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重复性失望导致得过且过,该怎么办?

 我及我 2021-09-22

 - 情绪所困,不止于情绪 - 

 - 第317篇文章 - 

如果重复性失望导致得过且过,该怎么办?

失望,像一滴墨落入水中,浸泡了生活······

当我们对自己有所憧憬和期待,却总会有一次一次的失望,在刹那间席卷入呼吸,令人抑制而不得喘息。这样的丧失感,即使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也足以侵蚀身与心,而且,会渐渐丢失自己的力量。

那种求而不得,或是,看不到希望的无力感,面对生活和自己灰溜溜的神态,都在无情地宣告“不行”、“不能”、“没有用”,内心在叹息,无所适从,仿佛真的无能为力·······

这样的情境,你重复了多少次?

我想,已经重复了一次又一次了吧?像陷入沼泽,不可自拔······

人,是无法接受幻灭的。幻灭会打破内心的平静,所以会丧失情绪理智,化成失望不得志。一旦因为失望而让情绪主导了自己的生活,日子就会陷入低迷,有很多事情想做,却因为失望而有心无力,无所适从······

你的失望,一点点地以“算了”的心态,累积成了“温水煮青蛙”式的得过且过······令自己害怕——却还是渴望求助。

也许,失望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重复性失望从不自省。

失望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情感认可。它像一种瘾,如果沾染了,就会继续重复,只有认清它,认清自己,才能用合适的方式与它相处,不再被它牵绊,不再因失望而失望。

失望的降生,往往在于我们因为某一人事未能达到自己的期许,而产生的一种与预期不符的丧气的消极情绪。

因为,此时能量是负的,于是也不愿意在此时此刻给予当下一个机会,不愿意抛开习惯性思维,重新去看待它······

如果不能觉察到失望与自己的关系,就不能对此清醒。所以,我们要去挖掘失望的内里,我们自己的内里。

如果只把它当做一种侵略自己心智和生活的情绪,把它当成侵略者,于是只顾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我们只会循环往复地次次深陷,它只会成为我们的心结······

我们必须郑重地做复盘,认识到它对生活影响的重要性,去透过它了解我们背后的认知,才能争取到新的平和状态。

首先,让我们来挖掘一下失望之所以出现的条件:

第一,我们在不自知的储存记忆中,事先允许了“失望”的存在。

事先允许了“失望”的存在?我们如何允许了?难道失望不是情不自禁的自然流动吗?何来是我们允许的呢?

“我并不希望失望出现”

“如果可以,我不愿意允许它的存在。”

·······

——因为你有希望,所以,也会有失望。

这并不限于是哲学的观点,还在思能考里追溯因果。

仔细想想,没有希望的人,会对一切都无所谓,所以就不会对于某一人事报以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希望。因而,也不会陷入重复性失望。因为有所求,所以就存在落空的可能。

人事落空,对于其他人而言,会短暂失落或者一笑置之,不以为然。而对于敏感又柔软的人来说,看待事情认真又虔诚,一旦落空,心里的信仰就会被打破,那么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强烈的冲击。

何况,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地默许着被伤害,被自己的情绪伤害,被重复性失望伤害······要命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希望,往往比别人高很多,因为对自己的要求高。此种种,便给了“允许自己失望”提供了载体。

——因为我很想要,于是要不到就失望。

然而,这是无可厚非的。人必得有追求,也必当要有所希望。

但是,我们要去思考“得不到就失望”这件事。为什么得不到——就会失望呢?

这可以延伸到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看待失望的旧有记忆,给了重复性失望以条件。如果失望仅仅是失望,它与你无关会如何?

失望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和我有关”的主观情绪。那么,失望这种情绪,是由自己连接的,我们的性格特质不仅仅默许失望悄悄存在,而且默然认可失望情有可原,理所当然·····

为什么我们默然认可失望情有可原理所当然呢?因为,在我们的旧有记忆里,我们默然认为,人事落空、心愿未遂是一种失败,而连接到我自己的身上,就是“我太糟糕了”、“我好差劲”、“我好没用”诸如此类的记忆——而这些,都是我们用失望来自我伤害的、坚不可摧的固有认知。

换做是别人,别人摔倒了会拍拍身上的土,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可能还会自嘲一番,自娱自乐调侃一下。而我们呢,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都极其“认真”,摔倒一下,要隆重地自我怀疑一番,内心无数的OS,习惯性内耗以致于我们“爱上”失望。

