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随笔】——迎春花

 新新文学 2021-09-19


【作者简介】

   王忠良,笔名鹿池月,陕西洛南人。现在西安一家装饰公司工作,作品多在文学前线上发表。有作品在洛南作家刘峰主编的鹿池川文丛《鹿池夜月明》中出版。

天阴沉沉的,冬月的寒风将群叶扫地收藏。孤零零的树枝上,唯有一只路过的留鸟──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不知道它是在迎风歌唱,还是在向寒风诉说着孤苦。一辆银灰色的商务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蹒跚地爬行。

  花木兰望着窗外光秃秃的荒山,让她找不出一丝开心的绿。山花和野草畏惧寒风的刀割,早已将笑容隐藏,只留下枯萎的蒿,在向过路的人们摇曳着它那干枯的身躯。
   木兰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参加爱心送温暖的公益活动。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伤痛和欢心,因为她听说山里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每年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吃上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她庆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感受“母子团聚”的热烈心情。
   颠簸的旅程摇曳着激动的心,拐进了两山之间的夹道上。没有绿荫的点缀,大山显得那么的荒凉,荒凉的让人不敢相信,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的生活?
  不知道拐了多少弯,在一处稍微宽阔的山脚下有户人家。袅袅的炊烟在屋顶化为乌有,悠闲的公鸡在护篱下踩着悠闲的步子。东瞅瞅西望望,偶尔在铺就的落叶里,划拉着它那金黄的凤爪,娴熟地练着“签字”。“赚取”覆叶下的虫卵,滋养自己的小肚鸡肠。蹲在门口眯缝着眼睛的黄儿,正在安详的回忆昨晚和二代牧羊犬,在柴棚里的“约会”。突如其来的“外物”惊吓的它追赶着汪汪狂叫,直到追出了它的安全范围,才“得意”的摇着尾巴,为它的“坚守岗位、秉公执法”而仰天欢呼。
  转过一道山鼻梁,前方豁然开朗,山势为这里的人们构建了一个自然的三角地带。人们依山建屋而栖,把平整的土地作为自己的生存源泉。车子穿过川地,在南边山脚下一排土木结构的屋前停下。
  “到地方了,姐妹们下车啦!”桂花叫醒沉睡的姐妹们。纷纷下车伸伸腰,吸允着深山里的“奢侈品”,多么清爽的带有淡淡的松香味的气息啊!丁香拉着木兰拍拍这,拍拍哪儿,什么都感到稀奇和新颖。这里的犄角旮旯,她都想“装着”带到城里去。
  “丁香,给你留臭美的时间,别再拍啦!大家带上礼物,先去看看孩子们。”桂花招呼着大家带好礼物,在她朋友的引领下,沿着斜坡走进了所小学的操场。
   所谓的操场,也就是个小院子。操场正前方是三间两层的教学楼,两侧分别是两间和三间的平房。校长经引路人的的介绍,得知是自发的爱心团队,很高兴!招呼就做。让一学生从邻校的农家提来一暖壶水,忙着倒水,没有水杯。校长尴尬的笑着说:“哎呀!让你们见笑了,还没有水杯。栓子,再叫两个娃去拿几个碗来倒水。”
  “不用忙李校长,你看是这,天冷了!我们自发的给孩子们,带了些学习用具和防寒的围巾手套等物品,还有些自己孩子穿过的衣服。校长别嫌弃,虽说是穿过的衣服,但大家都是给洗的干干净净的,绝对没有破烂的衣服。”桂花应着校长急切的说,害怕校长误会,自己用旧衣服献爱心。
  “你们客气了,看我们这里的条件,一路颠簸让你们受累了!”校长边说边吩咐其他两位老师,通知学生们做好领取礼物的准备。其间校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学校的情况。
