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大案王清的秘密!

 数字人生6688 2021-09-19
清朝末年的一个春天,绥远省后套王家老店掌柜一家三口被杀的事儿迅速在西口路上传开了,无论是骆驼客、扁担客、推车客都异口同声的说:“谁这么缺德,这么好的人也杀,王清掌柜那是大善人啊。”
王清是关北(雁门关外)人,那年大旱颗粒无收,十七岁的王清带了二十多斤杂粮草籽磨成的炒面,挑着担子,带了铁锹,随着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向口外后套出发了。
在后套用几根乱椽子和芨芨草搭起了一个茅草窝,就算安家了。寻下的第一个活路是'掏根子’,就是挖甘草,当地人叫甜草苗子。俗话说的好'走口外掏根子,自打墓坑’,挖甘草是个苦营生,随时随地都会丢了命。甜草苗子大多生长在荒沙之中,为了保证完整性,能卖个好价格。掏根者必须在沙堆旁刨深坑,头朝下像老鼠一样倾斜地爬进,很多人在抓住了根子的同时,头顶的沙堆就塌了下来。
挖了一秋,干草积攒了不少。老话说的好:“福不双至、祸不单行”,那年冬天的雪的异常大,阻断收甘草的晋商的通道,未能如期而至。干草比黄沙一下子也便宜,王清等掏根客温饱都成了问题,许多掏根客扔下那些拿命换来的甘草纷纷逃难而去。
王清因为生病,行动不便就留着了哪里。第二年开春了,雪融了,路开了,甘草价格猛涨,王清卖掉了所有的甘草(包括其它掏根客扔下的),发了他人生的第一笔大财。
王清从此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盖了十几间土坯房,开了一个马车大店。王清对逃荒者极好,免店钱不说,还给吃两顿饭,没过多久便名声在外了,许多客商宁愿多走几十里,也要住王清的店。
那年王清店里住下一对从关南崞县逃荒的父女,第三天老汉就病逝了。王清买了棺木将老汉入殓,并花钱雇人将老汉棺材连同女儿一起送了回去。女儿为父亲服丧期满后于第二年又来到了店里。为了报答王清大恩,成了王清的媳妇,第三年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杀死王清一家三口的人叫田世运,二十岁,是晋中一带人。田世运杀人后,并没有亡命天涯而是直接去了绥远衙门投案自首。在拘押一年后,田世运亦被斩首示众。
据绥远衙门公布告示写着:王清与其妻王氏图财害命,用棉被捂死其店内生病晋商,谋得金元宝五锭后,将尸喂于家养青狼。另以此同样手段作案数起,实属罪该万死。然,其子王龙年仅二岁,未开人事,晋商子田世运先戮数刀后用火焚之,实属残忍至极,秋后斩决。
张梦章(文博硕士)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