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里的社会学

 昵称gscVD7fg 2021-09-21

中秋佳节至,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这篇小文计划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秋节里的现象做一点分析。

首先,月饼式样繁多。米德把文化传递模式分为前喻、同喻和后喻,前喻文化指上一辈向下一辈传递知识,同喻是同龄群体之间的互动,后喻指下一辈反过来影响上一辈。

月饼的模样没有变,但口味越来越多了(比如芝士)。这或许表明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可以并存,“与时俱进”并不意味着“抛家弃子”。所以如果要问:这些现代口味的月饼还算真正的月饼么?还真是见仁见智。

其次,祝福渠道多样。现在什么都要“云”,虽然节日还是那个节日,但是我们付出情感劳动的方式却并不单一。

随便发个微信,节日的祝福就送了出去,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仪式。传统仪式有助于加强认同,增加凝聚力,传递文化,这都发生在同质性强的场域中。

今天则不然。我们置处在多重的次级纽带中,关系不仅异质性突出,而且可能频率有限、亲密性不强。线上祝福意味着情感劳动的浅表。我们在群里发一句“中秋快乐”,可能并不走心,但完成了应有的社交功能。

最后,过节还是放假?八月十五,真正吸引我们的究竟是中秋佳节,还是三天假期?节日的世俗化一方面意味着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整合的松弛,一方面也表明了韦伯所说的目的理性的流行。这背后,是现代话语取代传统话语的社会变迁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