  “教学楼三间两层,一层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室,楼上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合班教室。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一年级12人、二年级10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8人、五年级5人。这两边的平房是老师办公的,东边两间是一个外地老师的宿舍和厨房,西边三间是我们三个的休息和办公的。那位外地老师的生活购物不方便,平时都是邻里的乡亲们,从山外回来时给他带些生活所需品,米、面和蔬菜都是邻里自发给拿的。这几天,他身体不好,也请假了。”说话间,那两位老师把学生们都集合起来,排成队等待发放礼物。桂花安排丁香负责发放笔和文具盒,木兰负责发放围巾和手套,自己负责发放书包。
   一切就绪,由小到大开始逐个发放。一个接一个的过,一声甜美的“谢谢阿姨!”接着一声,她们三个也开心地笑着。最后桂花让两位男士,将两包袱衣服从车上拿上来交给校长,由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身高,配上合适的衣服。孩子们个个高兴的像一朵朵盛开花儿!背着新书包、戴上新手套、围着新围巾!你看看我的,我瞧瞧你的。就在一个个笑脸中,木兰发现一个背着新书包笑嘻嘻的小男孩,其他孩子都在侍弄着围巾和新书包等,而他只背着新书包,没见他的围巾和手套。木兰过去叫住他问:“没给你发围巾和手套吗?”
 “给我发了,阿姨!”
  “你咋不把围巾围上,天这么冷的,你看你的手都冻的通红通红的。”说着话,木兰拉起了那双通红通红的小手。
  “手套呢?拿出来,阿姨给你戴上”
  “阿姨,我不冷。手套、围巾留给我大和我妈。”
  在场的大人们听到小孩这话,先是一惊!然后都笑呵呵地说:“这真是个孝顺娃啊!”
  木兰蹲下,握着那双小手深切地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天冷了,他们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这是给你的。告诉阿姨在哪儿呢?阿姨帮你戴上”
  “在书包里呢!我不戴,要留给我大和我妈。他们去大城市,给城里人盖高楼大厦呢!”小孩撅着嘴仰着小脸,对父母的工作有种自豪感!
  “你的爸爸妈妈多长时间没回来看你了”
   “两年了,妈妈说'等给城里人把房子盖好,就回来了’”小孩说着低下了头,但瞬间又抬起头高兴地说:“今年过年他们一定回来,前两天我舅来我家说的。”
  木兰听着,一股暖流蹭的一下由心底直涌心头潮湿了心灵的“窗口”。冬月的寒风呼啸着,将枝头的最后一片残叶撕下,抛向空中让它随处飘荡;残酷的寒风也毫无遮掩地,将挂在木兰眼角那颗“璀璨的明珠”遥落,摔在这冰封的世界,溅起希望的浪花。她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眼前这懂事的孩子,桂花和丁香含着滚烫的热泪,且嘴角挂着微笑异口同声地说:“好!给爸爸妈妈留着,阿姨再送你条围巾和手套,别把自己冻感冒了。”
  小孩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妈妈说过,不能贪占别人的东西,您们已经送我围巾和手套了,我就不能再要了,如果让妈妈知道的话,她会不要我的。妈妈临走时说过,'虽然咱家穷,买不起好吃的,但你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给你东西,你绝对不能贪占别人的东西,要有骨气!等妈妈回来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要是你不听话的话,我和你大就不要你,我们永远也就不回来了’。”
  妈妈的嘱托很简单,但负有一种人格的自尊。她们三个也不能再说什么,站起身,仰望着阴沉沉的天空。风依然诉说着这冰冷的苍宇,依稀间夹杂着几片随风飘零的雪花,给这阴沉的天空增添了许洁白。
  车启动了,木兰看着窗外挥手送别的老师和学生们,不由得一阵心酸。模糊中,两滴晶莹的酸泪,顺着脸颊滑落。在这个物欲横溢与金钱皆泡成“方便面”的快餐时代里,有多少父母背井离乡,又有多少留守儿童倍受莫大的孤苦伶仃的童年,站在门口呆呆地守望着夕阳落山的路口。汽车缓缓地载着凝重的酸心,在崎岖的山间摇晃。
   出山口拐弯时,木兰蓦然看见对面河堰边,一簇迎春花蔓中,朵朵金黄的小花在这寒风中,洋溢着它那娇小的“笑脸”。多美的迎春花、多勇敢的迎春花、多坚强的迎春花。这不正像那群孩子中,背着新书包扬着笑脸的小男孩吗?你将踏着春天的脚步缓缓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