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哥的“观”(四):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下)

 新用户3120VQG3 2021-09-20

大家好,我是六哥。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我,从9月7日开始我讲一些我的价值观念,没有想要强迫谁去接受我这些观念,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我自己找到同样观念的人。然后一起做事,合作、投资、创业等等。

上两次我们讲了,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上部,今天我们把这个东西类比一下。类比的逻辑性不强,需要一些想象力。这种类比十分重要,是抽象思维的体现,抽象思维又决定了认知维度的高度。

例子一,足球

我们先讲一讲足球比赛。前段时间中国队在踢世界杯预选赛,然后对阵日本整场的踢法就是龟缩防守,然后放弃控球权让日本。整个场面实在是非常难看,然后在媒体平台上的评论也是骂声一片,说踢不出什么风格,太没有面子了。但是六哥认为:单纯从单场比赛战术来看的话,弱队遇到强队,我觉得这样题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我相信资深一点的球迷也会这么认为(我不是什么球迷,我只是从这个战术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如果真的拉出来踢对抗的话,那我估计最后的结果不是1:0这么容易让人接受了,结果可能更加没有面子,可能是3:0甚至5:0?

在我看来的话,其实这个防守和进攻就是一个先管好自己,然后再发现他人破绽的一个过程。那中国队是个弱队,那么先管好自己做好防守,那我觉得已经算是可以的。如果运气好,那么强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失误,能抓住那么能搞进去一个球,那就更好了(当然了,这仅仅是针对于这场比赛,从更大的层面去看,那么应该加强全民对于足球的参与,整体的职业途径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改革等等)

像足球这种两方对阵博弈的晋级比赛,和战争是比较像的。我们来看战争上面的一个例子。

例子二,战争

主体是讲的赵国的李牧守边关,打败匈奴的事情,具体的故事大家可以通过网上检索一下看一看,我说一下大致的过程。

李牧守边关之时遇到匈奴入侵,然后他就赶快把人马收入营垒去防守,如果有执意出战的人,那就要被斩首。就这样搞了几年,然后匈奴每次入侵,李牧都躲起来。虽然说场面上十分不好看,但是匈奴什么都没捞着,赵国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匈奴都认为他十分的胆小,然后守边的赵国战士也觉得李将军太胆小,连赵王也责备他,最后把李牧给换了。

换了之后呢,匈奴每次入侵,然后赵国就出兵交战,但是一打赵国就伤亡惨重。这样前前后后打了一年,赵国有点吃不住了,赵王就想李牧出山回来再去守边。李牧说,如果大王要叫我出去的话,那必须按照我的来,答应了才愿意再去守边。最后赵王愿意了。

李牧回到边关了,继续这样的防守几年。然后这几年匈奴也啥都没捞,赵国的边关的战士每天也是这种防守也防守的很窝囊,都愿意不要赏赐不要命都要和匈奴打一仗。然后李牧看时机也差不多了,就弄点好处引诱匈奴,匈奴想着,哇天哪,这好几年终于有机会了,于是倾巢出动,但没想到李牧把他们引入了包围圈。最后直接把匈奴打大溃败了,十年都没敢再犯赵国。

(这里面故事还有一个暗线,就是刚开始李牧接手的时候赵国的国力并不是太强,然后到后面去打的时候赵国的国力也上来了。这个大部分的材料上面都好像没有体现出来。)

这就是一个防守和进攻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先管好自己,再顾别人。

例子三,商业

所谓商场如战场,那么我们再看一看商场里面的一些情况。

这个故事应该是吴晓波的激荡30年里面的一个故事,讲的是秦池白酒的故事。

我也是讲个大体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搜。

那时候应该给改革开放没多少年,然后央视也是刚刚开放了可以投广告的这样的一种模式。然后这个秦池白酒花了很多钱,可以说拿整个酒厂的命孤注一掷,拿下了央视广告的标王,通过央视投广告的方法,在全国一下子打开了知名度,然后销量就蹭蹭蹭的往上涨。

但是问题是他的白酒不是本身自己生产的,是采购四川的酒,然后到山东来勾兑的。一些产品的质量控制上面产生了一些问题。最后有一些比较眼红的同行,就利用这一点,然后去大肆的宣传它的问题。然后秦池白酒就不再风光了,到现在应该比较少的人才知道秦池白酒吧。

如果把销售当做进攻,运营当做防守的话,那么这个例子又是一个注重进攻不注重防守的例子吧。

例子四,炒股

上面这些要么就是一个足球队,要么就是一个军队,要么就是一个企业,那可能跟个人离得比较远,下面我们谈一谈跟个人比较相关的。

我们谈一谈股票投资。或者说就叫炒股吧,虽然我不太愿意用这个词。

我记得刚开始接触巴菲特的一些著作,里面他提到一个炒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亏钱。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不就是一句废话,我过来学你炒股的方法是来赚钱的啊,只要赚钱不就不亏钱了吗?

其实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对于自己本金的保护,是一种先管好自己的防守的姿态。

但是现在很多人炒股,为什么炒到最后所有的钱都亏光了?那就是不做防守,只做进攻,到处去买很多自己懂都不懂的标的。有的还要加杠杆玩,对吧?

所以这个正确炒股方法也是先管好自己的本金,然后再想着去博取收益。这个和上面三个例子完全是一体的。

例子五,德位

最后再讲一个例子,就是个人的品德才能和他取得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应该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也曾想过自己一夜暴富,然后过上宁静的退休生活。

其实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呢,放心,真的暴富之后过不上宁静的生活可能反而过得更差。(这里大家可以去找一下一个关于普通家庭中了彩票大奖之后的生活跟踪,好像过了N年之后,生活还不如中彩票之前呢)

因为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意味着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或者说整体的格局还不够大。如果真给自己配上很多的财富的话,可能真的搂不住。走上一些以前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走的道路。这些道路往往可能都是一些比较有害的外界的诱惑。

所以现在的话我不再想这个事情,我想着每天怎么去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外面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等等都无所谓,它愿意来最好,不愿意来也没关系。

这也是一种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外面的这样的一种姿态吧。

好了,今天举了5个例子来说明,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先管好自己,再关心外界的这样的一种感觉。(有类似例子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和我互动)

下一次我们就顺着我们今天第5个例子,讲扩大自己的认知圈,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