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雨淫靡袭箭扣,五老未惧鬼见愁(重发)

 客舟听雨 2021-09-22

题记

常慕箭扣多云雾,数度踟蹰未得行

忽如一日旧友来,把酒之间定行程

行前预报夜有雨,犹冀天气存侥幸

暮色昏沉奔边墙,林密只闻鸦声鸣

分明只在咫尺间,疾行慢走汗湿衫

且行且歇且寻路,敌楼依旧藏云巅

支岔几欲误歧途,山路迴转千百遍

终闻天上人语声,历尽艰辛到长城

夜色苍茫灯火稀,山村深潜幽谷底

楼里帐篷楼外雨,雾锁箭扣雾色迷

野餐水饺伴西瓜,此种享受非常比

半宿箭扣半农院,饭后再往山下赶

漆黑夜路伴轻雨,雨湿林叶叶湿衣

昏黄灯光昏晃路,乱石脚下乱象生

回至客栈雨来急,雨打山木簌簌声

云中疾雨恐雷电,欲寄锦书又不安

一种相思两闲愁,下山路途可无虞

壮年听雨客栈中,夜雨倾注声未息

彻夜雨声伴雨眠,未眠人在敌楼中

明日绵绵雨如夜,唯有抱憾踏归程

平明雨细声渐消,精神抖擞冒雨行

正北楼上雾正浓,不见昨晚箭扣形

四面深渊百步外,人在瑶台生幻影

雾海漫游布达拉,山石湿滑且徐行

鬼见愁上误直下,岂有乘云驾雾功

折返山崖再攀岩,上下腾挪似山猿

忽闻山上群惊呼,云开雾霁阳光现

布达拉上金光生,虚无缥缈岂人间

人间胜境今得见,此行艰辛亦无憾!

老夏提议、酝酿箭扣露营已经很久,恰好我的初中同学海峰来京,老姬的初中同学老石来京,正好一块践行这个约定。五位五十上下的朋友同行,故称五老。

小插曲:行前得知有两个中专时的老同学在京,临时安排在一起聚了一下,除老夏开车不喝酒,五个人四瓶白酒,海峰自己五瓶啤酒。于是时间拖得稍晚了点,到达箭扣已经下午六点左右,天色已晚。

(一)夜宿箭扣

入住农家院,放下行李,立即往正北楼上赶。

伤残人物志:

老姬,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不好

老石,多肉症,上山比别人多背一袋面,或者多背一袋肉

老江,血糖血脂脂肪肝颈椎间盘突出椎动脉斑块等不可尽述,多年前也曾膝关节不好

海峰,不适应症,山路走多了膝关节也不好

老夏,冒险症,总让同伴惊呼

行不多久,老石酒劲上来,多肉症并发影响,今晚不拟上山,于是直接折返。

之后是老姬关节疼痛,且行且停,老夏一个人走在前面,疾走如风,对我们是无形的催促。毕竟天色已晚,山路怕不好走。

暮色昏沉奔边墙,林密只闻鸦声鸣--一路行走,山深林密,有鸦鸣声不时响起,声似家鸭。

分明只在咫尺间,疾行慢走汗湿衫--走了好远的路,渐感心跳加速,气喘不匀,汗湿轻衫。

且行且歇且寻路,敌楼依旧藏云巅--还没有看到长城的影子。

支岔几欲误歧途,山路迴转千百遍--沿途不断有山路支岔,我们的方向是正北楼,往左通向目的地,往右就通往小布达拉了。到正北楼石碑以后,顺主路走即可,走宽的路,缓的路,容易的路。

途中已经有雨点滴落。我与老夏拟先行登城,老姬海峰在后面慢慢跟上。

终闻天上人语声,历尽艰辛到长城--终于听到有人说话,一定是在正北楼露营的其他驴友。

夜色苍茫灯火稀,山村深潜幽谷底--夜色幽幽,一片寂静;小布达拉在正北楼侧下方,苍劲雄浑;山下灯光稀疏,落在深深的山凹间。那片灯光,应当是西栅子五队。

循着人声,在敌楼上的驴友的建议下,从前面缺口绕道来到正北楼。

雾重空气潮湿,且有雨丝持续飘落,楼顶肯定不适宜露营。好在,正北楼里面空间较大,虽然有两拨露营驴友,但再增加两个人,还能寻到空间。于是,基本在昏暗的楼里摸索着安置了露营装备。

然后老姬海峰也到达了。

楼里帐篷楼外雨,雾锁箭扣雾色迷

野餐水饺伴西瓜,此种享受非常比--在家把水饺煮好,味道还不错

正北楼海拔接近1000米,此时所测966。由于气压原因,可能会有偏差。

半宿箭扣半农院,饭后再往山下赶--晚餐之后,我与海峰返回山下农家院,留下老姬老夏夜宿箭扣长城。

正北楼下,一只肥肥胖胖的刺猬,慢慢腾腾地从我们脚边挪走。

漆黑夜路伴轻雨,雨湿林叶叶湿衣--细雨如丝,点点滴滴。下山时还有些微冷,穿了件外套,披了雨衣;走没有几步,渐渐热了起来,汗水再次湿透衣服;路边的林木枝叶划在身上,打湿裤腿。

昏黄灯光昏晃路,乱石脚下乱象生--在深夜里下山,脚下乱石丛生,路侧不时有陡崖;细雨浸润,山路比平常湿滑;只有一支电筒,要在两个人之间照亮,眼睛要适应明暗的变化;不得不一步一小心。

草木间有虫鸣,鸟鸣,或者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树叶摩擦衣服的声音;电筒晃动的时候,草木的阴影随之移动。专心走路还好,一旦停下想寻找鸣声的来源,阴影的来源,反倒心生凛意。稍停顿,不细想,倒也安心。

