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秦书day201:一次别有意味的新老生互动之旅~

 亘心为上 2021-09-20

中秋小长假第一天,原本打算回老家的,因为答应学生要给他们组织一场活动,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团建。

从去年带20电商班级以来,定期给他们组织活动,似乎已经成了班级惯例。在这些一场场活动中,我除了看到参与学生的喜与乐,还看到了他们的日常与成长,更加深了他们与我之间的师生情谊。

昨晚我问新生和老生,有多少人愿意参加,最后报名了十一名。每次活动不求多少人,求的是他们的自愿参与,我也不想强迫他们。今早,我去学校,微信上问他们起来了没,他们当中有的已经起来,有的刚醒,还有的还躺着,害,我们最终十点二十左右才从学校出发。

也许你会问,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会很累很麻烦吗?累,麻烦,肯定是不能避免的,但与他们一道出行,也是一种奇妙之旅,因为能好好感受他们所感受的。

我们一行师生十二人,步行从学校门口走到地铁站,一起坐上地铁前往安徽博物院。选择安徽博物院,一来是因为最近安博有新展,另一个是因为我很久没逛安博,三嘛是现在逛博物馆在零零后心里也是一个新兴的选择。

我们坐地铁到了省博物院站,出了站,眼见着已经中午了,于是准备先干饭。在想到哪吃的时候,阿杰提议我们不妨去港澳广场吃那家地锅鸡,于是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骑上共享电动车依次排好队过去。一路上我们似乎引起了其他路人的注意,时不时地向我们投来关注的目光。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地锅鸡店门口。

这家地锅鸡,叫三胖地锅鸡,味道确实不错。第一次团建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这吃的。这一次我们十二人,拼了两个大桌,依次排座位坐定,便开始点菜。然后在等菜的过程中,打游戏的打游戏,叙话的叙话,我也打开许久没玩的手游忘川风华录。一边聊着,一边开着玩笑,这时我与我学生之间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

这时候,我的另一位班干阿东发来微信,说也要来,我给他发了个定位。大约半个小时后,他过来了,我们已经开吃了。虽说不上风卷残云,但也算光盘行动,一直吃到快两点那样。之后,稍微坐了会,我们走出了饭馆再次骑上电单车,向着博物院前进。

进了博物馆,我首先推荐秦汉唐文明展,虽然我自己已经看过好几次了。我学生他们各自认真地拍照打卡,时不时驻足听博物馆志愿者的讲解,我也时不时地跟他们讲一些。这个秦汉唐文明精品展,马上也到了结束的时候,如果还有谁想来看,不妨抓紧时间。

出了这个展,我带他们直奔五楼的方以智文物主题展。这个临展与秦汉唐文明展稍有不同,因为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不了解方以智的话,也许会草草看过就算了。作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我,方以智的名字很是出名,尤其在明清之际,其在训诂、音韵、物理等方面均有不小的成就。比如,他撰写的训诂著作《通雅》是我国古代解释名物的重要文献,而他的《物理小识》更是体现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

据安博公众号介绍,这个主题展很大一部分是方以智的著述及手稿,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方以智亲友或同时代人所著的书中也保存有大量与方以智有关的文献资料。策展人在策展过程中,还广泛查阅了院藏以外的其他文献材料,如方以智诗文集、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周亮工《读画录》、王士祯《池北偶谈》等,并将相关重要文献材料以图文展版、触摸屏等方式予以展示。

方以智既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又是具有传奇经历的历史人物。这个主题文物展,算是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他在哲学、考证名物、训诂、医学、自然科学、诗文、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在这个临展中,还有对安徽桐城派文化的展出。说起桐城派,但凡文科的应该都会知道,它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等。

这次安博之所以会搞这个主题展,是因为今年是方以智诞辰410周年方以智生于明末清初,作为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其在桐城派形成中有着重要影响。从心里说,我特别喜欢这个展,因为这样我看得很慢。中途中,拍了一些照片。比如:

还有一首诗:

在我看展的时候,我的学生也在忙碌着与文物合影。只是因为激动了些,引起了展内工作人员的提醒,哈哈哈。意犹未尽地看完了这个临展后,我们转转悠悠来到了二楼的文创商店。虽然安博的文创商店算不上特别的有新意,但还是引起了我学生的热情。一直到四点多,我们才走出了安徽博物院,我们一直在馆内待了大约两个多小时。

走出博物馆之后,眼看时间接近傍晚,我们一合议就决定再登大蜀山看日落。于是我们一行人又坐地铁往回走。等我们到了大蜀山地铁站,刚好差不多五点了。我们沿着登山路径直奔山顶,途中也会有体力不支者,我们走走停停,互相打气,终于成功到达顶端。当我们一起出现在大蜀山山顶之时,原先的劳累感一扫而尽。

接近日落时分,许多人精心地拍着日落图,我们也不例外。我也拍了一些,比如:

另外还拍了俯瞰合肥市的图,如:

当我们下山的时候,华灯初上,好不壮观。我们沿着下山路边聊边走。今天这一天,我带他们的团建,很有意义,既算是我给他们的承诺,也算是新老生互动方式的尝试。

晚上看到他们发的朋友圈,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满满的收获感。我学生在朋友圈说,“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生活充满阳光,你要积极又向上,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吧”,“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豪情满怀,永远坦坦荡荡,加油!”看着这些话,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