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话中秋

 香袭书卷 2021-09-21

写在秋季

2021-9-21

中秋节

反映出中国人传承孝道

重视亲情,祈求团圆

的文化情怀

话中秋

/香袭书卷

我在清晨的短信中醒来,收到一条条暖心的问候。“中秋节快乐!”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味,体现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人们彼此祝福,彼此问候,传递人间真情。

从小我对中秋节就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嫦娥的美丽形象,刻在我生长的每一个中秋节中。神话故事里的嫦娥,在我年少的梦中,充满了神秘与向往。

月亮上住着嫦娥,那种对美好的想象,全部写在了中秋的月圆之际。我用一颗少女的心思,去想象着月亮之上,美丽的嫦娥应该是众人倾慕的对象,它携带着温情与浪漫。

人们仰望星空,对着皎洁的月光,生出思念之情。中华民族的团圆之夜,维系着千年的情意。能相聚的会在中秋节这天全家团圆,远在他乡的游子,通过一轮明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阴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时,秋天已经过半。在四季中,每一季都会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仲月居中间。也因此,人们便把仲秋时节的月圆之时,定为中秋节。

到了仲秋,是丰收的时节。农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金黄的玉米挂满墙,谷粒入仓,花生芝麻粒粒饱满,南瓜辣椒笑弯了腰。中国的农耕文化,发生在华夏大地上。它是人们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人们用一个美丽的神话,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下。把丰收的喜悦和人间的真情,传递到天空星球。把思念与祝福,通过一轮明月下,人们欢度佳节的方式,写满人间。

每年中秋,人间就会有许多庆祝的方式。祭月,赏月,拜月,燃灯,观潮,吃月饼,喝桂花酿酒。

中秋节的前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应邀与几位老友去钱塘江观潮。七十多岁高龄的父亲,一生也如钱塘江的潮水,有起有落。晚年的父亲,发来站在钱塘江观潮的视频,精神矍铄,笑容明亮。

心中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年老与年少,又有何区别?看着笑容一如少年的父亲,我想象着钱塘江边,他与几位老友的聚会。听着潮水涌动的声音,看着皓月当空,说陈年旧事,一盏小酒,话流年。

桂花的香气,飘满城市的上空。呼吸间,仲秋的味道,如一品桂花酿,淳朴厚道,韵味余长。走在城市的街道,落叶成堆的季节,心中载满了对这个人间的眷恋与祝福。情感是真挚的,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月亮,一直都是长在心上。有句话说:“感觉累了,就抬头看看月亮,它能治愈你所有的忧伤。”月光从古照到今,世间换了一季又一季。而我们对生活的解读,也随着年岁的增加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年少时,月光是心中的浪漫与诗情。人到中年,月光是柴米油盐中的日常。

我们学会了在庸常之中,寻找一份穿越世事的力量,它是心上的月光,皎洁如初。正如少年郎心中的初恋,永远走不出的故乡里,应该除了家人,还有曾经爱恋过的女生。

月饼,已经不是稀缺物质。热爱生活的人们,变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月饼。小时候最简单的月饼,是老冰糖的五仁月饼。透过外面酥软的面皮,咬到里面的冰糖馅,甜蜜的滋味从舌尖传递至心上,那份至深的喜悦,刻在了经久的记忆里。

今年的中秋,我们在古老的春秋寨度过。因为航天员聂海胜的三飞太空,胜利返航,襄阳在古老的春秋寨,举办大型的航天科普展。聂海胜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是襄阳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对星空的探索,对月球的解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我们从最初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里走来,一路走进现实板的“天宫一号”。

诸多的孩子,在航天模型里体验着太空飞行。孩子们对航空知识浓厚的兴趣,让蓝天白云下的古山寨,生出了新的希望之光。蓝色的星空,离我们如此近。

我们中国人,对中秋节的重视,并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在于它的内涵。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反映出中国人强调孝道,重视亲情,祈求团圆的文化情怀。

亲情,团圆,探月,中国人的情结,寄一轮圆月之中。月圆之下,是家人的团聚。月亮之上,是精神的洗礼。月亮之中,是爱情的故事。

一份月饼一份情,中国人的情感纽带,就在日子里。我们用一些节日的仪式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此时,你发出的信息中,一定是你牵挂的人吧。还有一些收不到信息的人,就在心底对着圆月,遥祝一句“节日快乐!”

我认真回复着每一条收到的信息,祝福所有的人都幸福平安,健康快乐。这份真诚与实意,它来自皎洁如月的心底,清澈,明亮,温暖,带着一股浓浓的桂花醇香。

每一条回复的信息,带着我的爱意。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就是爱上此时的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生活,以及生活中与自己有关联的人和事物,和生活之外的苍穹与大地。


写在秋季

图片摄影:香袭书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