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穷水尽疑无路,猿猱欲度愁攀援--再探神堂峪西侧关堡

 客舟听雨 2021-09-22

(一)探险缘由

几次从神堂峪关长城处经过,对该处环形关堡均有深刻印象。雁栖河谷从峡谷中穿过,东侧山坡及矮山上形成一个半环形关堡,西侧一段长城加峭壁天险构成另一个半环形关堡,其全景应当是这样的:

其中:西侧半环尤为凶险。

从山下北侧看是,崖壁陡立,山顶由一块块巨大的滚圆的巨石天然垒砌而成,巨石光滑,恐难攀越:

悬崖下南侧看,绝壁千仞,无法逾越:

官地长城西侧第三座敌楼上俯瞰,这段长城倚天险而雄峙,壮丽多姿,又可远眺雁栖湖,美不胜收;

从东侧长城上看,这段陡崖不但险,而且垂直下降的坡度很大。

7月22日,我与老夏曾前往这段陡崖峭壁探路,未敢深入过多,半途无功而返。参见分享微信公众号旧帖:

《阴晴无定寻关堡,挥汗如雨赏云雾--踏访神堂峪关堡(西侧)》

(二)探路过程

这个周末,原打算约几个人去箭扣的九眼楼西大墙段,出发前只剩下三个人参与,交通又不便,于是周五晚上决定改为两次探险神堂峪西侧关堡,期望能够完成上次未竟的行程。考虑这段峭壁有一定风险,特意带了绳子(结果并没有使用)。

同行者,老夏,自然哥,老江。

周五一场大风,吹散了雾霾,天空复现蔚蓝与净澈。只是一周的时间以及昨日大风的影响,与上周攀爬鲤鱼背长城相比,山上的树木凋零,红叶干枯失色,远山苍劲,尽显頺色。也许下周来,就难再见到红叶了。

1、从下往上的尝试

按老夏的提议,我们先尝试从从向上攀登。外侧过于陡峭,沿台阶,翻越一道绿篱,进入果园。

沿陡坡,披荆斩棘,向上攀登。

这面崖壁,太过陡峭,无法翻越。

环顾左右,均找不到一条可顺利达到的路。

最终在此处放弃向上攀登。

穿越果园,品柿子,赏秋景。一路的美景,另行以图片展示。

从这个路口登上城墙。

2、从上往下的探险

此处可以眺望雁栖湖,鲤鱼背长城。

放下美景,我们先探路从上往下走这段山脊之上的天险。那块大石头以后,不再有人工修建的城墙。


面临深渊,是几处断崖绝壁。虽然第二次来,还是有些惊心。

稍事休息以后,开始向下探路。老夏与自然哥先行,我渐渐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渐远以后,我本想中止前行,且欣赏他们勇敢者不畏艰险的脚步。后在老夏返回接应下,又前行了一段距离。这段路在悬崖边上,帖着崖壁行走,还需小心。路上的荆棘丛细且脆,没有可以使用绳索的,随手一用力,就会折断,或者满是扎人的尖刺。

往下的途中,这段石壁有一定坡度,且往一侧倾斜,两边又都是悬崖,看起来更加心虚,只得蹲下来往前挪。

上面这块石头尽头,往下是一个大角度的下降,有一人多高。到此我是准备不再前行了,在老夏与自然哥于两侧倚崖壁所做的保护之下,我是滑下这块巨石,到达下面的石缝的。

石缝之上,自然哥正趴在一块一角上翘的石头上向深渊下探视。

自然哥的左侧,即是这面光滑石壁的局部,右侧下面是悬崖。实际攀爬的难度,对我来说比图片所能呈现的更高。

此处再做休息。为避免如果下不去山,原路返回又行不通,老夏专程借助悬崖边的干枯的荆棘丛,开了一条下山的路。

从山下仰视中途休息处。再攀越悬崖,回到休息处,老夏也是消耗了大量体力。

在保障安全以后,他与自然哥继续沿天险下行探路,我不再下行。

路途中的几块石头,如同刀刃一般,需要骑坐在刀刃上向下翻越。自然哥艰难通过两块刀刃以后,也停止前行。

过了这几块刀刃,有一路相对平缓的路程,只是荆棘丛过于密集。

老夏一直走到那块大石头上,下面据说还能够通行。由于以下路段并非所有人都能通过,孤单单一个人还是不放心,我们与老夏达成一致,不再下行。

返回比下降难度更大,消耗体力更严重,由于岩石巨大、陡直、光滑,普通人定然望而生畏。

回过来以后,对这段险途,留个纪念。

回到休息处,明显的疲惫。


回到休息处,明显的疲惫。

对于我我说已经是难以逾越的地方,对老夏来说却是轻松异常。

这是要飞起来的感觉。

附:探险神堂峪西侧关堡视频之1:见微信附件及链接https://v.qq.com/x/page/x0771u662i8.html

附:探险神堂峪西侧关堡视频之2:见微信附件https://v.qq.com/x/page/r0771016q91.html

附:探险神堂峪西侧关堡视频之3:见微信附件https://v.qq.com/x/page/z0771p4eyvr.html

附:探险神堂峪西侧关堡视频之返回:见微信附件https://v.qq.com/x/page/x0771u662i8.html

(由于视频链接可能影响微信打开,故请见附件)

