點的殘次品也可能會高價賣出。
除了青花纏枝蓮瓶外還有其它的紋飾,比如乾隆時期出現了粉彩賞瓶。此外還有霽藍釉賞瓶和霽藍釉描金賞瓶,在光緒朝還曾出現了吹藍雲龍紋賞瓶,在2005年的中國嘉德9月份的拍賣中,曾有一件清光緒吹藍雲龍紋賞瓶以20.9萬元拍出。近幾年還出現了新品種——紅瓷麥稈畫賞瓶,它是結合中國最新制陶工藝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得來的新品,色彩豔麗、玲瓏剔透、典雅高貴,成為近幾年紅瓷市場的新寵。 雲南省博物館藏 
故宮博物院藏 現時市場上雍正一朝的賞瓶並不多見,常見的是乾隆時期的賞瓶,由於做工精細而受到藏家的鍾愛。 在現時市場上,纏枝蓮紋賞瓶的市場價位最高者當屬乾隆時期的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在2003年的時候,一件品相上等的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賞瓶的估價也只不過15-20萬元,兩年之後,賞瓶價格上漲了近四倍。乾隆朝的纏枝蓮紋並不都為青花紋飾的,在2003年的中國嘉德秋拍曾拍出一件清乾隆青花胭脂紅纏枝蓮紋賞瓶,釉上紅彩與釉下青花發色都較為上等,而且品相完好,最終以162.8萬元成交,高出估價近8倍。 景德鎮陶瓷館藏 在2005年的藝術品拍賣中,乾隆賞瓶可謂大出風頭。在春拍中,上海崇源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賞瓶以92.4萬元拍出;在秋拍中,北京翰海的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賞瓶以82.5萬元拍出; 進入2006年後,乾隆賞瓶的市場價位不减,北京翰海迎春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賞瓶以77萬元拍出; 在2006年的中國嘉德3月份的季拍上,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賞瓶以49.5萬元成交。 波陽縣博物館藏 上海文物商店藏 清光緒粉彩百蝶紋賞瓶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