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逢中秋

 东营微文化_ 2021-09-21

又 逢 中 秋

儿时,我喜欢中秋节,其程度不亚于春节。与穿新衣、贴春联、吃饺子相比,皓月当空、五谷丰登、吃月饼更令人心旷神怡。
那时,日子再紧,父亲也会给我们兄弟姐妹每人分一个月饼,一个苹果,寓意“团圆”“平安”。我喜欢那时的月饼,油纸包裹,外皮酥软,层层叠叠,馅香甜,红丝绿条镶嵌其中。拿到月饼,不舍得吃。自己藏着,时不时取出来闻闻。哥哥嘴馋,最先把月饼吃完。然后,觊觎弟弟妹妹手里的月饼,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以带我出去玩为诱饵,分得一口。至于苹果,我会放置很久,让苹果慢慢散发香气,陪我很长时光。直到苹果变面,香味渐去,才舍得享用。
农村没有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只有收获的喜悦。收花生是最快乐的农活,沉甸甸的花生着实喜人,地里散发着丰收的气息。用牛车拉回家,乘着月光甩花生,是惬意的事。这时,母亲给我们煮花生。吃着煮花生,一天的劳累消失殆尽。
从农活中选最累的,掰棒子肯定数得上。中秋时节,棒子成熟。收棒子之前,父亲掰几个相对嫩一点的,回家煮着吃。拿着硕大的棒槌子,父亲喜形于色,数数一个棒槌子上结多少棒粒子。吃着煮的棒子,父亲发出了动员令:“月饼分了,也就过了中秋。棒子熟了,得抓紧收回来;一天收不回来,就不能算好收成。”
我害怕秋老虎,更害怕棒子地里让人窒息的闷热。钻进棒子地,衣服很快湿透。掰着硕大的棒子,会高兴一阵子。一个一个把棒子掰下来,一袋一袋背出去。棒子叶划破了胳膊,汗水浸湿了伤口。累得精疲力竭,疼得撕心裂肺。这还没完,还得把棒子秸一棵一棵刨出来。干完活,我的手总会扒一层皮。
中秋前,棉花渐白。棉花是黄河下游地区主要经济作物。赶在中秋节前拾棉花,卖了棉花有了钱,我们便能吃到月饼。拾棉花前,父亲许诺:“好好干,卖了棉花到集上割几斤肉,过个好十五。”寻遍记忆的角角落落,拾棉花画面很多,找不到中秋节吃肉的场景。现在想来,或许农活忙,没时间过节;或许那时的收入无法支撑奢侈的消费。
中秋的月亮格外圆。月光皎洁,草丛的虫儿低鸣。坐在农家小院,仰望星空,心里满满星辰大海。儿时的月空是玻璃做的,看得特别清,离我特别近。遇到阴天,母亲会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距离正月十五那么久,却存在“阴天下雪”的联系,不能不感叹老祖宗留下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神奇谚语。夜深了,虫儿睡了。听着母亲讲“嫦娥奔月”“月下老人”的故事,渐入梦乡。

外地求学,第一次离家过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寝室的嘈杂无法分散思乡之情。想念父母,思念故乡,怀念儿时的中秋。那年中秋,学校每个学生分了两个月饼,两个梨。看着月饼,却不能跟父母团聚。手中的两个梨,大概寓有“离别”之意吧!那晚,校园喧嚣,月亮被薄雾罩着,没有看到故乡的月亮。
月亮一直在天上挂着,今夜与古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大气污染让明净的夜空蒙上一层薄纱,“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空。”朦胧的月色无法唤醒飘雪的元宵,浮躁的思绪掩盖着思乡之情。

婚后的很多年,中秋成了生活的关口。每到中秋,无需为拾棉花、掰棒子发愁,却总想着如何周全过节。双方老人,亲朋好友,你来我往,礼仪之举疲于应对。人情世故搅乱了平静的心情,以至于好多年忘了中秋有圆圆的月亮,诗一般的月光。餐桌上山珍海味,无法吃出儿时月饼的味道。我百思不得其解:生活好了,却无味了。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天际云,那是曾经常见的天边模样。那时,每天下午放学后,去给兔子打菜,无数次追逐过这样的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天变蓝,让环境优美,让生活惬意。新时代的发展观,也让我们迎来了风清气正的过节理念。拒绝俗套,避免形式,真诚相待,坦然处之。
女儿说:“因为刚开学,无法回家过中秋。”网络社会,世界变小了。每天都能看到女儿灿烂的笑容,犹如在身边,天天相伴。
女儿插上了新时代的翅膀,我乐见她自由自在地飞翔。
今年中秋,月亮应该特别亮,也会格外圆。

作者简介:张兰阁,山东利津人,出生于七十年代初,喜爱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