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的“月娘”是男的?——中外月神比较

 泾渭不可求c5kv 2021-09-20

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又称月夕、月光诞、拜月节等,它源于先民的月亮崇拜,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其实,不止在中国,世界各文明在其萌芽时期,都有月亮崇拜情结,并留下许多与月神相关的神话。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各族群不同的世界观和精神特质。

1

各民族的月神

中国的月神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国神话中的月神是谁,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山海经》中记载了我国最古老的月神常羲。常羲是天帝的妻子,她生了十二个美丽的月亮,经常慈爱地为她们洗澡。一个月亮代表一个月份,从此,一年就有了十二个月。

到了战国时期,西王母开始被奉为月神。当时的人们认为西王母是天帝之女,她身边有三青鸟、三足乌、九尾狐、蟾蜍和兔子等动物为她服务。

西王母还掌管着不死之药,她就让蟾蜍和兔子在月亮上为她捣药。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人们则奉望舒为月神。望舒,又名纤阿,是一个美丽的女神,她每晚都驾着月车,穿越天穹。《离骚》中就有“前望舒使先驱兮”的诗句。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故事,出自汉代的《淮南子》。神话里的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之药,而人们心目中的嫦娥也逐渐取代了西王母的地位,被奉为新的月神。

西王母和嫦娥的神话,都出现了不死之药,这是因为月亮由亏到盈的变化,被我们的先人看成是一种死而复生的能力。

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古人称之为“朔日”。《说文解字》解释“朔”为:“月一日,始苏也。”即:初一,是月亮重生的日子。

《说文解字》中还称月为“太阴之精”,今天仍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人称月为“月娘”。可见从古到今,中国人心目中的月,一向是阴性的象征。所以中国的神话中,月神自然也是女性的形象。

与中国不同的是,其他文明中的月神,则多是男性。

古埃及的月神

古埃及的月神有两位。最初的月神是孔斯,后来的月神是透特,都是男性。

孔斯的形象,通常是一个单眼的木乃伊,他同时是医药之神,能增强男性的生殖能力。

透特的形象,通常是鹮头人身,他同时是智慧之神,在冥界负责记录神对死者的裁决。

据说最初的时候,一年只有360天。

后来,透特爱恋天空女神努特。而努特则和她的哥哥大地之神盖布爱得难分难舍。他们的父亲空气之神舒认为这很不妥,就强行分开这对兄妹,让他们一年有360天不得团聚。

努特找透特诉苦,透特于是去找孔斯下棋,以月光为赌注。

透特赢了。他将赢来的月光凑成五天,从此,一年就变为了365天。

努特就利用这多出来的五天和盖布生孩子,五天生出来四个孩子:冥王奥西里斯、婚姻女神伊西斯、沙漠与风暴之神塞特、生育女神奈芙蒂斯。因而这多出来的五天也被称为“神的生日”。

而透特也从此成为新的月神。

无论是孔斯还是透特,都和死亡与生育有密切的关系,可见在古埃及人心中,月亮代表着黑暗,代表着死亡,同时也能促进生育能力。

印度的月神

印度的月神叫苏摩,有四只手,有十匹像茉莉花那么白的马,还有二十七个美丽的妻子。这二十七个妻子,就是夜空中的二十七个星宿,她们的父母是大神达刹和钵罗苏底。

苏摩同时是酒神,掌握着一种被称为“神之甘露”的苏摩酒,这种酒与西王母的不死之药相似,能使饮用者永生不死。

但是,苏摩自己却差点死掉——

据说,苏摩的妻子中,最美丽的一个叫罗希妮。苏摩独宠罗希妮,冷落了其余二十六个妻子。这些妻子就回娘家诉苦。她们的父亲达刹听了很生气,就诅咒了苏摩。

苏摩因此变得消瘦苍白,世间万物也因此失去生机。

众神替他向达刹求情。达刹宽恕了他,但仍罚他一个月中要生半个月的病。

古印度人就用这个神话来解释月亮的盈亏变化。

苏美尔的月神

苏美尔的月神叫南纳,是一个长胡子老人。“南纳”在苏美尔人的语言中,意为“天主”,可见他地位的尊崇。他是太阳神乌图、金星女神伊南娜、死亡之神埃雷什基加尔的父亲。

南纳会在夜晚乘船巡行天宇,而白天则巡行冥界。他心思深沉,连众神都无法看透他的心思。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他们眼中的月亮,是威严而神秘的,远比太阳更使人畏惧。

日本的月神

日本的第一代月神也是男性,名叫月读。他和日神天照大御神、暴乱之神须佐之男合称“三贵子”。

传说诸神之父伊邪那岐从黄泉国回到人间,到水里清洁身体。

伊邪那岐洗左眼时,左眼就生出一个女神来,她就是日神天照(日本天皇为了显示其血统高贵,自称是天照的后裔);他洗右眼时,右眼也生出一个神来,他就是月读;他洗鼻子时,鼻子也生出了一个神,即海神须佐之男。