回至客栈雨来急,雨打山木簌簌声--这场雨没有下在途中,是老天眷顾,回到寄居的农家客栈,雨立即就下大了。只听到簌簌沙沙的雨声越来越急。

云中疾雨恐雷电,欲寄锦书又不安--电话信号不好,微信上面收不到,电话也不通,还怕箭扣上面易起雷电,不够安全。

一种相思两闲愁,下山路途可无虞--山上手机没有信号,也无法获得山下的消息。山上山下,相互担心。

壮年听雨客栈中,夜雨倾注声未息--一夜雨声持续未息。

彻夜雨声伴雨眠,未眠人在敌楼中--我们在客栈中安稳入睡。只是他们两个在正北楼上的,夜风疾劲,雨丝斜灌进城楼,不无寒意,几乎彻夜无眠。

明日绵绵雨如夜,唯有抱憾踏归程--夜里起来几次,给手机和充电器充电;后来看雨一直持续不停,干脆把原订凌晨四点起床上山看日出与云海的闹钟取消了。如果雨还是这么大,就上山帮着把昨晚背上去的东西背下来,返回归程。

(二)箭扣云雾

平明雨细声渐消,精神抖擞冒雨行--天色逐渐亮起来的时候,雨声反而小了。到六点左右,只余轻缓的滴答声。征询了老石与海峰的意见,都热情高涨,要求上山。

雨中玲珑剔透的山花

背一袋肉上山的老石,果然负担偏重,时不时需要调整休憩。

海峰体力倒是不错,看起来比我强。

其实今早登山的旅程比昨晚要顺畅,很快到达正北楼的石碑。

正北楼下,仰视高墙,仰视城楼,仰视天空,仰视弥漫四周的迷雾,仰望这见证历史风云的长城,心生慨意。

一手的泥,被老姬拉上正北楼。

把昨晚剩下的水饺吃完,收拾帐篷,我们出发,去漫游雾海。

正北楼里,遇见同在此露营的小伍,一个年轻的摄影大家。我与老夏同在他的微信群里。楼里还有一些同在一个群里的驴友,只是不曾认识。

出发前,请小伍给照一张合影。

正北楼上雾正浓,不见昨晚箭扣形

四面深渊百步外,人在瑶台生幻影

  

陶醉在云雾里,享受这轻风。

串串珠玉,不舍采撷,唯有天地作为意中人,才堪接受如此珍贵的礼物。

山如蛟龙,长城是项背龙鳞。可腾空入云,可潜入深渊。

塞北风云起,一剑天下平

倚天独龙角,面临350度悬崖。只有老夏有如此胆量气魄。

我且装模作样,站在里侧留影一张。

雾海漫游布达拉,山石湿滑且徐行--本应是观赏小布达拉的最好角度,只是大雾弥漫,视线局限于眼前。

长城从此处劈开巨石。去年秋天来时,外侧城墙还大部分完整,如今几乎全部坍塌。也许,此处很快将形成一处险关,难以通行。

鬼见愁上误直下,岂有乘云驾雾功--由于大雾弥漫,辨别不清,鬼见愁处,误从绝路上下降,很是危险。

到下方确认无法通行,不得不原路返回。

行装的两个袋子,如同火箭的助推器。可惜无法点燃,无法腾空而起。

从下方看,这段城墙修在绝壁上方,仅有几块已经松动的城砖,一旦踩落,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去年秋天的时候,鬼见愁的这段墙体是这样的:

从上方看,垂直下降,深不见底,一眼即可识别不可逾越,不会误入险地。

从下方看,虽然无法从此攀越,但墙体基本完整。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坍塌损坏如此严重!但愿能够早日得到维护,也希望每个来长城的人,能够多一份对长城的爱护。

折返山崖再攀岩,上下腾挪似山猿--绕道从左前方的小山包顶部,顺绝壁垂直下降,得以通过这段名曰鬼见愁的险关。去年此处有村民收费木梯、绳索,今年年初已经拆除,更增加了险要程度。在此费了不少时间,才得以顺利下到崖下。

忽闻山上群惊呼,云开雾霁阳光现

布达拉上金光生,虚无缥缈岂人间

人间胜境今得见,此行艰辛亦无憾!

小布达拉云雾视频1


小布达拉云雾视频2


小布达拉云雾视频3


此时老姬膝盖早已经疼痛难行,过了鬼见愁,在下山路口上方的岩石上休息,老石陪伴,我们其余三人再往小布达拉上走一段。

云雾再次弥散开来,遮蔽天空。

这段危墙,严重坍塌倾斜,不知哪一天会彻底无法支撑。

此处上半年走过一次,从上往下走,较为危险,如今墙下用砖垒高了,危险程度降低。但是城墙的损坏程度却是加剧的。

山不在高,关不在险,在乎姿势之笨拙,角度之巧合。

此处城砖与甬道的坍塌,也将是不远之后即会发生。

奇绝小景

迎风生长的柏树

城墙上向着崖外悬空生长的小树

小布达拉顶部,荒草丛生,穹顶之上的城砖坍塌,小布达拉的命运堪忧!

此时,云雾再次打开一个缺口,如同一个巨大的空洞,或者天眼,云雾开天眼,云中山村现。  

箭扣云雾视频4--云雾开天眼,云中山村现--另见附件

因为今晚海峰还要返乡,所以我们不再前行,返回与老姬老石一同下山。

雨后的山路,泥泞打滑难行。不小心滑倒摔了一跤。

回到这个路口,左侧是我们上山的路,通向正北楼;右侧是我们下山的路,从小布达拉过来。

到得山下,回望箭扣,依旧云雾蒸腾,但天已转晴。

远望北部莽莽群山,视野开阔,仙气缭绕。


2018年9月1-2日,4日完成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