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本届“普通学”你想怎么修
2021-09-20 | 阅:  转:  |  分享 
  
本届“普通学”你想怎么修文/APPLE职场普通学:我,到点下班初入职场,你以为凭借自己的一身本事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指日可待,结果不到一
年就会发现,自己也许可能真没什么特别的,每天的工作就是改稿一百遍用回第一稿,鸡毛蒜皮打一天电话忙成狗最后问你干了啥有可能真说不出来
,总结了一下发现成为职场达人霸道总裁确实跟自己关系不大,只想老板看不见我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到点下班就行。这是不是《我,到点下班》的
日剧网络爆红的原因?在老一辈的刻板印象中,全公司都在加班所以到点儿也不能走,只有努力加班才会被老板看到..…但还秉持这种理念的小朋
友现在只能被称作职场普通学的“学渣”,这种属于父辈的“职场潜规则”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已经越来越被“歧视”了。希望“到点下班”因为我们
还要做一顿美美的晚餐,跟爱人看场电影,跟父母聊个视频,打会儿心爱的游戏…生活里有很多美好,即便再普通也是不能被牺牲掉的。以上才是职
场普通学的学霸姿势呀!随着“普通学”在职场越来越盛行,还不乏“明星学霸”:比如一点都不想红每天都盼着下班的利路修,一言不合就想下班
的相声界躺平选手周九良.....红只是一份工作,下班以后才是真正属于我的showtime。教育普通学:能毕业就行琴棋书画样样都学一
遍,总有一样能行吧?结果是,确实没一样能行。各种补习班都报一遍,总能把成绩弄点上去吧?结果是,真的不能再高了。每次家长会点名表扬的
没有他,点名批评的也没有他,他在班上就像个隐形人,时间不够长的话,老师都记不住他的名字。以上是你家娃的成长日常吗?反正那些超级自律
家长啥都不用管还门门考第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别人家孩子”在自个家是连一根优秀的头发丝几都没见过的。孩子生下来刚学说话,每天被他
惊人的成长惊喜到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手家长还会结一下将来他上清华还是北大好呢;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无数次从心梗的边缘抢救回来,家长自
己就先沦落为教育普通学的“学霸”了,“学霸”的内心是这样变化的:毕业前,“成绩这么一般的话,能毕业就行”;毕业后,“不违法犯罪,身
体健康,能自食其力就行了”。所以吧,这年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已经不想鸡娃了,毕竟天才儿童就那么几个嘛,再说,咱们就是普通的父母,普
通的一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不就是最好的“成功学”吗?消费普通学:没想到30块盒的面膜这么好用分期买大牌包包或者攒半年工资一口气
买N个轻奢包包在消费普通学里都算“学渣”“学霸”的反应是:“我为什么需要包包?宜家4块5的塑料袋搭配出来可时尚了好嘛!”不去追求自
己够不到的事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年轻人适合过低欲望生活吗#这一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贵的东西可能确实更好,但普通人也确实需要
为更高的消费付出更多的努力,人类如果能够遏制无休止的物质欲望,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花费并不可怕,享受“躺平”享受当下,也没什么不好。
学渣用“我不用就不必买”无欲无求生无可恋来实现“躺平”。但消费普通学的学霸们不是不让你买,更不是不让你买好东西,而是在自己能够承担
的消费范围之内给自己最好的,普通的东西并不一定难用啊,你得会淘啊,会选啊,会筛选资讯啊,会自己动手啊买不起房子,那就租,但房子是租
来的生活不是,你一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享受美好的租房生活;消费不起大牌,没关系,现在小众设计款很多,又潮又好看性
价比还高,便宜又好看的国货也太香了吧;不能总去高档餐厅更无所谓了,网上各种美食教程,自己学会了不仅实惠还健康卫生呢……自而积极的生
活态度和创造力是消费普通学的加分项,否则学霸选手没想到30块一盒的平价面膜这么好用”的朋友圈下面,为什么要链接的排成了长队,性价比
才是消费普通学的灵魂吧。容貌普通学:不管我长啥样儿,就是10级美颜后的模样小红书经常有“29岁长这样都说我显老”的素颜照片点赞几千
,下面的评论大部分是来群嘲的,“确实老”“我妈50了看上去都比你年轻”’….....所以容貌普通学这门学科要学好,真得有一颗强大的
内心,不在意身边的人如何评论你最近老了,细纹更明显了,皮肤更差了,身材比以前更胖了……我就长这样,犯法啊?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拥有“
我丑所以怎么打扮都不会好看因此我不用打扮”的想法,很容易跻身容貌普通学学渣行列。这一学科的学霸往往是穿得体的衣服化得体的妆容或者干
净的素颜,但“老娘天下最美”的自信是从来丢不得的。最不济还可以躺平在美颜相机里,不管我长啥样儿,就是10级美颜后的模样,不接受反驳
。其实,连明星都无法冻龄,杨幂的发际线天天被嘲,各种昔日女神×××竟然老成这样了”的标题党铺天盖地,普通人的矮胖丑和自然老去没什么
可耻的,难道120斤就不配拥有自拍吗?接受自己一定是一片精神饱满的普通绿叶就好了。朋友圈普通学辛苦想了半天文案P了半小时图,票圈只
收获了20个赞,一条“我不想努力了”的文案配一张平平无奇的无滤镜图片,却收获了50个赞。以前秀娃奖状和各种考级换来的就是违心的“哇
你娃好棒”,现在偶尔发一次“全班30个孩子考20名他还特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底下共鸣一片。朋友圈看别人都过得特别好带来的焦
虑早就不够用了,装逼的朋友圈容易被鄙视,一旦某天人设崩塌更累,走出滤镜做个普通人,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普通”,只管表达,不管美化;
随便发圈,随缘点赞。如果朋友圈普通学也分学渣和学霸的话,他们的区别可能在于:学渣:只有字,没有图,或带一张图,还是网图。学霸:没有
字,九宫格,或几个字还是表情包。作为一个真正“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从天才的幻想中跌落神坛时,都会被“资质平平该如何度过普普通通的一生”这一人生命题困扰,该如何回答呢?其实,接受自己的普通,没那么不堪。发自内心接纳这一点,你的“普通学”课程基本就不会挂科了。摘自《深圳青年》第7期
献花(0)
+1
(本文系紫色心结jy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