月读和天照起初姐弟感情极好,但后来却闹翻了——

天照让月读去接待谷神宇气母智命。宇气母智命很有礼貌地想招待月读,就从嘴里吐出许多美食。月读却认为这是对他的不敬,就拔剑杀了宇气母智命。天照大怒,不愿再见月读。因此,太阳和月亮就分离开了。

当中国文化在日本盛行之后,这个神话出现了续集:月读十分思念姐姐天照,就用姐姐的模样,制造了一个叫辉夜姬的人偶,天长日久,辉夜姬拥有了生命,活了。从此,日本也拥有了一个女性的月神——辉夜姬。

从辉夜姬的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月亮的女性化以及它与“思念”的紧密联系。

古希腊的月神

希腊神话对后代影响深远,古希腊的月神也为大家所熟悉。她是其他文明少有的女性月神,她就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

据说,阿尔忒弥斯的母亲暗夜女神勒托生下她之后,就难产了。刚出生的阿尔忒弥斯,就帮助她的母亲,使阿波罗得以平安诞生。

阿尔忒弥斯有温柔善良的一面,是幼小儿童和所有哺乳动物的保护神。

但她性情中更有冷酷残暴的一面。

她被称为“野兽的女主人与荒野的领主”,常在夜色中穿行于林莽和山野间,手持金弓金箭,在猎狗和宁芙(生活于山林等地的精灵,一般是美丽的少女模样)的簇拥下,以狩猎为戏。

那些忘了膜拜她的人都会被她严惩甚至射杀。

例如,卡吕冬国王俄纽斯在给众神献祭时,不小心把献给阿尔忒弥斯的祭品给忘了。阿尔忒弥斯就派遣了一头凶残无比的野猪去践踏俄纽斯的国土。

英雄阿伽门农射杀她的鹿,阿尔忒弥斯就令海风骤然停息,使希腊联军的船只无法启航,她还执意要阿伽门农将他的女儿伊菲格涅娅作为祭品以抵偿她的鹿。

阿尔忒弥斯是古希腊人用以代表大自然之力的女神,她的性格就像大自然,展现给人类的是并存的恩赐与残酷。

2

神话背后的民族性格

中国的月神是女性,而其他文明的月神却多是男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这就涉及到神话的意义。

神话是先民对世界最朴素的解释,凝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族群的神话,就是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基因的体现。

我国有阴阳五行学说。传统文化认为,万物都有阴阳对应的属性。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对应的是刚和柔、男性和女性、父亲和母亲。

我国先人对代表着“刚”的太阳,其态度是敬畏与抗争,这从“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中可以看出。而对代表着“柔”的月亮,则是亲近和依恋,这从“月娘”这一亲切的称呼中可以看出。

相比于“刚”,中国人更爱“柔”——儒家的孔子,最推崇温柔敦厚的人格;道家的老子,则主张自然无为、雌退不争。

月亮的盈亏循环,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哲学,所谓“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呈现一种循环意识。

而其他文明的月神,多和杀戮、死亡有关。这样的月神,体现的是人类对权力的追求、对死亡的畏惧。

3

月神崇拜兴衰史

远古时期,几乎所有文明,都有祭拜月神的仪式。但到了今天,很多文明的月神崇拜,已经几近消亡。

例如,古希腊的人们曾对月神无比崇拜,为她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殿。

该神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占地面积达6050平方米,内部有126根高度超过20米的白色大理石立柱。神殿内外均以白银、黄金及象牙等浮雕装饰,显得华美无比。

举行阿尔忒弥斯节的时候,欧洲各地的人们纷纷来此朝觐。游行队伍会抬着阿尔忒弥斯神像在街上巡行,到处喜气洋溢。

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战争的频繁爆发,神殿逐渐遭到破坏。到公元5世纪初叶,这座伟大的建筑奇迹便从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阿尔忒弥斯崇拜遗留至今的痕迹,已经不多了。很多人吹过生日蜡烛的人可能不知道,吹蜡烛的习俗,其实就是古希腊月神崇拜的痕迹之一。

古希腊的人们祭祀阿尔忒弥斯的时候,要点燃橡木火把,向女神祷告。后来变成供奉甜饼并点燃蜡烛。最终演变成为了庆祝生日的方式——晚上在蛋糕上插蜡烛,吹灭并许愿。

只有我国以及部分受到我国文化深远影响的东南亚国家,仍然保有一个独特的与月神相联系的重要节日——中秋节。

早在周朝,古代君主就有秋分祭月的仪式。

隋唐时期,祭月仪式进入民间,发展为赏月习俗。月,开始与团圆和思念结合在了一起,表达了人们的朴素心愿。《全唐诗》中,仅以八月十五赏月为主题的诗,就有111首。

到了宋代,最早的月饼出现了,苏东坡就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明代,过中秋吃月饼,并以月饼作为节日礼物相送,已经蔚然成风了。

中国人最善于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将之平民化、生活化,这或许正是中华文明能绵延几千年,并从未中断过的原因之一。

自人类起源最初的日子以来,月亮一直是人类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就让我们看一看美丽的月亮,感受先人留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吧。

中秋节快乐! 

主题:文化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