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塘物语

 新新文学 2021-09-19

李连义,笔名:若愚先生、颖之、杨柳,1967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第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莱芜市首届十佳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无官员后台,无富豪父母,无本科学历,无豪华别墅,无不劳而获,靠自己打拼,靠辛勤劳动,靠刻苦学习,靠朋友关怀,为实现价值,为自我梦想,为徒有虚名,不阴奉阳违,不优柔寡断,厌烦阿谀奉承,常在工作中遭受挫折而为人正直、不卑不亢的一个人。

井塘物语

文/李连义

        在潍坊青州市西南十五公里的山区有一个石头组成的古村落,名字叫井塘。电视连续剧《红高粱》在这里取景的大幅广告牌立在景区停车场的入口处 ,很容易让游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在停车场里,看不到井塘的面貌,除了远处的山头有裸露的地表,满眼都是绿色,大树已经将井塘和它的周围覆盖的严严实实。井塘古村在那里?我不知道。出了停车场,沿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前行三百余米才到达景区的入口。村民用心良苦,把这条石板路精心装饰起来,为它搭起架子,架子上面爬满了爬山虎、紫藤等植物。路一边是买土特产的商户,都是井塘村出产的山楂片、油杏、山核桃等,还有一些编织品,比如用玉米皮编织的小篮子,再就是用崖柏做成的粗燥的手杖。

        40元的门票对普通游客来说不算便宜,井塘的景色是否对得起这40元钱,游客心里没有数。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最先与游客接触的一个景点就是古井。古井在村子的下面,有一名白胡子的老头专门看守。古井有上百年的历史,井壁的四周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沟,井边铁通里有从井里提上来的清水,用葫芦瓢品尝一下,清澈甘冽。古井的左边是新建的瀑布群,一股股清水从山顶流下来,溅起无数朵水花。古井右边是龙王庙,进去大门是一座影壁,影壁后面是龙王庙,还有斗母宫旧址,通过募捐在斗母宫旧址的后面又新建了一座斗母宫。龙王庙游人很少,我们进去的时候只有两名歇息的中年妇女,刚从村落里回来。

        登上十几级台阶,来到村里的豆腐坊,才发现井塘古村是一座废弃的石头村庄。除了留下的吴家大院、张家大院、孙家大院等极少数的房子外,大多数的房子已经倒塌,荒废,院落里杂草丛生。导游介绍说,前几年新农村建设中,村子在外面新盖了房子,村民都搬了过去。市里旅游部门看这片舍弃的村落有旅游价值,就规划建设了井塘古村这个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井塘开始在外声名鹊起,不但大批游客来了,很多电视剧剧组也在这里取景,有朱亚文、周迅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红高粱》就在这里拍摄了十几天。虽然时间已是下午四点钟左右,豆腐坊里还有喝豆脑的游客,两位制作豆腐脑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几名来自烟台的青年人喝的津津有味。

        前面不远就是张家大院,看院子的是一位穿对襟褂的老汉,六十来岁的样子。有游客进入院子,老汉就不厌其烦的介绍张家大院的历史。张家大院是四合院格局,进了大门,四面都是石板砌成的房屋,但里面装饰的非常豪华,北面的正厅里面有八仙桌,还有简洁的明式圈椅,一边还摆放着一张雕龙刻凤的木床。东边的三间房里是按照新房的样式布置的,大红的喜字,大红的灯笼,大红的绸缎……非常的喜庆。往回走的时候,我发现屋顶的稻草是才铺上的,稻草下面是整齐的红瓦。看院的老汉说,为了体现古村落的原始性,村里才安排这样做的。

       吴家大院的格局已经破坏,里面有煎饼铺子,还有酒坊,酿造山楂酒、柿子酒等。天井正中的石桌上摆满了山楂饮料,村民用山楂煮的饮料,卖饮料的青年人介绍说,山楂饮料解渴解乏补血,是饮料中上等佳品。吴家大院的一间房子里播放着佛家音乐,过去一看,也不知供奉的是那位菩萨,但不乏善男信女走进去叩拜捐献财物。

       海拔最高的是孙家大院。门口的牌子上介绍,孙家是最晚到井塘落户的,先祖是一位治病救人的中医大夫,曾经为四邻八舍治疗过许多疑难杂症。孙家大院门口的敞棚下有一盘石碾,还能用,用力一推,石碾会发出“吱吱”的动静。

        孙家大院南边是村子的最高点,是新建的景点,有一座三层高的石楼,石楼下面一面是擂台,一面是一座铁钟。擂台上面写着一个擂字,两边是一组对联,一边写着拳打南山猛虎,一边写着脚踢北海蛟龙。看着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我觉得有些可笑。这是那家的擂台?不是官府的,那家官府会在深山老林设擂台?也不是员外仕绅比武招亲的,那副对联已经说明问题。这是井塘古村景区的一个败笔。

        整个井塘完全是个石头的世界,除了滋养绿色的很少的泥土就是石头,各种各样的石头。井塘古村没有一段路是平坦的,许多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就是万丈深渊,有的路就是在石头上凿成的,更多的路七拐八拐,不问村里的人根本走不出去。井塘古村最让人焕然一新就是绿色了,很多古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郁郁葱葱,石头的夹缝里有树,房子的顶上有树,就连石板路上也不乏有树,或生机焕然,或朝气蓬勃,或枝繁叶茂。井塘之行,感受最大的是全民皆商的意识已经形成,路的两边,景点的门口,院落里,到处是兜售土特产的村民,不但有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也有深谙经商规律的少年儿童。我们回来的路上,商贩已经到了三步一个的地步,熙熙攘攘的叫卖声在大山里的树林里彼此起伏,好不热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