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合终有因

 读书耕云种月 2021-09-19

昨天与一位同事聊起“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长久相处?”。我想除了简单一句“缘起缘灭”之外,里面还有一细节可以谈谈。我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图片

我们接触到一些人,或者看新闻,或者面对面交谈,或者通讯交流,都可以通过一些事情的交流中就确实“我们是否愿意继续与这个人相处下去或聊下去”,尽管彼此的观点统一与否。这里面往往都涉及彼此“三观”是否相若。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观: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面对自己,谓之人生观。

价值观:如何与外界事、物相处,如何面对外界的事、物,谓之价值观。

世界观:如何与世界、社会、团体相处,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社会、团体,谓之世界观。

君子、小人。

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类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长远目光,鼠目寸光。

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有风使尽舵,得势不侥人。这些都是涉及三观的范围。

但我们往往能相聚一起,皆因另外三个维度上的接近:经历层面、知识层面、精神层面

经历层面:由于有相同的经历,所以走在一起。最明显是同事、同学、同袍。

知识层面:由于彼此在知识水平与技术水平相当,而聚在一起。这些会是同行、同门师兄弟。

精神层面:在宗教信仰、艺术追求、哲学上的理解与追求的相同或接近。这些都是可能是信徒或社团成员。

经历层面、知识层面、精神层面的接近与相同,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两个人能长久相处,那就要看“三观”是否相同。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上的会出现这些情景:
1、你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有很多,但最终一直有联系,而且能谈事的就一两个人。

2、你干过好几份工作的,但到现在还有通电话聊微信的,就一两个人。

3、你是党员,是某些社团机构的成员,但你最能聊得来的,也就一两个。

4、你们因为曾经是同事、同学、朋友,所以走在一起、谈恋爱、耍朋友、结婚,但最终因为“没有话题”所以离婚。

5、你们初始相识,却一见如故。

6、你与知己的见面的时间、次数,比亲戚还有多。

7、你更愿意帮助你的邻居,但亲戚的忙你却不乐意帮。

8、虽然你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彼此的感情更胜亲兄弟姐妹。

每个人内心都渴求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灵魂伴侣”(最好是自己的另一半),在我看来这个的标准就是要求:三观合,有相同的经历,有相若的知识结构,并且有一致精神修行。要同时六个维度都达到高度一致(不一定要很高的标准),相当于买彩票同时中六个号码。虽知道双色球也就最大号是“33”,但那六个维度中每一个维度绝对比33种类型要多得多。所以也解释了寻找“灵魂伴侣”的难度是非常高。

时下离婚率高,一小部分是因为买房,大部分相信都是因为这六个维度夫妻之间的差异拉大所致。

因为一方收入更高更有钱而离婚,可能是价值观的差异。

结婚后才发现,一个爱清洁,另一个爱随意,所以离婚。这个也许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一个在外打拼当高管当老板,另一个当职员或全职在家,可能是经历与知识层面的差距拉大,这个在房地产、金融行业里尤其明显。

一个信了教 ,另一个没信而离婚,可能是精神层面出现了分歧。

情况有很多,但最终都可以通过这六个维度找到根本原因。人没有无缘无故的聚合,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分离。

要两个人持久相处一起,无论是朋友、夫妻、同事,要么是共同成长,把六个维度都尽可能在相近的水平上。要么就是高水平的人向下兼容(向下兼容不是个轻松的事)维持与相处的局面。如果一个团队一直在进步,那落后的人就会离开。反之,如果团队里某个人一直在成长,而团队原地不动,那成长起来的人就会离开。夫妻之间也是这样。

缘起缘来无乎于外,更多在乎于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