所以,这就是导致我们甚于他人容易重复性失望的原因。

第二,我们思维的世界太小了,所以思维受困是必然的。

因为思想和思维的局限,人除了习惯性的思维,便只有自己生活所及之处能够产生的思维。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所限,如果我们的生产活动,仅仅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重复性上下班,只是依靠过往思想经验生活,那么我们的思维也一定是受困的。

毕竟,如果一个人周而复始地、机械重复着基础的物质生活,就会不可避免地和大多数人一样同处于局限的意识形态之下——一般而言,你重复每天默认的生产活动,你就只会带着来自从事这件事情的生活中,拥有的意识和思维。如果你没有在此之外做一点超出你惯例物质生活之外的事的话,你就没有独立于同质化生活的思维空间。

例如:上班按部就班,每天围着工作旋转,你的思维和意识,就只会局限于团团转工作之下的思维和意识中,你能看到的问题,想到的东西,往往也只会徘徊在这个范围之中。因为其局限性,所以一遇到问题,也会习惯性思维地条件反射,用局促的方式去看待和面对问题。

就像一个陀螺,一直旋转,却没有出口。

然而,如果在默认的物质生活中,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思维世界就会不一样。大家同样是上班工作,如果能够在生活中觉察并独立思考,或者工作之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自由书写、深度阅读等等不同的看世界的思考方式,用更深度的活动,去让自己能够在独立思考之外,拥有独立认知世界和自我的思维意识和精神心智。

每个人都具有同质化和特异性,所适合的思考生活途径都不一样,书写阅读受一部分人青睐,而另外也有人会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旅修、研习、瑜伽······各种身心合一的深度践行。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唯物的生活,还要创造唯心的精神生活。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多去看看不同于自己圈子的别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不止于眼前的苟且,也不一定朝暮着诗与远方,但总有一些滋养自己身心,存在于生活之中,又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事情,默默给予他们生活的心力。

那么,面对重复性失望,我们要做点什么呢?

第一个,我们一定要去复盘。复盘自己,复盘所发生的事情。

复盘会让我们带着回顾与反思去看待自己和所发生的一切,当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令我们感到失望不知所措,我们一定要停下来觉察和思考。毕竟,凡事必事出有因,我们需要透过事件去看懂我们和事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事情发生的本身让我们失望,或是事情的发生令我们对自己感到失望,都免不了彼此的关系存在着问题。

那么,是我们对自己认识不够清晰,还是对事件认知不够,亦或是我们对于自己和事情之间的安排不合理?或者,只是我们自身情绪问题的蔓延?我们是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把事情慢慢做得更好,还是学会去看明白自己,接纳与包容,以求得自然地改进?

可以试着借助书写去复盘,先把自己如何失望的事件和心理情绪写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去体会自己的感受,然后去思考感受背后的需求,把它们写出来,最后再像帮助最在乎的人的那样去帮助自己梳理。

对于事件本身,求问于自己它是难以完成吗还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有效执行?我们可以如何调整?问问自己是不是被什么难住了?或者忽略了什么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对事件的认知,还有对自己的执行力等等相关的认知。

对于自己的心理情绪,通过纪实陈述,觉察和追溯心理情绪和自己的关系,我为什么会因为事情没有完成感到失望?我是对事情难以完成感到挫败吗?我是因为事情未果认为自己无能而自责吗?这关系到我们对自己的体恤了解和心理情绪的认知。

不要小看这种书写的复盘,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自己,深刻地体悟和明晰自己的所做所为所感背后存在什么样的需求。一定要去把它们写下来,内心的声音才会清晰而确定。

第二个,我想到,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所爱之事,一定一定不要放弃心中所爱,哪怕是很小的事,无论成败,请给自己一个约定——让这件事伴随终生。

重复性失望会消耗心力,所以我们要做点事情储存心力。一件长其一生的爱好之事,能够积累我们的实力,也能给予我们力量,甚至,在生活的某个点上,让我们遇到新的机遇和出口。

如果我们能持续用心做好一件事,它一定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甚至附赠不可替代的资质,重要的是,它一定会滋养并安抚着我们时常失落的心灵和身体。因为,它是一件爱之能事。

不要去介怀它有没有实质性利益,不要去介怀它是否会改变生活,只想着持续用心做好它,哪怕很小的一件事,我们都因它有所成就,只因为我们对它有爱慕,对它持续用心。这就够了。

物质生活给予人类的幸福感是有限的,而精神生活会给予人身心自在的独立自由。重复性失望,其实也是一种受困,所以我们需要心灵的自由,自由地看待所谓“失望”。

重复性的情绪就像一个困局,有时候我们以为是情绪困住了自己,其实是认知和行为困住了自己。

所以啊,无论发生什么,总要为自己做点什么。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