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对象也能生孩子?我国科学家突破同性生殖障碍,无需雌雄配合

 安麓散人 2021-09-21

婚姻、生育也许不是必经之路,却也是许多人的头等大事。前者是心灵的契合,后者是血脉的延续。

在自然规律里,高等动物想要孕育下一代,必然需要雌雄结合。很可惜,自称为“最高级动物”的人类,仍有部分人群深受不孕不育的困扰。

据统计,在我国的育龄年龄人群中,有超过10%的人患有不孕不育症,总人数超过5000万。

文章图片1

当今社会,不育症是迅猛增长的一类生殖疾病,它的出现与男性精子质量、女性子宫环境、生活条件、先天遗传等因素有关。它不仅影响着医学问题,更影响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人口质量等各个方面。

“不孕不育”是生殖医学的重点研究方向,“试管婴儿”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大奇迹。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打破“自然界限”,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出现了。

一、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也叫单性生殖,人类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它确实普遍存在自然界中。

在一些低等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中,孤雌生殖是它们的繁衍方式,例如花园中常见的蜜蜂,它们不需要交配、不需要受精,只要一只蜂后就能生殖繁衍。

在孤雌生殖过程中,卵细胞采用一种“孤雌激活”的方式,使体内未受精的次级卵母细胞像受精卵一样发生卵裂,并最终发育成胚胎。

文章图片2

最初科学家判断,这种“注孤生”的生育能力,在高等哺乳动物中应该不会出现吧?然而,在一次对小鼠胚胎发育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有极少数小鼠的次级卵母细胞会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自行卵裂,从而在小鼠卵巢中形成畸胎瘤,揭示了哺乳动物中的孤雌激活现象

此外,在蚜虫、吐绶鸟、锤头鲨等生物中也发现了孤雌生殖。

二、Y染色体正在逐渐消失?

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一度引起网友热议,据统计,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了近3000万人,平均每5个男性,就有1人要单身。而最让广大男性恐惧的是,研究发现,象征着男性的Y染色体正在慢慢退化

我们知道,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还有1对是用于区分男女性别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

文章图片3

大多数人认为,男性比女性体格更强壮,气质刚硬,与Y染色体不无关系。

实际上,Y染色体十分短小精悍。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已经在慢慢退化,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退化速度,Y染色体将会在460万年后完全消失

有人表示怀疑,毕竟是460万年后的事情,谁来考证?但澳大利亚Jenny Graves教授认为,从数百万年的时间跨度来看,Y染色体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家发现,在几种啮齿动物中已经有Y染色体完全消失的实例,例如鼹形田鼠,不论雄性或雌性的基因型皆为XO,而所有坦氏鼹形田鼠的基因型皆为XX。

文章图片4

三、突破:孤雄生殖

单性生殖一般发生较为低等的动植物身上,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繁衍有着亘古不变的法则,必须是雄性的精子与雌性的卵子结合。科学家一直很好奇,相对高等的哺乳动物,能否突破雌雄生殖?

关于同性生殖,甚至人类同性生殖,不去谈伦理上的限制,科学家也做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

2015年,孤雌生殖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研究员、周琪院士、李伟研究员合作,在 Cell Research 杂志发表一项有关孤雌生殖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孤雌生殖。

文章图片5

2016年,人造精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赵小阳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合作,在顶级学术期刊 Cell Stem Cell 杂志发表一项关于人造精子的研究。

通过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功能性精子样细胞,再将精子样细胞注入小鼠卵细胞中,成功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小鼠后代。这是人类首次创造出具有繁殖功能的“人造精子”。

文章图片6

2018年,孤雄生殖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周琪院士、李伟合作,在 Cell Stem Cell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孤雄生殖的研究。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结合单倍体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首次获得具有两个父系基因组的孤雄小鼠,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孤雄生殖。

文章图片7

不可想象的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曾遥不可及的理论,就这样实现了。

参考资料:

[1]我国科学家接连突破同性生殖障碍,没对象也能生孩子了吗?.生物世界.2020-11-09

[2]从“孤雌生殖”到“孤雄胚胎”:生育从此告别两性?. 果壳. 2015-08-18

[3]Y染色体正在逐渐消失,这是否会导致男性的消亡?.环球科学 . 2018-01-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