3、小结

总示意图

上行路线及终点

就整个线路来说,老夏行走的路程及付出的体力,足以完成全程探险。如果换一个强驴与老夏搭档,从高处完成全程探险肯定没有问题(老夏声称不需要借助绳索,但我还是强烈建议带上备用,以保障安全)。

4、返回路线

返回路线相对就简单了。回至第三座敌楼后,简单吃点东西休息休整,然后顺西半环的外侧长城下行即可。

一路走,一路仍向南侧瞭望,回顾走过的和没走过的线路,总结经验得失,体会其中艰险,争辩心得与感受。

悬崖边驻足停留,对比那段天险的坡度与险度。

在第一座敌楼上方南侧,还是老夏发现了一条岔道,通往山腰的栈道,那条栈道穿过山间的一条隧洞,那条栈道之下,应当是以前的排水渠或者引水渠,那条隧道,是水渠穿山的道路。

以前不知道这半山腰的栈道是神堂峪栈道的一部分,看到山洞,想到开凿成本定然不低,担心是收费景点,屡屡错过。

从半山腰栈道上看这段未走完的山崖,感受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凶险。

(三)塞下秋来风景异

1、长城内外

关堡西侧第二座敌楼及东侧长城。

东侧半环关堡

远景

局部放大--绝壁边的敌楼,这座敌楼,似乎不在长城的主线上,伫立在悬崖之侧,应为起瞭望作用;规格较小,远小于明长城一般的敌楼,结合偏离不线考虑,或并非明代所建,而是北齐长城遗存--需要找时间实勘。

局部放大--圆形墩台

这种圆形墩台,以前曾在黄花城-九公山段长城上遥见,可惜当时未能近前,或为北齐长城遗存,重修明长城时避开那段路线。

东侧的那段关堡,今天竟然难得有人涉足,最后一个小山头上,数个身影在巨石与枯草丛中晃动。

从第三座敌楼通往天险峭壁的这段长城,以巨大的条石做基础。

2、最后的红叶

西侧的山坡下,由于前面有更高的山峰遮挡,日照较少,红叶变红及凋落得稍晚,给这一片山林增色不少。

3、远眺雁栖湖

4、密云水库

目光越过东侧的山峦之上,第一次在这个位置看到了远方的密云水库。

5、光与影

蓝天,白云,敌楼。固若金汤,铁打的营盘,历经多少历史的风云。 

历史的硝烟散去,风云流转,唯余沧桑,见证多少辉煌。

阴晴之间,瞬息万变,山河依旧,固若磐石。对面是鲤鱼背长城。

6、鸟

悬崖上的鸟

万类霜天竞自由

7、熟透了的柿子

尾部已经发软,甜甜的,味道不错;仍然发硬的果肉部分,仍有点涩。

这种小柿子,又名黑枣,多见于野生,或被用于嫁接大柿子。小时候,我曾在家乡的平原上见过唯一的一棵,是爷爷家的,被他嫁接成了普通的大柿子。味道也是甜中带涩。

(四)寻找神堂峪城堡

查阅资料可知,神堂峪关有一座屯兵的城堡,即神堂峪堡(此城堡为史书正式记载的关堡,本游记所述关堡,是针对神堂峪关城两侧完整的环形城墙及天险构成的空间,比照居庸关的形制,方便记录的称呼,或不准确),在西侧内城墙往南方向。城中原有居民居住,80年代后因人口增加等原因而拆毁,后于90年代发展旅游时在原址重建,后交私营机构用于经营。

乘坐公交车时,也略有印象。

从长城上下来以后,要等下一趟公交车,还有一个小时时间,于是提议往前再走一段,寻找这座城堡。

途中再借问村民,在公路边找到了神堂峪城堡,西北角城墙下有数株柿树,金黄的果实高悬枝头;城墙下是坚实的条石基础,据村民言仍为旧有建筑;南面正中有开有城门一座,大门紧锁,据村民介绍,此处被外地人买去,平常并不前来;内建二层小楼及附属建筑。

城门下仍立有长城碑及重点文物保护碑。

2018-10-27,29日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